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曹家达
黄金为帐翠为屏,野马游蜂晚半冥。有客南家悲故国,几人东渡哭新亭。
市朝何事伤投溷,身世无端感化萍。一别枝头成浪迹,道旁空自眼垂青。
画梅为陆简敬
空山寂历苦延伫,千年老鹤作人语。仙人不来生白晓,天光梦影堕烟渚。
似闻踪迹寄幽崖,欲往从之无处所。瑶华散下青云端。
一声白纻春灯寒。
十二日消寒六集代白纻词二首 其一
玄冥去后春涧涩,断冰零霜惮收拾。帘外东风生夕阴,墙腰寒绿苔花湿。
水仙泠泠摇杂佩,六幅湘裙未开褶。金釭纶连春夜长,送隔钩座春酒香。
梅花绝句四首 其二
山嘴无端三四花,每从清淡见风华。白云笑我不归去,输与桥南卖酒家。
乱中杂感五首 其五 同胞
同胞视生民,其言始张载。非有仁人心,此理亦殊晦。
原野厌人肉,本旨究安在。争城求不杀,毋乃类犬吠。
梅花杂咏二十首仿渔洋秦淮杂诗体为章黻云 其十四
千树琼瑶附一椽,琅邪旧隐小游仙。于今开落无人问,九里山中生暮烟。
梅花杂题十四首 其十
上元风信逗花梢,一片閒情落远郊。孤笛无心怨流水,冻云搀梦过塘坳。
今岁大暑许生盥孚属写梅为制四绝句 其四
分湖新涨绿参差,曾记花开八月时。秾艳每憎桃杏俗,频年溪上浣胭脂。
梅花杂题四首 其三
自昔张镃善品梅,年年玉照画堂开。吾家亦有南湖在,领取寒香入酒杯。
又四首 其二
可人期不来,天寒日复暮。徙倚下庭阶,回风动芳树。
题梅三首 其二
贳酒罗浮何处村,频年开落暗销魂。九疑仙子寻常见,为避东君不出门。
斋中读书十二首 其七
左氏传春秋,道在阐经旨。鲁事并称我,灼然为鲁史。
巧言并足恭,实同圣人耻。宋儒好异说,乃曰彼非是。
别有古闻人,名同偶然耳。彼实羞巧言,胡更巧言拟。
宋知史官例,据实以为纪。载笔详辞令,何用辨臧否。
禹鼎铸神奸,岂为心所喜。彼云古闻人,当为何代士。
既非冥漠君,宁独无居里。漆园荒唐辞,乃出程夫子。
子夜冬歌八首 其三
裁衣未成寄,红泪先阑干。临发开封检,深怕郎心酸。
冬柳次渔洋山人秋柳韵四首 其一
长亭岁暮迥销魂,如此荒寒类玉门。愁缕怕撩衰鬓影,华年难忆旧瘦痕。
景催瘦马投孤店,云拥盘鸦落废村。自别乡关愁庾信,生平萧瑟漫评论。
题梅四首 其四
江妃灿若霞,宋璟心如铁。刚健含婀娜,画意此两绝。
章茀云有伤逝四首和以绝句而推广之十二首 其十二 赵缤焕清瑞
君家食古真难化,遗稿删存百五篇。犹忆去年高枕卧,昏灯黯惨药垆烟。
芍药二首 其二
閒寻花市写幽怀,婪尾风光强半乖。芳树成荫蝴蝶下,夕阳微雨过苔阶。
伤春曲和丁文初
风吹落红上翠翘,楚王宫中怜细腰。回身抱影看不得,对此风花泪沾臆。
山上有山河间河,春归日暮当奈何。镜中前夜老青娥,愁绝蜘蛛结网罗。
梅花杂题十四首 其五
云气低衔野水清,仙人缟袂返瑶京。一声翠羽碧山夜,酒力消时春月明。
白荷为郡城谢纯甫作恩灏二首 其一
采芳兰泽最思君,乌桕空劳繫夕曛。打桨人归风色晚,野桥秋水荡湖云。
果园于春前四日来书久不作答为赋寄怀二章 其二
朝来东北风,吹我庭前树。德音从风来,飘然下尺素。
书中何所言,遭时病沉痼。避地入劳山,黄冠息迟暮。
海气砭肌骨,沾衣若霜露。肢体渐不仁,复向人间住。
息交岂高节,人事有新故。
曹家达
曹家达,字颖甫、尹甫,号鹏南,别号拙巢老人。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孝廉(举人),后入南菁书院,研究经书及诗文。废科举后,他深入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二年后取得应手而愈的疗效。以此益信经方之验。► 582篇诗文
冬柳次渔洋山人秋柳韵四首 其三
晓渡绿水洋四首 其三
题罗两峰梅花小册十首 其一
寓楼偶感和半龙二首 其二
赠静君贰尹即次其赠孙季蠡韵 其二
采莲词四首
和上海曹桐庐二十初度感怀 其二
同学缪书屏 其二
秋海棠二首 其一
章茀云有伤逝四首和以绝句而推广之十二首 其四 吴伟卿希鄂
代如皋某拈木芙蓉美人二首 其一
子夜夏歌八首 其二
偕陆菊裳同年
子夜秋歌八首 其六
书赵焕文死节传后
十二月初四夜大雪用东坡尖叉韵二首 其二
晓凉二首 其二
庠生严启先妻张孝悯题辞八首 其二
和章诚叔谢画梅简即话别二首 其二
乱中杂感五首 其二 祖黄帝
送春日画海棠因题四绝亦古人感时物之意也四首 其三
出东门行送秦生伯未
梅花绝句奉果园叟八首 其七
题长沙陈述庐乃勋瞻麓图 其二
为秦伯未之济画梅繫以截句四首 其四
咏菊和张痴山先生
采莲曲和刘君曼四首 其一
留别郭三果园二首 其二
慰留樊须钦二绝 其二
哭黄藜阁同年 其四
梅花杂题十四首 其一
题画梅
哭黄藜阁同年 其八
过虞山投赵古泥
行路难儗费昶
扬州怀古二首 其一
将进酒二首 其一
梅花绝句奉果园叟八首 其一
绝句题梅花画箑二首 其一
题吴絅斋 其三
为潍邑高旭东画梅
九日登君山二首 其二
子夜秋歌八首 其五
题读内经图为秦生伯未作二首 其一
杨花次阜荪韵五首 其四
为简敬画梅率题二绝 其二
秋山晚景
梅花绝句四首 其三
题君山望江楼
为鲤南四弟家修写梅系以八绝句 其七
吴苇青 其二
春草四首 其三
泛江过金山口占二首 其二
张公书院废址
清明上冢途中杂兴四首 其三
申浦寄王云裳 其三
二月八日偶成寄祝艾臣同年四首 其二
杨柳枝词六首 其二
子夜冬歌八首 其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