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月夜书事

月夜书事

宋代 白玉蟾

月光流如酥,天影湛於水。
饥鹤啄梅花,风吹酒波起。

诗人白玉蟾的古诗

赠危法师

宋代 白玉蟾

曾见先生在九华,朝餐玉乳着琼花。
鹿冠夜戴青城月,鹤氅晨披紫府霞。
偶携剑在人间世,未把琴归仙子家。
一笑相逢松竹里,炷香新话啜杯茶。

仙居楼

宋代 白玉蟾

万籁沉沉清夜阑,楼前独自倚栏干。
金鸡叫罢松风动,三十六天秋月寒。

赠赵翠云

宋代 白玉蟾

气公姹女到黄家,活捉苍龟与赤蛇。
偃月炉中烹玉蘂,朱砂鼎里结气花。
奔归气海名不骥,飞入泥丸是白鸦。
昨夜火龙争战后,雪中微见月钩斜。

画石二首

宋代 白玉蟾

一片嵯峨堕碧空,嵚崎历落最玲珑。
从教把翫真堪醉,疑自当年栗里中。

留别铁柱宫叶法师

宋代 白玉蟾

不嫌来往日诗筒,春兴无穷我欲东。
一雨放行三尺水,万松回纳半南风。
且将南浦难题景,寄在西山绝顶峰。
柳处酒家花处寺,并留他日款游从。

旅邸睡起

宋代 白玉蟾

云为山积翠,雨倩草添青。
一觉南柯梦,俄然鸟唤醒。

闽清醉中

宋代 白玉蟾

东风正月二,吹我上梅溪。
白雪方才散,黄莺未见啼。
半空萌雨意,一蝶访桃蹊。
醉卧黄三店,夜深闻竹鸡。

玉仙群谶

宋代 白玉蟾

持蠡一酌白龟泉,滋味有若醍醐然。
白龟上合玄武精,碧溜甃玉寒涓涓。
何人汲水灌皂木,树必开花趁春绿。
前人遗谶人不知,皂木本应奎娄宿。
金水木火结成丹,复用真土筑为坛。
阿谁会此造化机,千日药成登云端。

上清宫方丈后亭

宋代 白玉蟾

三四声猿叫落月,六七竿竹呼起风。
夜静无人知此味,还他方丈拙庵翁。

山中偶成二首

宋代 白玉蟾

洒恶频频嗅素馨,满天风雨晚凉生。
岩花乱落无一点,谷鸟时闻啼数声。

陶弓手弃役入道

宋代 白玉蟾

青黑文身志气豪,生擒六贼脱尘劳。
当年尚有弯弓手,射杀三尸入大罗。

江头

宋代 白玉蟾

江上初收雨,云头尚恋山。
归帆巡古岸,晴草守沧湾。

题友人夜光诗集

宋代 白玉蟾

海底有明月,圆於明月轮。
得之一寸光,可买万古春。
石上栽花者,火中捞雪人。
步行骑水牛,乃知无价珍。

武昌怀古十咏·灵竹寺

宋代 白玉蟾

孝之一字协天伦,信可通天感鬼神。
霜满竹林安得笋,心倾泪雨自生春。
只闻郭巨曾埋子,岂得曾参亦杀人。
凿隧及泉愚尔耳,斯人盖是舜之臣。

心竟恁地歌

宋代 白玉蟾

我生不信有神仙,亦不知有大罗天。
那堪见人说蓬莱,掩面却笑渠风颠。
七返还丹多不实,往往将谓人虚传。
世传神仙能飞升,又道不死延万年。
肉既无翅必坠地,人无百岁安可延。
满眼且见生死俱,死生生死相循旋。
翠虚真人与我言,他所见识大不然。
恐人缘浅赋分薄,自无寿命归黄泉。
人身只有三般物,精神与气常保全。
其精不是交感精,廼是玉皇口中涎。
其气即非呼吸气,乃知却是太素烟。
其神即非思虑神,可与元始相比肩。
我闻其言我亦怖,且怖且疑且擎拳。
但知即日动止间,一物相处常团圆。
此物根蒂乃精气,精气恐是身中填。
岂知此精此神气,根於父母未生前。
三者未常相返离,结为一块太无边。
人之生死空自尔,此物湛寂何伤焉。
吾将矍然以自思,老者必不虚其言。
是我将有可爱业,渠必以此示言诠。
开禧元年中秋夜,焚香跪地口相传。
朅尔行持三两日,天地日月软如绵。
忽然嚼得虚空破,始知钟吕皆参玄。
吾之少年早留心,必不至此犹尘缘。
且念八百与三千,云鹤相将来翩翩。

赠诗仙

宋代 白玉蟾

学诗有似学仙难,炼句难於学炼丹。
换骨脱胎君有诀,炷香特特扣诗坛。

与赵寺丞

宋代 白玉蟾

汞铅不在身中取,龙虎当於意外求。
会得这些真造化,何愁不晓炼丹头。

折梅二首

宋代 白玉蟾

夜半披衣凭玉栏,天风吹露洒琅玕。
前台后台月如水,云去云来梅影寒。

黄叶辞

宋代 白玉蟾

男儿铁石肠,遇秋多凄凉。
节物遽凋变,今古堪悲伤。
西来白帝风,暗惊万叶黄。
拚与舞零落,此意付夕阳。
堪叹无数行子,只影天一方。
佳人去不返,苍烟冥八荒。
对此一黯然,两鬓沾吴霜。
自顾蒲柳姿,眇在烟水乡。
晚汀慨鸿雁,夜浦羞鸳鸯。
何当从宋玉,问路游高唐。

红岩感怀四首

宋代 白玉蟾

猿啼兮鸟哀,风飕飕兮雪皑皑。
雪霁兮云收,思我故人兮伤怀。
古径兮苍苔。
白玉蟾

白玉蟾

白玉蟾(1134~1229),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46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