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同王履约过道复东堂时雨后牡丹狼藉存叶底一花感而赋诗邀道复履约同作

同王履约过道复东堂时雨后牡丹狼藉存叶底一花感而赋诗邀道复履约同作

明代 文徵明

推脱尘缘意绪佳,冲泥先到故人家。春来未负樽前笑,雨后犹人叶底花。

矮纸凝霜供小草,浅瓯吹雪试新茶。凭君莫话蹉跎事,绿树黄鹂有岁华。

诗人文徵明的古诗

送何少宰左迁南京工侍二首 其二

明代 文徵明

何人发难干伦纪,有客输忠翼圣明。礼重乾坤那可易,事干名教得无争。

百年富贵浮云淡,万里江湖白发生。李白从来多感慨,凤凰台上望神京。

失解无聊用履仁韵写怀兼简蔡九逵

明代 文徵明

夜半休惊负壑舟,已应吾道属沧洲。梦中桂树青天月,江上芙蓉玉露秋。

疲马尚怜衔橛在,冥鸿翻困稻粱谋。倦游更忆相如远,落日苍茫立渡头。

送卢师陈奉使紫荆关

明代 文徵明

季冬繁霜雪,塞草寒不菲。之子遵朔方,驾言即长岐。

扬旌灞水北,促辔渔阳西。岂不念修阻,王程有严期。

丈夫既策名,委身事驱驰。咨诹重将指,辛苦焉得辞。

况君志远游,夙昔攻文词。上谷古雄镇,幽并势威夷。

于焉寄慷慨,亦足宣遐思。岂若抱椠人,终年守金闺。

鸣珂紫云阙,端简白玉墀。通籍岂不佳,旅进曾何俾。

古贤荣有事,去子行无稽。念惟羁愁中,复此相仳离。

长风西北来,吹我双鬓丝。高歌激清商,愿倒风前卮。

人日停云馆小集

明代 文徵明

新年便觉景光迟,犹有馀寒宿敝帷。寂寞一杯人日雨,风流千载草堂诗。

花枝未动临佳节,菜饭相淹亦胜期。春色到今深几许,小山南畔草痕知。

闰正月十一日游玄妙观历诸道院晚登露台乘月而归次第得诗七首 其 ...

明代 文徵明

探春行觅羽人家,洞里仙挑未着花。一段閒情杯酒外,山童能供竹间茶。

再和昌国游洞庭西山诗八首 其三 下缥缈峰小憩西湖寺

明代 文徵明

回岭悬藤稍倦攀,税鞍中路得禅关。百年清净山中债,半日浮禅竹院閒。

小雨磬声延午梦,方池云影淡秋颜。此行别有堪誇事,得与高僧共往还。

马上口占谢诸送客十首 其八

明代 文徵明

浮云世事两悠悠,一出都门百念休。独有怀人情不极,双沟南畔数回头。

客赠闽兰秋来忽发两丛清香可爱

明代 文徵明

灵根珍重自瓯东,绀碧垂香玉两丛。和露纫为湘水佩,凌风如到蕊珠宫。

谁言别有幽贞在,我已相忘臭味中。老去相如才思减,临窗欲赋不能工。

送石斋太傅致仕还蜀 其二

明代 文徵明

朝辞黄阁谢君王,暮向成都问草堂。璇毂亲扶尧日月,云章曾草舜衣裳。

由来道大难为用,此日功成且退藏。满地落花春梦醒,濯清亭上听沧浪。

福寿院残碑

明代 文徵明

秋风尘劫草离离,曾是前元福寿基。愿力未随文字灭,有人下马读残碑。

乙卯除夕

明代 文徵明

灯前岁酒笑相酬,镜里流光又一周。人世里年原有限,吾生万事总无忧。

馀穷不用焚车送,残病都从爆竹休。去日已除来日在,春风检历又从头。

答伍君求

明代 文徵明

百年颓堕愧闲身,犹幸论文坐有宾。
寂寞穷居聊塞向,蹉跎残腊欲争春。
旋移高竹听疏雨,却对梅花似故人。
见说繁华易销歇,茅檐木榻转甘贫。

次韵答九逵见寄

明代 文徵明

季子徒存舌,相如已倦游。人方誇北苑,吾自爱东丘。

病卧吴门雨,遥怜震泽秋。渚云淹暮景,江草识离忧。

朴学难为用,微名费屡求。千金怀敝帚,半夜失藏舟。

伏枥馀初志,投襦愧本谋。网罗空自密,零落不堪收。

兰房曲戏赠王履吉效李贺

明代 文徵明

彤云旖旎霏祥光,兰椒沃壁含璚芳。流苏袅袅开洞房,晚波绣烛摇鸳鸯。

鸳鸯双飞情宛转,紫带垂螭觉螭缓。绿膏照粉玉缸斜,瑶鸭融春翠云暖。

海绡落枕夜何如,美人笑掷双明珠。巫云朝敛金钗溜,不恨巫云恨花漏。

庆成宴

明代 文徵明

花映珍盘出上供,风吹韶頀落遥空。坐联日驭红云暖,恩湛宫遥瑞露融。

一代礼成郊社后,百年身际太平中。晚酣不记归来处,彷佛春光玉殿东。

方方壶画 其二

明代 文徵明

新波猎猎弄风蒲,雨后云山半有无。一段胜情谁领略,欲从画里唤方壶。

杨仪部君谦纂述之余颇修静业瞻对无由怅然成

明代 文徵明

不见高人动经月,似闻观道独澄怀。
一函自课《维摩品》,百日方持白傅斋。
春到梅花开小阁,梦回凉月印空阶。
从知不受风尘累,二十年前已乞骸。

病中怀吴中诸寺七首 其四 马禅寺寄明祥

明代 文徵明

閒情每结道人缘,不到东禅即马禅。花发来禽凡几树,梦回啼马已三年。

朔风左掖笼貂帽,残雪长安绾玉鞭。不及祥师萧寺里,茶烟一榻拥书眠。

与逵甫燕坐小斋为写竹石

明代 文徵明

对坐焚香习燕清,好风如水汎帘旌。夕阳忽见疏疏影,落木空江生远情。

题渔隐图四首 其三 秋

明代 文徵明

渔翁老去头如雪,短笠轻蓑舟一叶。百顷鱼虾足岁租,十只鸬鹚是家业。

横笛朝冲柳外风,浩歌夜弄波心月。不嫌湖上有风波,世路风波今更多。

文徵明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61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