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七月六日喜雨

七月六日喜雨

明代 文徵明

一雨萧然万瓦鸣,好风如水坐来生。江声入夜惊围屋,秋色明朝定满城。

郊外共知农事足,里中争说长官清。野人何以酬佳兴,自汲新泉破茗烹。

诗人文徵明的古诗

元日承天寺访孙山人 其二

明代 文徵明

当年结习住僧家,对客分泉自品茶。欲识道人高洁处,纸窗残雪照梅花。

先友诗八首 其七 参议王公徽

明代 文徵明

王公夫何如,侃侃古遗直。一命青琐闱,慷慨思效职。

此身朝阙廷,暮已在绝域。所期言职伸,宁计一身抑。

丘樊乐优游,天子思旧德。陜郊甫旬宣,遄归一何亟。

松菊媚幽人,钟山有佳色。

暮春雨后陈以钧邀游石湖遂登治平

明代 文徵明

贪看粼粼水拍堤,扁舟忽在跨塘西。千山雨过青犹滴,四月寻春绿已齐。

湖上未忘经岁约,竹间觅得旧时题。晚烟十里归城路,不是桃源也自迷。

甲戌岁朝明日立春东坡元日诗有土牛明日莫辞春之句因以为韵赋七诗 ...

明代 文徵明

芳埃润朝雨,风幡丽春明。感时念所期,驾言出春城。

赏心每差池,古人崇合并。漫刺无所投,怅然返柴荆。

书昌国忆母诗后 其一

明代 文徵明

音容杳渺梦中尘,游子空吟寸草春。莫怪掩篇双泪落,就中吾是有心人。

送彭赴嘉兴训导 其二

明代 文徵明

东望嘉禾近百程,漫随儒牒去亲庭。蝉联宦业承三世,辛苦传家有一经。

我老自怜衰鬓白,汝行不失旧毡青。还应别后钟情处,飞梦时时秀水亭。

柳色

明代 文徵明

漫说鹅儿色似油,何如杨柳绿幽幽。初收宿雨浓于染,远映新波翠欲流。

十里蝉声溪上路,一痕斜照驿边楼。莫言濯濯无人爱,别有春光在御沟。

厓山大忠祠 其三

明代 文徵明

频年航海欲何为,天厌中原遂不支。满地江湖无死所,际天风浪有平时。

仓皇一念聊臣分,寂寞中流赖史知。回首又看强敌灭,寒潮自绕大忠祠。

咏丽文

明代 文徵明

萧散平生一布裘,纸窗竹榻自夷犹。常贫总坐能诗累,绩学曾为应举谋。

方外老僧邀结夏,山中啼鸟伴吟秋。病妻稚子从侵迫,眉上元来不着愁。

过扬州登平山堂二首 其二

明代 文徵明

平山堂上草芊绵,学士风流五百年。往事难追嘉祐迹,閒情聊试大明泉。

隔江秀色千峰雨,落日平林万井烟。最是登临易生感,归心遥落片帆前。

邵二泉司徒以惠山泉饷白岩先生适吴宗伯宁庵寄阳羡茶亦至白岩烹以 ...

明代 文徵明

谏议印封阳羡茗,卫公驿送惠山泉。百年佳话人兼胜,一笑风檐手自煎。

閒兴未誇禅榻畔,月明还到酒樽前。品尝只合王公贵,惭愧清风被玉川。

与次明宿昆山舟中次明诵其近作因次韵

明代 文徵明

寒山突兀背孤城,野寺荒谯乱杀更。
别港潮生舟暗动,远汀烟定火微明。
鸡声风雨还家梦,春水江湖对榻情。
邂逅他乡是知己,此心端合向谁倾。

甲寅二月廿一日宿常熟城外

明代 文徵明

琴川落日水粼粼,回首重来十二春。山色依稀乌目旧,风烟惨淡白头新。

倚空雉堞森城守,满城戎衣感戍尘。独有堰泾堤上柳,依依临水似迎人。

送钱元抑南归口号十首 其十

明代 文徵明

旧游何处石湖西,故友相思意欲迷。为语近来憔悴尽,日骑羸马听朝鸡。

咏叔英

明代 文徵明

白襕憔悴走埃尘,曾有声名动缙绅。零落田园多故后,淹留场屋过时人。

群居学道能违俗,半世收书不讳贫。怪是偏多岩壑意,自家生长太湖滨。

初春书事三首 其二

明代 文徵明

流云冉冉度湘帘,绿映轻衫草色鲜。淑气薰人淹宿酒,花香入色恼春眠。

影摇锁影霏霏日,篆袅垆薰细细烟。门掩红尘无过客,自临南牖了残编。

游西山诗十二首 其四 香山历知折坂至弘光寺

明代 文徵明

偃月池边宝刹鲜,不知赐额自何年。行从知折云中坂,来结三生物外缘。

岁久松杉巢白鹤,春晴楼阁涌青莲。谁言好景僧能占,总落游人眼界前。

是岁闰九月再汎

明代 文徵明

刚喜重阳临闰月,不辞老病复登台。多情秋色依前在,有待篱登故晚开。

佳节从知难再值,青山端不厌重来。画船记取横塘路,十里笙歌载月回。

次韵孙太初秋夜汎月之作

明代 文徵明

烟敛依依树,鸥飞漠漠田。短箫吹夜月,高兴落江天。

远火摇轻浪,跳鱼惊过船。良辰不易得,吾敢卜明年。

十日游治平寺再叠前韵

明代 文徵明

季秋气未肃,鸣禽尚交交。澄空霜华薄,木叶不尽彫。

抚舆陟前冈,不觉身已高。回视平湖东,逸峰耸晴霄。

但欣双目明,宁辞一身劳。物理会有穷,何以心烦焦。

世情共扰扰,吾乐方陶陶。达人悟迁化,千载犹一朝。

文徵明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61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