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赠蕊珠侍经潘常吉

赠蕊珠侍经潘常吉

宋代 白玉蟾

一点红尘惹人心,蘂珠殿上堕遗簪。
当时同降瑶台路,只是于今鼓鹤林。
梦到人间不知退,夜夜窗下调玉琴。
笑指神霄归未得,绛阙清都烟霭深。

诗人白玉蟾的古诗

感咏十解寄呈杨安抚 其九

宋代 白玉蟾

跃马西湖道,载酒湖水滨。一蝶忽花下,招之论大椿。

华阳堂二咏

宋代 白玉蟾

不著人间一点尘,满堂尽是学仙人。
衣衫总带烟霞色,杖屦相随云水身。
铁笛横吹沧海月,纸袍包尽洞天春。
而今会聚十方客,认看何人是洞宾。

伤春词寄紫元四首

宋代 白玉蟾

幽人抱膝掩柴门,八九渔家烟水村。
坐对青山两无语,春风春雨送黄昏。

何仙姑赞

宋代 白玉蟾

阆苑无踪迹,唐朝有姓名。
不知红玉洞,千古夜猿声。

赠夏知观

宋代 白玉蟾

早岁江湖走一遭,归来姓字籍祠曹。
未还风月烟霞债,又主香灯粥饭劳。
捲雪楼前更襏襫,驻云堂内饮蒲萄。
新凉要过庐山去,拟欲从君借小艘。

南岳九真歌题寿宁冲和阁

宋代 白玉蟾

笑携魏王大瓠落,往观洞庭张帝乐。
醉骑八风访广漠,九天之上无南岳。
我寻九贡诮冥寞,乱云深中涌楼阁。
玉帝苦诏陈兴明,双童前吹紫鸾笙。
尹君道全骖后尘,先殿后卫森火铃。
皓首惠度其姓陈,却立虹桥叫霜鹰。
施友粲然索天笑,露冷松寒月华皎。
无人为呼张法要,万山猿啼夜虎啸。
张复有若如珍少,炼得身形成鹤瘦。
我今只忆徐灵期,嗽炼华池灌玉芝。
天柱峰头凤邓郁,旦旦黄芽饲白龟。
玉仙灵舆昔无期,想跨九凤衣羽衣。
香火在帝去已久,玉笥亦九门亦九。
坛上仙翁何仙良,为问渺茫再来否。
朝粤暮梧傥可到,泠然来此同楼居。

即事寄紫元

宋代 白玉蟾

老雨饯秋菊,孤烟醖暮岚。
雁惊十月北,梅早一枝南。
往事风吹帽,良宵月挂簪。
时哉亦难得,我已到无参。

题迎仙堂

宋代 白玉蟾

昔日寻师到海涯,手中常袖一青蛇。
随身风月长为伴,到处溪山总是家。
玉笥岩前曾结草,金华洞里独餐霞。
有人问我长生事,默默无言指落花。

心竟恁地歌

宋代 白玉蟾

我生不信有神仙,亦不知有大罗天。
那堪见人说蓬莱,掩面却笑渠风颠。
七返还丹多不实,往往将谓人虚传。
世传神仙能飞升,又道不死延万年。
肉既无翅必坠地,人无百岁安可延。
满眼且见生死俱,死生生死相循旋。
翠虚真人与我言,他所见识大不然。
恐人缘浅赋分薄,自无寿命归黄泉。
人身只有三般物,精神与气常保全。
其精不是交感精,廼是玉皇口中涎。
其气即非呼吸气,乃知却是太素烟。
其神即非思虑神,可与元始相比肩。
我闻其言我亦怖,且怖且疑且擎拳。
但知即日动止间,一物相处常团圆。
此物根蒂乃精气,精气恐是身中填。
岂知此精此神气,根於父母未生前。
三者未常相返离,结为一块太无边。
人之生死空自尔,此物湛寂何伤焉。
吾将矍然以自思,老者必不虚其言。
是我将有可爱业,渠必以此示言诠。
开禧元年中秋夜,焚香跪地口相传。
朅尔行持三两日,天地日月软如绵。
忽然嚼得虚空破,始知钟吕皆参玄。
吾之少年早留心,必不至此犹尘缘。
且念八百与三千,云鹤相将来翩翩。

浙江待潮

宋代 白玉蟾

秋空无尘雁可数,芦花蓼花满江渚。
夕阳影里高掀蓬,落叶声中更鸣橹。
六角扇起解热风,三杯酒为浇诗雨。
船头拔剑叫飞廉,潮花捲雪鱼龙舞。

七女峰

宋代 白玉蟾

宋时松竹晋时苔,路转山回洞户开。
流水也知尘世杂,依然流向此山来。

上清宫方丈后亭

宋代 白玉蟾

三四声猿叫落月,六七竿竹呼起风。
夜静无人知此味,还他方丈拙庵翁。

许旌阳故宅

宋代 白玉蟾

诗多唐代刻,柏尚晋时青。
想得真君剑,犹余蛟血腥。

武昌怀古十咏·南楼

宋代 白玉蟾

凭暖朱栏醉已酥,楼前眼缬望中疎。
汉阳草树看来短,淮岸渔家淡欲无。
薄暮鸦翻千点墨,晴空雁草数行书。
多情庾亮吟魂远,风泛荒花秋满湖。

顺昌即事

宋代 白玉蟾

笔下千机锦,胸中一滴金。
乾坤春瓮阔,风月夜楼深。
世绝夫君操,人谁梁父吟。
只寻云外路,谁复听寒砧。

七仙寺石履二首

宋代 白玉蟾

古人参罢祖师禅,已证如如不动尊。
想见脚根坚似铁,履鞋化石俨然存。

和主簿家兄赠别韵

宋代 白玉蟾

接耳交肩话绮疎,扶摇九万此南图。
对床风雨人皆有,协韵埙箎我独无。
偶尔诗家鸿雁行,为今酒岛鹡鴒徒。
情知一舸鸱夷去,临欲出门灯影孤。

题凝翠阁

宋代 白玉蟾

日射新苔铸绿钱,山耸花屏草刺毡。
剩把苔钱买风月,山屏低拥草毡眠。

醉作观音像仍为书赞三首

宋代 白玉蟾

柳絮多头绪,桃花好面皮。
夫是之谓谁,东海比丘泥。

题余府浮香亭

宋代 白玉蟾

小亭低瞰小池边,日日春风醉管弦。
盘礴好穷诗世界,登临疑是水掩仙。
玉萍掩映壶中月,锦鲤浮沉镜里天。
芍药牡丹归去后,花开十丈藕如船。
白玉蟾

白玉蟾

白玉蟾(1134~1229),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46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