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曹家达
倒影低衔野水清,每缘芳树结遥情。鹤声为报霜华晚,山寺焚香待月明。
长沙叶德辉母马太夫人八十寿言次叶公韵四首 其三
瑶草充庭问卷施,盛衰荣替各随时。融红茂苑羁游子,曼绿湘烟写梦思。
看到孙曾筠附竹,老来平淡堇如饴。似闻年谷贫民共,辄感周馀靡孑遗。
杨柳枝词六首 其四
眉样临风画不齐,溪光烟景总凄迷。江南风日清明好,少多行人唱大堤。
为简敬画梅率题二绝 其二
天迥霜高野气昏,放翁清兴与谁论。似闻断角残钟夜,一缕寒香悄闭门。
约陆菊裳同年游虎邱欲雪不果菊以诗代简次韵答之二首 其二
遥天擘云絮,终朝息尘虑。山头冻杀雀,梦魂自来去。
子夜春歌八首 其三
妾身元夜灯,借郎为灯烛。暂离固无恨,光景两不属。
哭巢梧仲先生八首 其八
未同龚胜操奇节,随俗浮沉了此生。不是延之贞士诛,元嘉谁与托公评。
梅花杂题六首 其六
年来春晚故开迟,踏碎苍苔不自知。正自含情未成诉,晓烟斜月立多时。
过潘阳湖堤上
东西清浊界分明,人在芙蓉镜里行。惟有乡情消不得,浪花风里捣衣声。
白菊二首 其二
勉持傲骨补蹉跎,曾向南阳井上过。木叶脱时惊岁晚,一天霜月夜寒多。
和杨蓉裳先生采菱曲三首 其二
水作旋涡深复深,菱丝十丈繫郎心。却愁风雨横塘暮,万绪千头何处寻。
感旧四章 其一 丁叔衡师
淄渑不能辨,动与俗流乱。胶漆不能固,适为泥水判。
念我丹徒师,高言瑟玉璨。古道照人颜,进我广陵散。
群阴巧相搆,中道忽冰炭。盈盈一江水,北流无畔岸。
相去不盈咫,风飙路中断。疚怀永不赎,睇古发长叹。
七夕词次周韬甫韵同秦许二生作 其二
星河案户光难定,双星泪雨湿寒井。频年恨与关山长,中宵秋梦澹无影。
将进酒于伊舫同年
君不见,雁门秋风送寒雁,关山寄处如传箭。又不见,河阳芳树赛春华,昔时霞兰今泥沙。
人生欢会在杯酒,安能郁郁空嗟呀。君不见,北芒蒿里一抔土,下有兰楸泣风雨。
刘伶杜康古有名,几人学得尧舜禹。华灯光照金错卮,日月弦望会几时。
哭巢梧仲先生八首 其二
门庭犹是昔人非,空见游蜂傍树飞。旧日勋名化黄土,山花山草送君归。
四时田园杂兴四首 其二
散发当微凉,林木暧朝景。流连溪上花,忽见青山影。
何处求黄虞,结念在庐井。邻翁日夕过,为言当习静。
有田付孙子,租税出半顷。卧听水车声,俟此清昼永。
拟枚乘杂诗六首 其一
黄钟动寒气,蕤宾既重裘。备禦非不早,将为达者尤。
随分值所适,勿勿将安求。华灯错绮筵,光照西北楼。
姜人弄瑶瑟,日夕发清讴。所赖主人贤,聊以胜烦忧。
代休洗红二首 其二
休洗红,洗多红。色故旧爱牵人心,那如胶漆固。婕妤早年长信词,先秋纨扇当知之。
白菊二首 其一
荏苒光阴繫夕晖,每从秋后见芳菲。于今陶令无消息,犹著西风白苎衣。
梅花杂咏二十首仿渔洋秦淮杂诗体为章黻云 其十二
斜月疏灯照夜珠,淩庐台静长青芜。销魂缟袂朝元日,不见新词缀石湖。
哀赵彝鼎
东方未明太白高,霜华满野金鸡号。儒生有命轻鸿毛,在三之节不敢逃。
吁嗟江水何滔滔,死为鬼雄愧尔曹。西山薇蕨心向往,天地为尔久怅惘。
曹家达
曹家达,字颖甫、尹甫,号鹏南,别号拙巢老人。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孝廉(举人),后入南菁书院,研究经书及诗文。废科举后,他深入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二年后取得应手而愈的疗效。以此益信经方之验。► 582篇诗文
春柳四首用渔洋秋柳韵四首 其一
子夜冬歌八首 其二
子夜秋歌八首 其七
别幼涛后伴书福建并示陈生荔亭二首 其一
梅花杂题六首 其一
题罗两峰梅花小册十首 其一
绝句题梅花画箑二首 其一
梅花四言
梅花杂题十四首 其一
初夏登城
代人题山水三首 其三
游毕氏废园五首 其二
为鲤南四弟家修写梅系以八绝句 其四
七夕次鲤南韵四首 其一
哭巢梧仲先生八首 其一
梅花四章 其三
挑菜偶兴三首 其一
寄谢生冶盦
为广东梁范屏
冬柳次渔洋山人秋柳韵四首 其三
陆涧鹤年伯以和卢彬士金陵绝句见示因次其韵六首 其一 清凉山
梅花杂题十四首 其十
留别鲤南四弟
晓渡绿水洋四首 其一
子夜冬歌八首 其七
梦中得
题梅三首 其三
白荷二首 其一
秋夜怨二首 其二
秋试和海州席静庵素琨并示丁向卿 其二
冬柳次无锡钱茂才瀚生 其三
乱中杂感五首 其四 共和
秋海棠次渔洋山人秋柳韵四首
题暮江秋色图
青浦金剑花
题月明林下图四首
鞦韆谣
为章诚叔同门画梅
梅花绝句奉果园叟八首 其二
和上海曹桐庐二十初度感怀 其五
十二月八日散步上海废城西见古木寒鸦与伯未同赋四首 其二
感言
为朱太忙画梅 其一
又四首 其二
章茀云有伤逝四首和以绝句而推广之十二首 其八 黄藜阁光照
和安吉吴昌硕咏赵文敏书,元觉了义,经付中峰和尚,忏悔管夫人四 ...
和馀姚章太炎女公子游春郊即事
秋夜怨二首 其一
芦墟许盥孚家于八月晦日开绿梅,附家书寄盥孚上海,盥孚有诗纪其 ...
十二日消寒六集代白纻词二首 其一
挽陆文端公追赠太傅凤石先生 其四
之梧塍途中作
春感四章 其四
重九后奉寄章黻云昌平八首 其四
题画梅四首 其三
赠伶人孙兆蓉四首 其二
拟古三首 其二
黄河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