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文徵明
东望嘉禾近百程,漫随儒牒去亲庭。蝉联宦业承三世,辛苦传家有一经。
我老自怜衰鬓白,汝行不失旧毡青。还应别后钟情处,飞梦时时秀水亭。
奉天殿早朝二首 其二
月转苍龙阙角西,建章云敛玉绳低。碧箫章引鸾声细,綵扇平分雉尾齐。
老幸缀行班石陛,谬惭通籍预金闺。日高归院词头下,满袖天香拆紫泥。
先大父常有宿汶上之作今日次开河盖汶上地也舟中阅先集敬次其韵
日暮风霾欲涨天,独临古渡意悽然。春光三月行当暇,客子长途未息肩。
白漫河流还岸岸,绿垂杨柳自芊芊。当年汶上城何处,一抹斜阳万树烟。
宿相城有怀石田先生
汛湖
春尽南湖碧玉流,故人湖上共夷犹。平桡野渡沿青草,叠鼓中川起白鸥。
云日霏霏梅子雨,风蒲猎猎藕花洲。行春桥外山千叠,尽逐波光上綵舟。
崇义院杂题 其一
小院风清橘吐花,墙阴微转日斜斜。午眠新觉书无味,閒倚阑干嗽苦茶。
与宜兴吴祖贻夜话有作就简李宗渊杭道卿吴克学
有客扁舟自阳羡,夜堂风雨对高眠。不辞谈笑成佳会,祗觉淹留有宿缘。
别后交游如梦里,意中山水落樽前。青灯酒醒还生恋,明日烟波更渺然。
游西山诗十二首 其六 宿弘济院
一龛灯火宿山寮,人静方知上界高。阁外千峰寒吐月,空中群木夜鸣涛。
不愁云雾衣裳冷,秪觉烟霞应接劳。辛苦忙缘难解脱,五更清梦破云璈。
八月十六夜对月
不嫌既望月华偏,自是浮生见月怜。来岁不知何处看,百年能得几回圆。
倚阑凉思芙蓉露,满院秋风桂树烟。正是怀人情不极,一声归雁落尊前。
辛亥除夕守岁
坐恋残年漫有情,夜堂烧烛待天天。不愁老大无同辈,祇觉聪天愧后生。
得岁笑看新旧历,无眠厌听短长更。香消酒冷人初静,忽报晨鸡第一声。
咏丽文
萧散平生一布裘,纸窗竹榻自夷犹。常贫总坐能诗累,绩学曾为应举谋。
方外老僧邀结夏,山中啼鸟伴吟秋。病妻稚子从侵迫,眉上元来不着愁。
戏简履约
青天缺月映江流,不见嫦娥抱影愁。玉宇参差孤笛起,夜深独上水西楼。
人日停云馆小集
新年便觉景光迟,犹有馀寒宿敝帷。寂寞一杯人日雨,风流千载草堂诗。
花枝未动临佳节,菜饭相淹亦胜期。春色到今深几许,小山南畔草痕知。
沧浪池上
吊伪周故址(戊午)
次韵答九逵见寄
季子徒存舌,相如已倦游。人方誇北苑,吾自爱东丘。
病卧吴门雨,遥怜震泽秋。渚云淹暮景,江草识离忧。
朴学难为用,微名费屡求。千金怀敝帚,半夜失藏舟。
伏枥馀初志,投襦愧本谋。网罗空自密,零落不堪收。
紫气
紫气龙颜穆,彤墀虎卫森。万年占帝运,一念格天心。
日月何亏食,华夷仰照临。谁应知有喜,白首忝词林。
暮春斋居
次韵毛大参辞召有感之作 其二
桑梓栖迟已有年,可能骑马负春田。九天雨露双龙诏,满地江湖一钓船。
晓起青山供短笏,雨馀修竹长新鞭。投间不落幽居事,一任浮云过眼前。
金山诗追赋
白发金山续旧游,依然绀宇压中流。沙痕灭没潮侵磴,帆影参差日映楼。
江汉东西千古逝,乾坤高下一身浮。谪仙故自多愁绪,更上留云望帝州。
次韵孙太初秋夜汎月之作
烟敛依依树,鸥飞漠漠田。短箫吹夜月,高兴落江天。
远火摇轻浪,跳鱼惊过船。良辰不易得,吾敢卜明年。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615篇诗文
四月 其一
赋瓶梅
过扬州登平山堂二首 其一
书昌国忆母诗后 其二
题画 其二
送钱元抑会试
送陆举之
寿方矫亭
寄陆安甫
柳色
再和昌国游洞庭西山诗八首 其五 左神洞
道出淮泗舟中阅高常侍集有自淇涉黄河十二首因次其韵 其七
道出淮泗舟中阅高常侍集有自淇涉黄河十二首因次其韵 其八
晚雨饮子重园亭
先友诗八首 其六 处士沈公周
咏尧民案上盆兰 其一
梨花山鹧
结草庵僧相邀阻雨不行
题画 其五
三月廿二日家兄解事还家夜话有感
春日游支硎天平诸山
咏尧民案上盆兰 其二
潇湘八景 其五 山市晴岚
题高房山横轴
九日汎石湖
道出淮泗舟中阅高常侍集有自淇涉黄河十二首因次其韵 其九
吴隐之画像 其二
病中承次河携樽过访
游醉翁亭不果寄滁州故人
道出淮泗舟中阅高常侍集有自淇涉黄河十二首因次其韵 其一
庭前蜀葵
送赵丽卿 其一
故园
谷日早起
金陵客楼与陈淳夜话
送戴时重佥宪之蜀
是晚过行春桥玩月再赋
再赐银币
盛斯显南京司封
甲寅除夜杂书 其三
游西山诗十二首 其十一 玉泉亭
游西山诗十二首 其九 吕公洞
十月五日出城暮归门阖留宿南濠王氏楼与履约昆仲夜话有作
兴隆寺致斋
雪夜宿楞伽寺 其一
同次明诸君采莲泾閒泛
道出淮泗舟中阅高常侍集有自淇涉黄河十二首因次其韵 其十二
惊寒
洞庭东山诗七首 其七 游洞庭将归再赋
游幻住庵
忆昔四首次陈鲁南韵 其四
答陈道济
杨仪部君谦纂述之余颇修静业瞻对无由怅然成
送乔冢宰致仕还太原二首 其二
书吾尹扇 其二
魏家湾有感
谢永嘉赵君泽寄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