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白居易
太湖石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六年秋重题白莲
赠隐士
续古诗十首 其二
掩泪别乡里,飘飖将远行。茫茫绿野中,春尽孤客情。
驱马上丘陇,高低路不平。风吹棠梨花,啼鸟时一声。
古墓何代人,不知姓与名。化作路傍土,年年春草生。
感彼忽自悟,今我何营营。
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听歌六绝句。想夫怜
病中看经赠诸道侣
会昌元年春五绝句。赠举之仆射
六月三日夜闻蝉
涧底松·有松百尺大十围
邯郸冬至夜思家
公垂尚书以白马见寄,光洁稳善,以诗谢之
江楼夕望招客
闻微之江陵卧病,以大通中散、碧腴垂云膏寄
山中五绝句。石上苔
会昌二年春题池西小楼
劝酒十四首 其六
莫上青云去,青云足爱憎。自贤誇智慧,相糺斗功能。
鱼烂缘吞饵,蛾燋为扑灯。不如来饮酒,任性醉腾腾。
秋凉闲卧
惜牡丹花二首
翰林院北厅花下作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新昌窦给事宅南亭花下作寂寞萎红低向雨,离披破艳散随风。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941篇诗文
送毛仙翁(江州司马时作)
又戏答绝句(来句云不是道公狂不得,恨公逢我不教狂)
寄生衣与微之,因题封上
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
寒闺夜
和春深二十首 其八
读史五首 其一
种柳三咏
天可度-恶诈人也
游坊口悬泉,偶题石上(时为河南尹)
蔷薇正开春酒初熟因招刘十九张大夫崔二十四同饮
舟中读元九诗
池上逐凉二首 其一
春眠
春暖
哭微之
苏州故吏
醉歌(示伎人商玲珑)
和元八侍御升平新居四绝句。高亭
琴酒
闲坐看书,贻诸少年
废琴
酬元九对新栽竹有怀见寄
登西山望硖石湖
和杜录事题红叶
新岁赠梦得
垂钓
归田三首 其一
黑潭龙
牡丹
代谢好妓答崔员外(谢好,妓也)
冬夜对酒寄皇甫十
浪淘沙·一泊沙来一泊去
惜花
苦热题恒寂师禅室
泛小(舟仑)二首
对酒劝令公开春游宴
闲游即事
放言五首·其四
老病幽独,偶吟所怀
池上二绝
寒食日寄杨东川
令公南庄花柳正盛,欲偷一赏,先寄二篇
五月十五日夜月
九江北岸遇风雨
寄江南兄弟
杂曲歌辞 其五 杨柳枝
与元微之书
福先寺雪中饯刘苏州
胡旋女
江楼闻砧(江州作)
新乐府 昆明春
赠友五首
毛公坛
骠国乐-欲王化之先迩后远也(贞元十七年来献之)
谈氏小外孙玉童
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八骏图
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骆口驿旧题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