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折梅二首

折梅二首

宋代 白玉蟾

夜半披衣凭玉栏,天风吹露洒琅玕。
前台后台月如水,云去云来梅影寒。

诗人白玉蟾的古诗

题天开图画

宋代 白玉蟾

四时风物现安排,醉上高楼肯豁开。
云散远山元不断,池成明月自妆来。
夕阳妆点丹青树,烟雨和匀水墨梅。
此是天工无尽巧,何曾染惹俗尘埃。

舟中遣兴二首

宋代 白玉蟾

暮树烟凝翠,秋花雨著黄。
万松罗谷口,一鹤点山阳。
霜叶梦零乱,云山望杳茫。
眼稍林下寺,髣髴数支郎。

谒雩都灵济大师

宋代 白玉蟾

雪里僧伽已寂然,不知香火几何年。
殷勤琢雪雕冰语,忏悔嘲风弄月愆。
林壑烟霞容有分,庙堂钟鼎得无缘。
天池旧拜金灯了,却裹兜罗一袖绵。

山中偶成二首

宋代 白玉蟾

洒恶频频嗅素馨,满天风雨晚凉生。
岩花乱落无一点,谷鸟时闻啼数声。

赞历代天师·第二代嗣师讳衡字灵真

宋代 白玉蟾

光和初载大丹成,有甚工夫事汉灵。
夜半玉舆飞紫露,春风春雨满阳平。

萧侍郎故居

宋代 白玉蟾

玉笥山前萧子云,手携白璧翫青春。
碧坛夜夜松风起,八十二人朝玉宸。

对月六首

宋代 白玉蟾

深秋荷败柳枯时,霜蟹香枨副所思。
月要人窥娇不上,风知我醉放多吹。

郑天谷写神随喜说偈

宋代 白玉蟾

大道本来无形,安得这般面觜。
是你不合带来,只得任他赞毁。
三分似人,七分似鬼。
不是骷髅,不是傀儡。
这个是第几个身,这个是第几个你。
有人更问如何,向道剑去久矣。
三尺浪高鱼化龙,痴人犹戽夜塘水。

赠紫岩潘庭坚四首

宋代 白玉蟾

富贵非足羡,贫贱不足羞。
张仪但有舌,周朴不惜头。
我少亦学剑,到此万年休。
知君耿素抱,曷不远行游。

晓醒追思夜来句四首

宋代 白玉蟾

竹林如洗静娟娟,雪意犹酣晓色鲜。
云缠山腰腰带缓,雨沾水面面花圆。

赠吴草裘

宋代 白玉蟾

闻道青城有老吴,话头入耳十年余。
偶同婺女无忧客,来到天台撞见渠。
身上衣衫惟布素,口中谈吐尽丹书。
想君已是千余岁,谁道神仙仙上无。

题玉隆宫壁

宋代 白玉蟾

旌阳归去太康年,石灶灰寒古洞前。
笑斩白龙横蓼岸,醉骑黄鹤步云天。
金丹玉屑不复得,铁臼石函犹宛然。
四十二口家何在,猿啸西山柏树烟。

赞历代天师·第二十五代讳乾曜

宋代 白玉蟾

横握镆铘入洞天,洞天漠漠掩寒烟。
仁宗亲问金丹诀,笑指斜阳噪乱蝉。

赠蕊珠侍经潘常吉

宋代 白玉蟾

一点红尘惹人心,蘂珠殿上堕遗簪。
当时同降瑶台路,只是于今鼓鹤林。
梦到人间不知退,夜夜窗下调玉琴。
笑指神霄归未得,绛阙清都烟霭深。

朱文公像赞

宋代 白玉蟾

皇极坠地,公阳于天。
武夷松竹,落日鸣蝉。

云游歌

宋代 白玉蟾

尝记得洞庭一夜雨,无蓑无笠处。
偎傍茅檐待天明,村翁不许檐头住。
又记得武林七日雪,衣衫破又裂。
不是白玉蟾,教他冻得皮迸血,
只是寒彻骨。又记得江东夏热时,
路上石头如火热,教我何处歇。
无扇可摇风,赤脚走不辍。
又记得青城秋月夜,独目松阴下,
步虚一阕罢,口与心说话。
寒烟漠漠万籁静,彼时到山方撮乍。
又记得潇湘些小风,吹转华胥梦,
衔山日正红。一声老鸦鸣,
鸦鸣过耳寻无踪。这些子欢喜,
消息与谁通。又记得淮西兵马起,
枯骨排数里。欲餐又无粮,
欲渴又无水。又记得一年到村落,
瘟黄正作恶。人来请符水,
无处堪摸索。神将也显灵,
乱把鬼神捉。又记得北邙山下行,
古墓秋草生,纸钱雨未干。
白杨风潇潇,荒台月盈盈。
一夜鬼神哭不止,赖得度人一卷经。
又记得通衢展手处,千家说惭愧,
万家说调数。倚门眼看鼻,
频频道且过。满面着尽笑,
喝骂叫吾去又记得入堂求挂搭,嫌我太蓝缕。
直堂与单位,知堂言不合。
未得两日间,街头行得匝。
复入悲田院,乞儿相混杂。
又记得几年霜天卧荒草,几夜月自绝倒。
几日淋漓雨,古庙之中独自坐。
受尽寒,忍尽饥,
未见些子禅,未见些子道。
贤哉翠虚翁,一见便怜我。
说一句痛处针便住,教我行持片饷间骨毛寒。
心花结成一粒红,渠言只此是金丹。
万卷经,总是闲。
道人千万个,岂识真常道。
这些无跷蹊,不用暗旗号。
也是难,八十老翁咬铁盘,
也是易,一下新竹刀又利。
说与君云游今几春,蓬头赤毵瑉,
那肯教人识。

山菴晓色

宋代 白玉蟾

烛影夺明月,钟声撞晓云。
甆盘余柏子,倾作一炉焚。

赠何画梅

宋代 白玉蟾

一枝照夜向清寒,恍似孤山跂马看。
却恐春风咎毛颖,泄池消息貌他颜。

二曲玉女峰

宋代 白玉蟾

插花临水一奇峰,玉骨冰肌处女容。
烟袂霞衣春带雨,云鬟雾鬓晓梳风。

赠秦止斋

宋代 白玉蟾

名显不如晦,身进不如退。
水澄秋月现,云散春山在。
神栖方寸间,心照大千界。
虚室乃生白,天光始发泰。
可以止则止,知止则不殆。
冥茫无有边,不在天地外。
白玉蟾

白玉蟾

白玉蟾(1134~1229),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46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