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追送石潭宗伯次归舟喜雨韵

追送石潭宗伯次归舟喜雨韵

明代 文徵明

宦情牢落澹于秋,归兴萧然一钓舟。雨露难忘天地德,江湖还钓庙廊忧。

古来兴废非人力,君子行藏与道谋。满目青山天万里,烟波浩荡没轻鸥。

诗人文徵明的古诗

闰正月十一日游玄妙观历诸道院晚登露台乘月而归次第得诗七首 其 ...

明代 文徵明

行披荦确履苍虬,曲径穿云古洞幽。只尺风烟千里外,居然人境见丹丘。

道出淮泗舟中阅高常侍集有自淇涉黄河十二首因次其韵 其四

明代 文徵明

失身落名网,汗漫江湖间。扬舟涉清济,回首送淮山。

青山岂不佳,白日不得閒。斜光散烟莽,暝禽时独还。

还家志喜

明代 文徵明

绿树成阴径有苔,园庐无恙客归来。清朝自是容疏懒,明主何尝弃不才。

林壑岂无投老地,烟霞常护读书台。石湖东畔横塘路,多少山花待我开。

五月

明代 文徵明

径草侵衫色,庭梧生昼阴。时光临角黍,穑事望梅霖。

习静垆薰细,醒烦茗椀深。草堂宾客散,欹枕听幽禽。

清明日陈淳过访

明代 文徵明

愁病春来次第加,清明寂寞类僧家。
留人野饭新挑菜,乞火邻墙旋煮茶。
晴日檐楹杨柳色,微风帘幕海棠花。
故人念我能相过,不遣良辰负物华。

郊台寓目

明代 文徵明

徙倚郊台酒半醺,千年陈迹草纷纷。风烟又与行春别,秀色平将宝积分。

水落平湖洲乱吐,天垂四野日初曛。春山何似秋山好,红叶青松锁白云。

简履仁

明代 文徵明

端居苦长夏,思我平生友。独坐闻车音,开轩竟何有。

空庭飞鸟雀,閒门荫榆柳。白云团午阴,悠然落虚牖。

对此情更怡,无能共樽酒。西郭隐层楼,下临清江口。

积雨江流深,南风藕花秀。相望不可即,长吟一搔首。

月夜葛氏墓饮酒与子重履仁同赋二首 其二

明代 文徵明

步出城西门,言登葛君墓。葛君生世时,声光盛流布。

那知百年内,倏忽草头露。遗骸委空山,风雨谁一顾。

寒月照玄堂,荒蒿断行路。谁应识君来,惟有青松树。

见树不见人,青松乃坚固。乃知人易彫,独以婴情故。

鉴此念前人,云胡复悲慕。惊风西北来,肃然动情愫。

扬杯谢诸公,愿言保迟暮。

过扬州登平山堂二首 其一

明代 文徵明

莺啼三月过维扬,来上平山郭外堂。江左上华隋柳尽,淮南形胜蜀冈长。

百年往事悲陈迹,千里归人喜近乡。满地落花春醉醒,晚风吹雨过雷塘。

风入松 行春桥望月

明代 文徵明

夜凉斜倚赤阑桥,天远碧烟消。酒醒忽见花间影,轻云散、月在林梢。

野火青山隐隐,渔歌绿水迢迢。

当年曾此醉清宵,共棹木兰桡。白头重蹋行春路,同游伴、半已难招。

夜静单衫露冷,玉人何处吹箫。

陈鲁南将赴试南宫过吴中访别赋诗送之

明代 文徵明

不尽金陵晤语情,扁舟重见阖闾城。江湖动是经时别,雨雪仍闾岁晚行。

涉世与君俱老大,劳生何苦事声名。秪应献赋心犹壮,西北青云是玉京。

同王履约过道复东堂时雨后牡丹狼藉存叶底一花感而赋诗邀道复履约 ...

明代 文徵明

推脱尘缘意绪佳,冲泥先到故人家。春来未负樽前笑,雨后犹人叶底花。

矮纸凝霜供小草,浅瓯吹雪试新茶。凭君莫话蹉跎事,绿树黄鹂有岁华。

新夏

明代 文徵明

暖风庭院草生香,晴日帘栊燕子忙。
白发不嫌春事去,绿阴自喜夏堂凉。
闲心对酒从时换,老倦抛书觉昼长。
客有相过同一笑,竹炉吹火试旗枪。

人日立春

明代 文徵明

东风剪韭荐时羞,细雨江梅破晚愁。眼底日辰刚数七,梦中春色又从头。

谁修故事裁金胜,恰有残寒送土牛。珍重道衡今不作,花前诗思总悠悠。

洞庭东山诗七首 其三 宿静观人

明代 文徵明

抱被何缘三宿恋,烧灯一笑两人俱。秋山破梦风生树,夜水明人月在湖。

尽占物华知地胜,时闻人语觉村孤。不烦诗句追清赏,太史楣间记是阇。

夏日同次明履仁治平寺纳凉 其二

明代 文徵明

山中六月可逃禅,相与清斋佛座前。风细石坛松落子,雨深沙窦竹垂鞭。

别来光景浑依旧,壁上题名不记年。底用忘归归自好,晚霞新月载溪船。

虎丘千顷云阁

明代 文徵明

阁外云千顷,风前首重搔。倚阑双鸟下,落日乱山高。

积水连横浦,疏松带远皋。泠然发清啸,吾意欲凌嚣。

游灵岩登琴台

明代 文徵明

参差莲宇逐飞埃,断础荒基夕照开。青草欲埋山下路,白头曾照劫前来。

五湖对酒真如掌,千载鸣琴尚有台。乔木蔽空回首尽,老僧犹自护松栽。

钱氏池上芙蓉

明代 文徵明

九月江南花事休, 芙蓉宛转在中洲。
美人笑隔盈盈水, 落日还生渺渺愁。
露洗玉盘金殿冷, 风吹罗带锦城秋。
相看未用伤迟暮, 别有池塘一种幽。

岁暮雪晴山斋肆目偶阅谢皋羽诗穷冬疑有雨一雪却成晴喜其精妙因衍 ...

明代 文徵明

积雪缟晴昼,离离见高松。眷兹岁寒枝,不复知春冬。

旭光时明灭,奄忽浮云踪。尘心不能戢,岁晏徒忡忡。

文徵明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61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