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庭前蜀葵

庭前蜀葵

明代 文徵明

庭下戎葵高十尺,紫蕤入帘明的皪。谁令艳质不逢春,却有丹心解倾日。

轻尘不飞朱夏清,翠翘镂日阴亭亭。南风吹帏残酒醒,寂寞阑干昼方永。

诗人文徵明的古诗

立春日病起

明代 文徵明

青丝裹饼荐春盘,喜见鞭春在腊前。便与一冬除旧病,尚馀七日是残年。

梅花消息严寒后,綵胜情怀薄酒边。旋取物华供帖子,暖痕浮绿草生烟。

端午赐扇

明代 文徵明

剡藤湘竹巧裁将,珍重瑶华出尚方。四海清凉初拜赐,一时怀袖总生光。

最怜明月难捐弃,即有仁风可奉扬。真觉自天题处湿,墨痕狼藉露华香。

暮春游石湖 其三

明代 文徵明

茶磨楞伽次第经,淡烟消处五湖明。一樽斜日湖亭上,閒看西山弄晚晴。

过张秋追怀武功先生遗迹

明代 文徵明

投薪沉铁事悠悠,巨埽千寻压上流。河济从来天下尽,江淮今入地中流。

当时物论轻文士,千载行人仰壮猷。人事几回桑海异,依然高碣镇东州。

游幻住庵

明代 文徵明

行行西郭两牛鸣,路转桥横得化城。深巷鸟啼山木暗,清溪日暖白烟生。

兴怀往哲悲陈迹,每到空门损世情。坐恋蒲团留不得,碧云回首暮钟声。

次韵毛大参辞召有感之作 其一

明代 文徵明

十载中朝仕有声,青云末路更收名。久知云亮多高韵,聊托嵇康事养生。

尊酒风流青鬓在,草堂归计绿阴成。君恩不与尘心断,回首江湖万里情。

岁暮雪晴山斋肆目偶阅谢皋羽诗穷冬疑有雨一雪却成晴喜其精妙因衍 ...

明代 文徵明

阳卉不复腓,研沼冰初结。云日弄寒姿,晶光互明灭。

双扉风自掩,陋巷人迹绝。庭鸟忽自飞,苍松落残雪。

郊台寓目

明代 文徵明

徙倚郊台酒半醺,千年陈迹草纷纷。风烟又与行春别,秀色平将宝积分。

水落平湖洲乱吐,天垂四野日初曛。春山何似秋山好,红叶青松锁白云。

马上口占谢诸送客十首 其四

明代 文徵明

散人廿载盗虚声,敢谓从前少宦情。补衮铭钟群彦在,功名原不到书生。

次韵荅张西峰少参

明代 文徵明

司空揣分自宜休,元亮无心任去留。四海何人怜白发,百年吾道有沧洲。

破除尘梦惺惺在,点检山林事事幽。即去已输君一着,十年前与白云游。

吾尹邀游虎丘奉次席间联句

明代 文徵明

使君置酒赞公房,飞盖追随草木光。选胜不辞萧寺远,为閒翻遣老僧忙。

千村霁雪人凭阁,一坞碧云山堕墙。斜日离离宾客乱,好修故事续欧阳。

九日閒居用渊明韵

明代 文徵明

端居念物化,草屋秋风生。白云从东来,因之感浮名。

素发已充领,世欲移聪明。穷无致用资,安事蜚英声。

尘埃失故步,老大怀弱龄。菁华不复妍,白日已西倾。

抚时不能忘,徙倚当前荣。寒花媚幽歜,怅然伤我情。

怆兹霜露早,宁知岁功成。

闰正月十一日游玄妙观历诸道院晚登露台乘月而归次第得诗七首 其 ...

明代 文徵明

古殿悠悠径有苔,松扉端为野人开。匆匆不尽登临兴,有待他时看竹来。

题画 其四

明代 文徵明

楼前高柳翠烟迷,楼外香尘逐马蹄。风掩歌声春不散,断肠人在画桥西。

题黄应龙所藏巨然庐山图

明代 文徵明

筠阳文学倦官职,十年归来四壁立。探囊大笑得片纸,不啻琼球加拾袭。

㩦来示我俾品评,谓是名僧巨然笔。涣迹漓踪那辨真,行间双印还堪识。

古篆依稀赣州字,先宋流传非一日。要知源委出珍藏,未论谁何定名迹。

墨渝纸敝神自存,老笔嶙皱况超逸。冈峦迤逦蒙密树,浦溆萦纡带村室。

盘盘细路绕山椒,斜引鱼梁更东出。途穷山尽得幽居,穹宫杰构临清渠。

仙邪佛邪定何处,髣髴胜境如匡庐。还从文学问何如,大笑谓我言非虚。

自言远游真不俗,曾见庐山真面目。五老之峰披白袍,玉虹万丈时飞瀑。

某丘某壑皆旧游,展卷晴窗眼犹熟。秪今老倦到无由,对此时时作卧游。

惭余裹足不出户,闻君此语心悠悠。高怀只尺已千里,眼中殊觉欠扁舟。

福寿院残碑

明代 文徵明

秋风尘劫草离离,曾是前元福寿基。愿力未随文字灭,有人下马读残碑。

某比以笔劄逋缓应酬为劳且闻有露章荐留者才伯贻诗见戏辄亦用韵解 ...

明代 文徵明

千年处士说林逋,漫有声名达帝都。只辨梅花新句好,莫论封禅有书无。

病中怀吴中诸寺七首 其一 治平寺寄听松

明代 文徵明

七尺藤床一亩宫,青山何处不相容。大官底用三升酒,长乐愁相五夜钟。

笠泽风烟荒橘柚,横塘秋色老芙蓉。几时归去楞伽寺,常伴林僧看古松。

题竹寄履仁 其二

明代 文徵明

竹间佳兴属王猷,竹外风烟写素秋。市散人间诗欲就,一帘疏雨入西楼。

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十首 其六

明代 文徵明

桃蹊李径绿成丛,春事飘零付落红。不恨佳人难再得,缘知色相本来空。

舞筵意态飞飞燕,禅榻情怀袅袅风。蝶使蜂媒都懒慢,一番无味夕阳中。

文徵明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61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