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曹家达
斜月疏灯照夜珠,淩庐台静长青芜。销魂缟袂朝元日,不见新词缀石湖。
行路难拟鲍明远八首 其五
君不见秋边月,前夜团团今又缺。君不见春江花,去年尘土今丹华。
人生荣落相迭代,与君长命歌上耶。兀然中道发谗搆,虺之勿备将为蛇。
田单驰书乐毅出,金台摇落空咨嗟。
端阳日题梅
昨收梅雨昼初长,泼墨无聊写冷香。回首东风成一例,江南今日已端阳。
梅花绝句二首 其一
天与清寒冠众芳,冰魂月魄伫昏黄。春来塞上吹芦管,多少征人忆故乡。
杨柳枝词六首 其三
不胜幽怨只垂头,镇日风光水上楼。却为渔洋感摇落,秣陵烟景似残秋。
乱中杂感五首 其五 同胞
同胞视生民,其言始张载。非有仁人心,此理亦殊晦。
原野厌人肉,本旨究安在。争城求不杀,毋乃类犬吠。
题墨梅为许康侯豫作四首 其四
何处东风早,江潭寂寞春。孤芳谁采撷,输与弄珠人。
抚晋人西洲曲意
含香寄怀袖,春归百花散。风摇高木稀,庭下斜阳乱。
已感别经时,长路今漫漫。长路今悠悠,采莲明月舟。
莲心比侬苦,莲花不解愁。日暮鸂
子夜秋歌八首 其六
妾心似秋萤,照郎隔寒烟。愿郎似秋月,夜夜抱郎眠。
暑夜感言四首 其一
蒸气薄遥夜,高天星汉长。飘风从天来,萤火生微芒。
愿得及良时,寄怀在众芳。申椒杂菌桂,佩之永不忘。
无为遝零节,所得在焜黄。
和上海曹桐庐二十初度感怀 其四
洪乔付托误相思,咫尺天涯两不知。灯灺每增人去感,酒阑才觉曲终悲。
桃花门旧春相映,香梦衾寒苦卖痴。拼得工夫种红豆,可容常驻好丰姿。
儒医徐钰斋七十寿言
流水故不腐,户枢故不蠹。化谷布津液,营卫有常度。
营以浊阴化,卫以清阳注。营运在不息,卫外乃为固。
脾精发云雾,英英下白露。百脉朝华盖,温升仍故步。
理意并瀹养,损益剂其数。春夏调喜怒,秋冬节哀惧。
异彼殚时疠,鯈忽告衰暮。男子期七七,君又三七附。
轩岐亮非妄,所得在太素。
题画七首 其二 桃花双钩竹
曲尘遥带暮江晴,百代风流睇古情。泪尽苍梧息妫嫁,潇湘清浊两分明。
梅花十首 其三
东风邓尉吹香雪,都向词人腕下飞。便拟花前留后语,春山扶影立斜晖。
题长沙陈述庐乃勋瞻麓图 其三
月明邻篆感山阳,向秀年来两鬓霜。游子天涯无好梦,墓门风雨更沧凉。
秋海棠次渔洋山人秋柳韵四首 其二
薄命为花不耐霜,将荷作镜照回塘。东风台榭曾烧烛,西注星河感服箱。
碧玉小家怜女伴,白头宫女说君王。南朝金粉今何似,寥落当年旧教坊。
苏州有僧名虚生者,以诗要结善男女充报馆访员,傥亦所谓善知识也 ...
欢喜缘难问目成,伽陀微密證三生。是谁作此无遮会,四大而今尽有情。
送春日画海棠因题四绝亦古人感时物之意也四首 其四
淡烟袅袅界重檐,催取融红入镜奁。只恐夜深春睡足,东风消瘦月当帘。
青浦金剑花
冰玉嶒崚照石矼,芳心肯为岁寒降。摩霄黄鹄不知处,玉笛一声凌大江。
题画梅
寒风动茅屋,孤芳自空谷。荒山人迹稀,明月照幽独。
梅花绝句奉果园叟八首 其七
经年花事问东皇,粉蝶垂垂春恨长。自有旧痕寻不得,野烟和梦堕寒塘。
曹家达
曹家达,字颖甫、尹甫,号鹏南,别号拙巢老人。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孝廉(举人),后入南菁书院,研究经书及诗文。废科举后,他深入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二年后取得应手而愈的疗效。以此益信经方之验。► 582篇诗文
秋柳四章次渔洋山人韵四首 其四
白菊二首 其二
梅花杂题十四首 其六
自苏台旋里青阳道中次渔洋山人韵四首 其一
梅花绝句八首 其八
章茀云有伤逝四首和以绝句而推广之十二首 其二 缪少修楷
虞山杂咏和常熟周天福
画梅为陆简敬 其三
陈少蘅 其二
子夜冬歌八首 其三
过虞山投赵古泥
题章仰苏同年塞上吟次张少泉世叔韵
枫桥春望二首 其二
杨花次阜荪韵五首 其四
秋海棠二首 其一
出东门行送秦生伯未
白荷二首 其一
乱中杂感五首 其二 祖黄帝
送鲤南四弟之苏州
梅花四首 其三
申浦寄王云裳 其三
采蒪曲四首 其四
梅花杂题六首 其五
凉秋吟二首 其一
七夕词次周韬甫韵同秦许二生作 其二
晓渡绿水洋四首 其一
赠伶人孙兆蓉四首 其二
梅花杂题六首 其六
清明后五日上冢杂咏五首 其三
题张少槎太姻丈山水三首 其二
大除夕为本生父身后百日书以志痛二首 其二
白莲曲四首 其一
题吴絅斋 其二
慰留樊须钦二绝 其二
凉秋吟二首 其二
日出东南隅
白荷为郡城谢纯甫作恩灏二首 其一
七夕次鲤南韵四首 其二
芦墟许盥孚家于八月晦日开绿梅,附家书寄盥孚上海,盥孚有诗纪其 ...
偕陆菊裳同年
和刘季云
拟枚乘杂诗六首 其五
应夔丞锄击革匪宋教仁歌
杂感二首 其二
十二月八日散步上海废城西见古木寒鸦与伯未同赋四首 其四
无锡公园偶题
梅花绝句八首 其五
冬柳次渔洋山人秋柳韵四首 其四
代如皋某拈木芙蓉美人二首 其一
游毕氏废园五首 其一
雪梅篇
拟长相思二首 其二
斋中读书十二首 其九
梅花绝句奉果园叟八首 其六
题梅绝句奉嘉定秦芍舲师三首 其二
冬柳次渔洋山人秋柳韵四首 其一
苏台秋兴和汪茗生同年 其四
梅花杂题六首 其一
杂诗二首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