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曹义
黄门十载侍宸旒,此日辞荣去莫留。门径未栽陶令菊,关河先棹季鹰舟。
东风花雨沾行旆,南浦芜烟引别愁。明到故园行乐处,音书母惜寄交游。
送严教谕素之乌程 其二
玉雪才华英妙年,春风得意讶登仙。一官泮水初分教,万里云程始著鞭。
山落晴阴凝绛帐,芹飘香雨湿青毡。从来师道多珍重,好振文风继郑虔。
题墨竹二首 其二
画里惊看玉一枝,题诗犹想掖垣时。日斜退直联冠佩,曾步青阴出凤池。
寄味道四绝 其四
舞罢莱衣对远山,此心应共白云闲。闲时自是僧家事,还拟来趋玉笋班。
官舍与乡友夜酌
笑折都门柳,长亭送远行。蓟丘春色老,通浦雨花晴。
絮落沾行旆,莺啼促去程。夕阳回首处,山断暮云横。
为汤靖题小景
门掩青山白昼閒,野云时逐鹤飞还。幽人话到忘机处,尘事纷纷总不关。
春初口占二绝寄同年徐宪副 其二
古人千里重鹅毛,万里将来意更饶。惭愧客边无以报,新诗聊写代琼瑶。
送医官周本庸还家侄婿德贤之族兄
家近华阳古洞天,秘书曾受异人传。检方夜映壶中月,种术朝耕谷口烟。
医国多人称妙手,随时卖药不论钱。年来鹗荐承恩渥,袖得香烟下日边。
和编脩许道中腊月名三日诞诗三首 其二
清时共喜戴朝簪,气吐虹光射斗南。登第昔誇年十八,庆生今喜臈名三。
玉堂名重人争羡,粉署官闲我独惭。称寿出关图未献,临风聊为寄泥缄。
送章主簿之江宁侍郎尚文之兄也
青杨树底喜为邻,尊酒清谈几度春。诗句远宗唐律度,襟怀不减晋时人。
一官禁阙初承命,千里关河独问津。晓日都亭相别处,马蹄愁踏落花尘。
秋冬小画 其一
秋高老树半荒凉,篱下黄花晚独香。一自渊明归去后,几回对酒忆柴桑。
寄中书洪益中梦菊先生四首 其四
樗材惭愧职南曹,闇劣何由识俊髦。独念故人成久别,多情聊尔寄霜毫。
题四皓啚
隐隐商山春到稀,紫芝歌罢淡忘机。翻然只为留侯计,一著炎刘决是非。
送李令尹考满
出治湘江上,心如湘水清。河阳花自满,卓茂政多平。
麦垄雉常见,柴门犬不惊。九重从此去,书最荷恩荣。
小景四幅为竹鹤友人袁州何太守赋 其二
孤舟晚泊水云乡,一枕南薰卧石床。残醉醒来凉雨后,忽惊渔笛在沧浪。
梅竹二首 其二
斜倚烟梢傍水涯,暗香疏影月明时。一团清气无人识,独有栖寒冻雀知。
和王希范送摇先生之新建韵二首 其一
朝罢送行人,香风拂路尘。儒林声价重,枫陛宠恩新。
去旆沾花雨,离觞醉暮春。杏坛明到日,母惜寄书频。
寄家因东突南北四韵就寓怀 其一
朝回散步二桥东,吟就新诗兴不穷。雁度暮云归远浦,鸦翻落日噪突风。
戍楼突兀青天外,宫殿嵯峨紫禁中。自是上林秋色好,几多霜树晚酣红。
口号寄杨大参逊之
闻说薇垣德政新,公馀风月伴吟身。荔枝嚼到甘甜处,莫忘同时玉署人。
送史州判彬赴云南赵州
除书晓捧下云霄,路入滇池万里遥。花县夙闻弦诵美,枫宸新沐宠恩饶。
蓟门春色随行骑,杨子潮声送去桡。别后莫言边徼远,他时还拟听箫韶。
题小画为苏子英作 其二
林莽久萧条,疏篁抱幽独。念彼岁寒盟,孤标更清淑。
瘦影弄月明,长梢拂烟绿。好鸟何处来,飞飞竞栖宿。
曹义
(1390—1460)明扬州府仪真人,字敬方。正统中以燕山左卫指挥佥事累功至都督佥事,副巫凯守辽东。凯卒,代为总兵官。数与兀良哈战,进都督同知,累官左都督。在边二十年,谨守边陲,辽人安之。英宗复辟,封丰润伯。 ► 361篇诗文
送人之高邮教职
送何吏部澄公赴金陵
送郑司副雍言归浙东
题八骏啚
为李进士题竹
挽诸处士光禄署丞仲学之父
题牛背牧童
送邢编脩弟
中秋病中口号五言十绝遣兴 其四
寄家因东西南北四韵就寓怀 其二
小景四幅为竹鹤友人袁州何太守赋 其四
送车黄门致政南还
静海夜泊偶成
和高侍讲先生韵五首时宣德七年也 其五
小画梅竹幽禽二首 其一
送性初南还兼简诸故旧
慈寿堂为李御史赋
戏题小扇诸侄各争先以讨走笔以荅之各回物状形十首 其十
送外甥为于中书沛作
挽吏部张员外父
小景四幅为竹鹤友人袁州何太守赋 其一
送冯智安太守之绍兴
送郭指挥之南京
寄武当邵郎中书来欲寄物难将故戏之 其一
中秋病中口号五言十绝遣兴 其三
积善堂
善继堂为周公弼作
送郑雍言佥宪之河南
送时阴阳大正归仪真 其二
中秋夜诗乡先生樊浩翁所作时宣德八年秋乡人医者钱宗浩诵于蓟北小 ...
梦忆华亭华亭寺名在滇池中书洪益中求
送陈节妇魏氏子珏回句曲
送人之肇州
中秋病中口号五言十绝遣兴 其七
送人省亲归福建
题时立铭所藏郭天锡墨竹二首 其二
对雨看晚唐柳中庸江行诗戏和遣兴
口号四绝送蔡良医孙回桐乡 其三
挽松窗先生即俞处恭也
梅山茶
送医官还郑州
和高侍讲先生韵五首时宣德七年也 其四
走茟寄樊知州景昭唐舟御史附去
为强德中题菊二首 其二
和进士胡公智留别字宗愚会稽人任御史终布政
送同邑孔人材
聚星楼为陈循理作
秋冬小画 其二
为王德斋题小景山水
红梅为孙瓒题
送主簿归老其人清廉
花萼轩
口号四绝送蔡良医孙回桐乡 其二
梅花为孔叔茂题
和郑雍言上巳日游庆寿寺诗韵
和周学士梅花诗韵
送许文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