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曹家达
荒崖草树晚霜凝,近代先朝感废兴。谁向石门浇麦饭,可怜明帝十三陵。
秋夜怨二首 其二
汝南晨鸡腷膊声,谯楼寒鼓催残更。披衣起坐天欲明,欲明不明鼠啾唧,残灯光堕四壁昏。
斋中读书十二首 其十一
鄦书十二辰,于已训为止。此即已止字,反已乃为己。
古文以同台,女台是为始。姒文列新附,大徐荒厥旨。
近人雷俊书,乃更伪成似。不从古籀求,多端谁能理。
偕叶德恭至白衣庵赏雨拟游缪祠不果二首 其二
亭角留题迹尚存,半遭雨蚀半尘昏。一般胜地无人迹,凝碧荒寒昼掩门。
拟长相思二首 其二
流黄机,中夜寒,欲落不落星夕干。美人天际双汍澜,行人路远空长叹。
江潭日夕风和雨,前度行人从此去。
和安吉吴昌硕咏赵文敏书,元觉了义,经付中峰和尚,忏悔管夫人四 ...
怆恍诸陵一夕开,漫从色相觅如来。踰淮枳是江南橘,臭味差池为底栽。
李蕴璞 其二
灵均当日赋餐英,潦倒秋怀不自明。郢曲新翻歌白雪,多应输与玉溪生。
梦中得
晨登泰山巅,下俯青州道。对此殊茫茫,立行苦不早。
时荣非所慕,出山为小草。金石有时燬,岂能称寿考。
大年古夷齐,不数长乐老。
代人题山水三首 其一
夕阳西崦近黄昏,松翠山光化墨痕。一片秋阴收不住,淡云微雨入孤村。
吴苇青
缓缓馀春陌上留,桃花未落柳丝柔。如何烟雨送将去,杜宇声声起暮愁。
扁豆二首 其一
闽中方物说扊扅,龙爪登盘最胜时。解道虚亭著寒色,好凭风露浣蛾眉。
八月十四日上车还江阴途中作又七绝二首 其二
川途径复送归艭,野色凄迷半掩窗。水草化泥红蓼瘦,飞来寒蝶不成双。
子夜秋歌八首 其一
关山日以远,憔悴堕朝华。若问妾颜色,但看牵牛花。
兴汉谣
乱党浮言冒古多,岂知汉法有同科。分明重订髡钳律,城旦于今载道过。
抵汴梁日已向暮,风雨大作,寓居城外草舍中,夜不寐
镇日涂泥绊客轺,雨昏城下觅团焦。仆夫向火烟薰眼,蹇卫当寒水苦腰。
剩有苦吟羁独旦,不曾离梦涉中宵。久留应悟西山晚,拟唱归来待鹤招。
杨花次阜荪韵五首 其四
黄金为帐翠为屏,野马游蜂晚半冥。有客南家悲故国,几人东渡哭新亭。
市朝何事伤投溷,身世无端感化萍。一别枝头成浪迹,道旁空自眼垂青。
题罗两峰梅花小册十首 其八
凝脂薄晕带香醪,镜里傅红胜茜桃。点色分明和水墨,果然相马九方皋。
十二月八日散步上海废城西见古木寒鸦与伯未同赋四首 其四
江海归来倦羽垂,高烟丛薄影差差。上林今已埋荒草,莫向东风借一枝。
暑夜感言四首 其一
蒸气薄遥夜,高天星汉长。飘风从天来,萤火生微芒。
愿得及良时,寄怀在众芳。申椒杂菌桂,佩之永不忘。
无为遝零节,所得在焜黄。
怡园主人消寒会予自上海归赋此
岁晚意不适,驱车归家园。穷巷多白草,寒门无高轩。
道逢心所欢,得意相忘言。邀我旧游地,劝我彭泽尊。
顾念早春节,气候殊凉温。三淩杀野荠,霜落寒蓬根。
耿耿怀旧情,况复时既昏。芳草随年尽,何处求王孙。
庠生严启先妻张孝悯题辞八首 其三
君家家督负贤声,阿大中郎两剂平。好是令人追忆处,内庭趋步最分明。
曹家达
曹家达,字颖甫、尹甫,号鹏南,别号拙巢老人。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孝廉(举人),后入南菁书院,研究经书及诗文。废科举后,他深入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二年后取得应手而愈的疗效。以此益信经方之验。► 582篇诗文
白荷二首 其一
秋柳四章次渔洋山人韵四首 其四
清明上冢途中杂兴四首 其二
扬州杂诗八首八首 其七
为朱太忙画梅
梅花绝句奉果园叟八首 其一
挽陆文端公追赠太傅凤石先生 其四
郊行偶成
秋海棠次渔洋山人秋柳韵四首 其三
梅花绝句八首 其八
行路难拟鲍明远八首 其二
题陈笙镛
梅花杂题十四首 其一
题张少槎太姻丈山水三首 其一
哭宋芸子先生 其三
白荷为郡城谢纯甫作恩灏二首 其二
申浦寄王云裳 其二
杂感二首 其二
赠虞山姚志豪
落叶和常熟孙子佩 其二
拟白香山暮江吟二首 其二
子夜冬歌八首 其三
折杨柳词二首 其二
前作未尽复集五古以足题面六首 其五
题梅绝句戏作伯未语二首 其二
题画梅四首 其二
为郭三蓉汀
二月二十六日将之山左旅次倚装口占
游毕氏废园五首 其一
哭黄藜阁同年
章茀云有伤逝四首和以绝句而推广之十二首 其三 王吉臣家枚
和杨蓉裳先生采菱曲三首 其三
题梅绝句四首 其四
哭巢梧仲先生八首 其二
春柳四首用渔洋秋柳韵四首 其二
重九日为鲤南死后四十九日赋以志悼四首 其二
拟枚乘杂诗六首 其五
梅花四言
失约二首 其二
长沙叶德辉母马太夫人八十寿言次叶公韵四首 其三
题梅四首 其三
题罗两峰梅花小册十首 其四
苏州有作耆英会者感而赋之二首 其一
励志五首 其四
秋山晚景
题墨梅为许康侯豫作四首 其四
梅花为陈湘卿茂才题
斋中读书十二首 其九
苏台秋兴和汪茗生同年 其四
秋兰为吴伟卿题四首 其四
烟柳
和性道人见寄二首 其二
集醴泉铭奉张尔常先生
李蕴璞
夏日閒居二首 其一
白菊二首 其二
观王石谷倪云林山水拟题各系二绝 其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