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记忆即书 其八

记忆即书 其八

清代 孙原湘

临别贪看月下姿,黄昏风露下阶迟。知郎尚有流连意,特向明蟾立片时。

诗人孙原湘的古诗

背影

清代 孙原湘

削玉双肩秀绝群,遥从背影识文君。衣裁藕色偏如雪,窗透兰香可待薰。

别后金堂刚半月,望中珠箔抵重云。明知小立青苔久,唤彻鹦哥似不闻。

小病

清代 孙原湘

小病才回午汗潮,为谁强起倚疏寮。作秋庭院花含怯,过雨帘栊日放娇。

密约纵虚心有迹,深情欲吐语无聊。坐来莫恨如天远,转眼银河又昨朝。

自题筠翠山房 其一

清代 孙原湘

四山流水应宫商,风细吹来箨粉香。生就几枝斑竹好,被人猜道是潇湘。

赠别辞

清代 孙原湘

寄语琼楼仙子知,寒潮已放舻双枝。重看正恐添惆怅,径去翻教省别离。

纵忆娇儿须强饭,便逢佳客少题诗。留将不坏娑椤果,会有华严再见时。

答怨

清代 孙原湘

百尺红楼一寸诚,愿随飞絮入檐楹。焚山终想求毛女,抱柱何辞作尾生。

薄怒音词深似笑,过防心胆易成惊。佯推故却应须会,不负初盟肯负情。

精忠柏

清代 孙原湘

万木畏枯枯则薪,一株独以枯见珍。神斤鬼斧不敢近,忠义之气缠其身。

蛟虬翠郁风波亭,一夜号泣枯精英。奸邪气横正气绝,感愤物理同人情。

不见百口保飞宗,正卿窜身南海以死争。上书讼冤刘允升,横尸棘寺鸣不平。

区区小校犹忠诚,竟欲斩艾邪蒿萌。柏虽草木气至清,肯与贼桧同时生。

死八百年挺不屈,蜕尽龙皮剩龙骨。中有丹心不肯枯,只是春风吹不活。

天欲吹活柏固辞,偷生半壁匪我思。除非痛饮黄龙时,枯枝一一回青枝。

天亦不能彊活之,任其一木乾坤支。表忠但敕风雷司,霹雳老桧分其尸。

吁嗟南渡朝廷小,泥首北风如偃草。只赏西湖花柳妍,浑忘朔漠椿棠老。

构兮构兮木不良,大厦以桧为栋梁,长城如檀翻见戕。

不如此柏有本性,直与精忠同正命。但看枝枝北向枯,木理犹知朝二圣。

从来死贵得其死,不见死而不死树如此。

妒媒 其三

清代 孙原湘

一对聪明小凤凰,凭他猜作野鸳鸯。行间字里心心印,眼角眉鸳面面防。

飞语难禁人偶中,廋词休认婢无妨。金堂妒目如城绕,始悔从前太审详。

幽怀集兰亭序字 其二

清代 孙原湘

幽兰清气极于斯,静坐春风自得之。左右无人初目遇,死生相感在情知。

一言领悟由当地,万念悲欣集此时。形迹虽殊怀可述,托将流水作弦丝。

即事 其五

清代 孙原湘

簪花楷格似人妍,下笔明珠个个圆。除却答郎诗句外,不曾轻易落云笺。

蕊宫花史图并序 其二

清代 孙原湘

十二钗痕十二阑,万花深处佩珊珊。改除时世梳妆俭,修到神仙眷属难。

点笔尽惊倾国艳,披图还认合家欢。美人本是花真影,只当宣和画谱看。

玉楼 其三

清代 孙原湘

红滴胭脂翠滴螺,有人清影独凌波。似从明月飞来辽,却比清霄艳得多。

珠箔尽教花掩敛,画阑偏受玉摩挲。春芜一被倾城体,应使人间薄绮罗。

横霞仙馆杂事 其八

清代 孙原湘

春社如云紫陌过,重帘窣地注娇波。谁知帘外萧郎立,促膝温存半晌多。

玉楼 其一

清代 孙原湘

一声玉笛倚瑶台,风荡珠帘扇扇开。祇恐君看犹约略,不关侬影太低徊。

远闻香气和花乱,微接音辞带笑猜。欲觅仙人来往迹,石阶无纬长春苔。

幽踪 其一

清代 孙原湘

湘帘窣地护幽房,更借屏山一曲傏。为道狂心须自敛,漫云私语尽无妨。

潜踪尚恐衣翻角,侧耳频猜屧过廊。重揭镜奁看鬓影,黄花手整绿云傍。

无题和竹桥丈韵二十四章 其三

清代 孙原湘

象牙梳似月弯环,镜槛钗奁曲尺间。幽梦思量心暗喜,低鬟商略性多閒。

裙花那禁郎持绉,袖碧宁嗔姊唾斑。多和燕脂轻傅粉,怕人看出病中颜。

仙踪二首 其二

清代 孙原湘

明珠捧出价难论,筑玉丰姿剪雪痕。小字呼来仙有骨,双眸着处佛销魂。

偶临浅水教花妒,若化轻云定月奔。一粒江南红豆子,还依芳草长情根。

纪遇 其六

清代 孙原湘

一日何妨见百回,一回经眼一心开。平生已愿低头拜,险计犹心折齿灾。

敢道看花非好色,早知掷果为怜才。遥山眉黛天然秀,那是相如画得来。

春雨代所思书闷 其三

清代 孙原湘

闷掩纱窗盼晓晴,几回错认画帘声。玉阶细数沉沉滴,怨了东风怨薄情。

重来 其一

清代 孙原湘

重来碧玉旧情人,认取灯前窈窕身。百媚生成无若秀,七情流露莫如真。

眼波能剪魂摇水,肌雪全消酒入春。应笑桃花未开日,何曾洞口见刘晨。

淑意

清代 孙原湘

人前苦嘱莫留情,无奈情深态越轻。踪影已离君座远,眼光偏注妾边明。

廋辞纵许同心会,羞晕难防两颊呈。非是恩浓情转淡,可知妒眼绕如城。

孙原湘

孙原湘

孙原湘(1760 ~1829)清代诗人。字子潇,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昭文(今江苏常熟)人。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 62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