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张夏山挽词 其六

张夏山挽词 其六

明代 文徵明

参藩江右寄旬宣,一道清风万口传。底事谗言能乱国,又将书剑下西川。

诗人文徵明的古诗

是晚过行春桥玩月再赋

明代 文徵明

行春桥上月娟娟,杜若洲西宿画船。万镜不波天在水,四山沉影夜如年。

已知世事皆身外,肯着閒愁到酒边。宛转清歌出林表,晚烟依约正苍然。

湛甘泉兵书以诗招游衡山奉荅

明代 文徵明

家世衡阳有钓台,江湖流浪未能回。政怀桑梓千年计,忽枉封题万里来。

月满罗浮劳我梦,云埋岳麓待公开。追攀见说襟怀壮,傥许春风杖履陪。

同次明九逵及王氏兄弟汎舟游横山

明代 文徵明

兰桡十里下横塘,漠漠风撩鬓影凉。野水秋来寒玉净,碧山西去暮云长。

行边黄偃禾栖亩,眼底红酣树饱霜。飞尽落霞新月上,空江渺渺白蘋香。

送冢宰朱玉峰之南京 其一

明代 文徵明

留司晚望重衡钧,三十年来侍从臣。远去独安恬退节,众中欣从老成人。

两京规制遥相望,六代江山迹未陈。盛世宦游应自乐,有人东望惜音尘。

姚太仆思永致仕进秩光禄少卿

明代 文徵明

圣君应惜侍臣还,特与卿阶宠退閒。馀泽犹堪贲桑梓,散衔聊复领溪山。

向来马署宁须问,此去鸿飞不可攀。莫道先生总忘世,凤毛今在紫宸班。

丁巳除夕

明代 文徵明

易却桃符拂却尘,穷愁残病总更新。三彭漫守庚申夜,万事重迎戊午春。

狼籍杯盘聊复醉,尽情灯火笑相亲。孙曾次第前称寿,惭愧承平白发人。

人日停云馆小集

明代 文徵明

新年便觉景光迟,犹有馀寒宿敝帷。寂寞一杯人日雨,风流千载草堂诗。

花枝未动临佳节,菜饭相淹亦胜期。春色到今深几许,小山南畔草痕知。

甲戌岁朝明日立春东坡元日诗有土牛明日莫辞春之句因以为韵赋七诗 ...

明代 文徵明

梅花忽已动,岁时行亦新。倾城出行乐,谁念端居人。

端居岂不好,负此芳树春。昨岁花前客,今为树下尘。

次韵荅张西峰少参

明代 文徵明

司空揣分自宜休,元亮无心任去留。四海何人怜白发,百年吾道有沧洲。

破除尘梦惺惺在,点检山林事事幽。即去已输君一着,十年前与白云游。

厓山大忠祠 其三

明代 文徵明

频年航海欲何为,天厌中原遂不支。满地江湖无死所,际天风浪有平时。

仓皇一念聊臣分,寂寞中流赖史知。回首又看强敌灭,寒潮自绕大忠祠。

题庐山图

明代 文徵明

壮哉庐山天下奇,瀑流千丈江瀰瀰。何人巨笔写奇秀,欧公昔瀰刘君词。

蒐玄抉怪轹万象,万古直与山争驰。莆田先生山泽姿,壮节五老同崔嵬。

名通仕版偶服吏,癖在泉石终难医。高堂束绢风披披,令我扫笔为嵚崎。

飞桥细路缘翠壁,偃松绝壑临苍坻。已拟先生谢幼舆,故著逸士泉之湄。

就中有理未可说,却被石翁加品题。惟翁自有王维笔,谓我解画欧公诗。

由来绝倡不可和,况此粉墨那容追。秪应披雾见突兀,庶此峻拔如吾师。

吾师真是刘凝之,我视六一无能为。凝之不作六一远,此诗此画谁当知。

金陵秋夜与彭寅之汤子重步月

明代 文徵明

双阙深沉夜向阑,碧天露下葛衣单。风吹急柝严城闭,月照行人古道寒。

往事悠悠歌凤去,青山靡靡识龙蟠。壮怀万里同游在,满目风烟引剑看。

西苑诗十首 其十 平台

明代 文徵明

日上宫墙飞紫埃,先皇阅武有层台。下方驰道依城尽,东面飞轩映水开。

云傍绮旒常不散,鸟窥仙仗去还来。金华待诏头都白,欲赋长杨愧不才。

邢丽文顾访小斋话旧

明代 文徵明

十年踪迹一追欢,已觉萧萧两鬓残。里社与君游最久,头颅如此见何难。

不忘习气评新业,相顾尘埃只旧冠。为说流光堪恋惜,故盟从此莫教寒。

送族弟彦端还衡山

明代 文徵明

彦字诸孙端甫良,秋风访族自衡阳。百年文物家声在,累叶松楸世泽长。

君视前人应不忝,我于同姓自难忘。不堪相见还相别,楚水吴山意渺茫。

中秋日同诸友月洲亭看雨有作

明代 文徵明

为爱芳洲绿玉湾,共来沾醉野亭间。一年索莫中秋雨,百匝空亭负郭山。

水竹会心非在远,天时多故不妨閒。独怜日暮移舟去,不得高歌载月还。

咏文信国事四首 其四

明代 文徵明

南北间关百战馀,此身宗社许驰驱。可怜功业惟诗在,自决存亡与国俱。

强敌至残犹叹服,皇天无意竟何如。平生心事堪谁诉,漫托他年半纸书。

雨中放朝出左掖

明代 文徵明

霏微芳润浥霓旌,历落彤墀散履声。
暝色落烟迷左掖,碧云将雨近西清。
柳垂青琐千丝重,水落银桥万玉鸣。
沾洒不辞袍袖湿,天街尘净马蹄轻。

甲寅除夜杂书 其三

明代 文徵明

人家除夕正忙时,我自挑灯拣旧诗。莫笑书生太迂阔,一年功事是文词。

马上口占谢诸送客十首 其五

明代 文徵明

解却朝衫别帝州,一竿烟水五湖舟。故人莫作登仙看,老病无能自合休。

文徵明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61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