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曹家达
饮马长城窟,阴山雪尚攒。牧羊人未返,风落节旄寒。
题长沙陈述庐乃勋瞻麓图
陟岵心情未忍忘,真形摹绘意茫洋。若教垂念孤儿志,被发乘风下帝旁。
题画梅四首 其二
行踪不到处,石路生青苔。东风动南枝,微阴潭上来。
重九后奉寄章黻云昌平八首 其五
榆河近接白浮山,汉将防秋上谷閒。闻道边烽新告急,羽书前夜入南关。
初夏登城
新树团团暗夕霏,暮江风物换芳菲。蔷蘼花好刺伤手,不共青春独后归。
和叶荭渔友赵某墨菊二首 其一
缟袂仙人今尚存,全凭墨客与招魂。师雄他日重相忆,却下较浮过范村。
子夜春歌八首 其五
江南与江北,花鸟自成春。为有江水隔,相思愁白蘋。
拟古三首 其二
郁郁园中葵,朝阳白露晞。与君一以别,但惊时节非。
青苔夹长路,高林风叶稀。孟冬行肃令,万物閟光辉。
思君复何益,泪下沾裳衣。
梅花绝句奉果园叟八首 其七
经年花事问东皇,粉蝶垂垂春恨长。自有旧痕寻不得,野烟和梦堕寒塘。
将进酒二首 其一
浮云从长风,东西南北各自驰。人心类朝阳,倏忽阴晦安乐知。
金樽美酒且为乐,焉能郁郁伤鬓丝。川中校书才望多,昔时红粉今则那。
苏州有作耆英会者感而赋之二首 其一
神京北望涕汍澜,金殿凄凉玉辇寒。已是王琨伤老寿,漫寻徐广问悲欢。
怆心禾黍频年事,冷眼彭殇一例看。闻道诸君裒雅集,可容长乐叙弁端。
哭巢梧仲先生八首 其二
门庭犹是昔人非,空见游蜂傍树飞。旧日勋名化黄土,山花山草送君归。
大雨行
壬寅六月丙午日,黑风倒捲天河溢。天神欲下群鸟翔,东海波涛猝僵立。
指顾苍莽烟尘翻,抉荡万怪迷乾坤。丰隆下劈蛰龙起,飞廉怒挟群山奔。
人人对此神色变,都道年来不曾见。高原下隰咄嗟遍,惧有洪流漂九县。
方今江海群狐嗥,铜轮万里追风涛。陆沉在厄谁能逃,上方劫后荒无毛。
可能粒食需江皋,忧国无聊复静坐。坐觉清凉满怀袖,莫说江南天更漏。
应是仁恩及旱苗,帝怀廑我生民瘦。不然内地奸民多,嗷嗷鸿雁纷关河。
谁与枵腹定干戈,及今倖际太平岁,瘠壤膏沃腾秧歌。
愿挽天河洗铁甲,筹边三策无蹉跎,李唐刘贶今谁何。
重九日为鲤南死后四十九日赋以志悼四首 其二
曾盼秋来腰脚轻,君山青抱暨阳城。登临竟作他生约,又恐相逢记不清。
梅花杂题十四首 其八
一枝疏影写娉婷,独立溪桥酒半醒。鹤唳天寒人不见,冷烟斜月下西泠。
秋柳五首 其二
萧萧病叶半书虫,无限江南踯躅丛。酒梦几层醒晓月,芳时未忍背东风。
荒凉尘影怜隋苑,澹泊情怀溯永丰。多少纤腰零落尽,不堪重问楚王宫。
观王石谷倪云林山水拟题各系二绝 其二
崭石赭其腹,峻坂童其巅。恐是采樵人,斫破秋林烟。
斋中读书十二首 其四
梅赜伪古文,在传不在书。岂其孔传伪,古训亦子虚。
汉家贵师承,陋习久不除。伏生口授外,轻慢孔壁储。
发原在宣圣,逐未忘厥初。
重九后奉寄章黻云昌平八首 其六
巩华台上漾朝晖,天寿山南望翠微。白马吴阊看不得,乡心秋雁一行归。
踏青词
东风和冷春衣单,江岸行人初采兰。大堤女儿发新咏,一声花底红阑干。
江潭日夜摇空绿,九天珠唾生清寒。红颜窈窕年十五,前夜明光照媚妩。
枫桥春望二首 其一
芳树成阴水接天,菰蒋深处白鸥眠。江桥无恙词人少,但见斜阳送去船。
曹家达
曹家达,字颖甫、尹甫,号鹏南,别号拙巢老人。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孝廉(举人),后入南菁书院,研究经书及诗文。废科举后,他深入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二年后取得应手而愈的疗效。以此益信经方之验。► 582篇诗文
梅花十首 其五
为章生成之题新城遗照三首 其三
春柳四首用渔洋秋柳韵四首 其二
哭宋芸子先生
清明上冢途中杂兴四首 其四
哭巢梧仲先生八首 其七
冬柳次无锡钱茂才瀚生 其四
斋中读书十二首 其七
春感四章 其二
早春杂诗二首 其一
梅花绝句二首 其一
题罗两峰梅花小册十首 其四
秋柳四章次渔洋山人韵四首 其四
过三贤庙吊赵茂才
秋海棠二首 其一
哭黄藜阁同年
子夜秋歌八首 其五
辛峰亭歌
题薛道衡平陈碑残本二首 其一
八夕偶兴
和杨蓉裳先生采菱曲三首 其三
梅花绝句四首 其一
乱中杂感五首 其五 同胞
潍邑诗人丁三叔言
题梅花美人四首 其一
题画七首 其六 佛手
乱中杂感五首 其二 祖黄帝
梅花杂题十四首 其三
梅花杂题十四首 其七
和杨蓉裳先生采菱曲三首 其一
宝剑篇和赵韵臣
赠静君贰尹即次其赠孙季蠡韵
过潘阳湖堤上
励志五首 其一
白菊二首 其二
重九日为鲤南死后四十九日赋以志悼四首 其三
申浦寄王云裳 其三
为简敬画梅率题二绝 其二
题墨梅为许康侯豫作四首 其四
子夜夏歌八首 其五
代人题山水三首 其三
扬州杂诗八首八首 其五
题画七首 其一 蜡梅
四时田园杂兴四首 其一
哭巢梧仲先生八首 其四
四时田园杂兴四首 其二
大除夕为本生父身后百日书以志痛二首 其二
梅花十首 其四
咏菊和张痴山先生
梅花杂咏二十首仿渔洋秦淮杂诗体为章黻云 其十二
梅花十首 其一
哭巢梧仲先生八首 其八
秋兰为吴伟卿题四首 其二
又四首 其二
撰吴缄三年伯家传有感即赠达璋同年
拟白香山暮江吟二首 其一
十二月初四夜大雪用东坡尖叉韵二首 其二
秋海棠次渔洋山人秋柳韵四首 其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