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曹家达
一带清溪暗长潮,片云头上雨萧萧。草头才见春归路,攀附东风上柳条。
吴昌硕于三月八日嫁孙女诗以贺之
春风翡翠集兰苕,携取孙枝寄远条。卖犬清操承处默,彩鸾仙侣得王箫。
未应王谢谋高第,早信羊求耻乱朝。自愧年来无好咏,风诗庸敢比桃夭。
秋兰为吴伟卿题四首 其二
何年屈宋降衙官,芳到无言契赏难。寂寞秋塘照空影,袅烟垂露不胜寒。
行路难拟鲍明远八首 其二
长安少年手持明月珠,道逢采桑妇,直前抛向红罗襦。
妇言客意何区区,秋胡有妇妇有姑。家有七尺之珊瑚,黄金白璧倾大都。
兰灯夜灿海马镜,麝烟朝晕博山炉。良人求官妾含荼,回文织就肠泪枯。
客还将去别作图,暗陬按剑无地无。
抵汴梁日已向暮,风雨大作,寓居城外草舍中,夜不寐
镇日涂泥绊客轺,雨昏城下觅团焦。仆夫向火烟薰眼,蹇卫当寒水苦腰。
剩有苦吟羁独旦,不曾离梦涉中宵。久留应悟西山晚,拟唱归来待鹤招。
为鲤南四弟家修写梅系以八绝句 其五
神仙眷属帝王师,南望湖门重有思。传说客星休犯座,富春招隐已多时。
代叶事周 其二
大命倏告至,山崖暮萧瑟。光景垂翳翳,瞻望惮林密。
谁将塞石罅,阻此还山日。愿托徐南州,生刍荐堂室。
兴汉谣
乱党浮言冒古多,岂知汉法有同科。分明重订髡钳律,城旦于今载道过。
赠伶人孙兆蓉四首 其一
闻道江南出辨才,清歌妙舞独登台。同蹄白纻垂垂老,幸得周郎顾曲来。
伤春曲和丁文初
风吹落红上翠翘,楚王宫中怜细腰。回身抱影看不得,对此风花泪沾臆。
山上有山河间河,春归日暮当奈何。镜中前夜老青娥,愁绝蜘蛛结网罗。
女弟章兰修
天地一何隘,君生胡不辰。朝设两楹奠,夕与泥土亲。
茫茫大暮中,千载永弗晨。昔为掌中珠,今为泉下尘。
安能复归来,招具空备陈。送君出南郭,伫立徒伤神。
落花五首 其三
剑阁西来草不春,马嵬坡下土痕新。可怜凝碧池头月,又照君王夜入秦。
白荷二首 其二
花如解语淬横波,赢得君王叹赏过。太液池头人去久,秋来依旧月明多。
扬州怀古二首 其二
十斛流萤耿夜光,无愁天子下雷塘。于今废苑埋荒草,随意青青过短墙。
斋中读书十二首 其十一
鄦书十二辰,于已训为止。此即已止字,反已乃为己。
古文以同台,女台是为始。姒文列新附,大徐荒厥旨。
近人雷俊书,乃更伪成似。不从古籀求,多端谁能理。
梅花杂题六首 其四
澹澹晴云薄似罗,遥情脉脉托微波。江南春好且须住,姑射山头风雪多。
子夜秋歌八首 其四
出门望南山,鸟飞日将晏。音书隔年时,怕见南归雁。
苏台杂诗四首 其二
塔寺盘门冻草荒,野乌跕跕出围墙。行人若问前朝事,剩有丰碑倚夕阳。
咏菊和章耕士二首 其一
傲骨经霜强自持,孤芳寥落不逢时。餐英已落骚人后,宋玉墙东剩几枝。
郊行偶成
故园西望即天涯,荏苒流光转物华。欲怪乡心和柳絮,东风吹落道旁车。
梅花绝句奉果园叟八首 其七
经年花事问东皇,粉蝶垂垂春恨长。自有旧痕寻不得,野烟和梦堕寒塘。
曹家达
曹家达,字颖甫、尹甫,号鹏南,别号拙巢老人。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孝廉(举人),后入南菁书院,研究经书及诗文。废科举后,他深入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二年后取得应手而愈的疗效。以此益信经方之验。► 582篇诗文
虞山杂咏和常熟周天福
秋柳四章次渔洋山人韵 其一
代人题照二首 其一
春夜吟和鲤南
将进酒二首 其二
梅花杂咏二十首仿渔洋秦淮杂诗体为章黻云 其三
落叶和常熟孙子佩 其二
约陆菊裳同年游虎邱欲雪不果菊以诗代简次韵答之二首 其二
行路难儗费昶
题梅绝句戏作伯未语二首 其二
重九日为鲤南死后四十九日赋以志悼四首 其三
采蒪曲四首 其三
重九后奉寄章黻云昌平八首 其四
元宵即事
李蕴璞 其二
庠生严启先妻张孝悯题辞八首 其三
为章生成之题新城遗照三首 其二
题画梅四首 其二
秋山晚景
赠静君贰尹即次其赠孙季蠡韵 其二
题长沙陈述庐乃勋瞻麓图 其六
斋中读古十二首 其十
抚晋人西洲曲意
果园于春前四日来书久不作答为赋寄怀二章 其一
题画梅四首 其一
题欧阳香蝶拈花独立图
代人挽歌三首 其三
七夕词次周韬甫韵同秦许二生作 其一
秋海棠次渔洋山人秋柳韵四首 其四
拟白香山暮江吟二首 其二
龙砂道中
为章生成之题新城遗照三首 其一
为鲤南四弟家修写梅系以八绝句 其六
九日登君山二首 其一
采莲词四首
子夜秋歌八首 其三
残荷篇
题梅二首 其二
为鲤南四弟家修写梅系以八绝句 其三
苏州有僧名虚生者,以诗要结善男女充报馆访员,傥亦所谓善知识也 ...
冶盦询归期诗以答之
秋海棠二首 其一
白菊二首 其二
怨晓月
出东门行送秦生伯未
题张少槎太姻丈山水三首 其三
秋海棠次渔洋山人秋柳韵四首 其二
书赵焕文死节传后
梅花绝句二首 其一
将进酒于伊舫同年
偕叶德恭至白衣庵赏雨拟游缪祠不果二首 其一
将次龙家集天大雷雨以风是日晚晴遣兴十四韵
行路难拟释宝月
和上海曹桐庐二十初度感怀 其三
题梅绝句四首 其三
冬柳次渔洋山人秋柳韵四首 其一
梅花四言
表忠录题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