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曹义
树底柴门昼不关,读书人共白云闲。谁知更有清閒客,独立斜阳看晚山。
寄王思孟
忆昔华阳作胜游,仙房几共醉觥筹。青天歌罢月将落,犹自清谈兴不收。
积庆堂为杨都御史作
君家清白远相传,裔出关西几百年。馀庆固从先世积,明时今喜后昆贤。
官联九寺声华重,诰赐双亲雨露偏。不独此身钟令美,会看簪绂更蝉联。
送温知县复任
抚字才高众所誇,香名异政播京华。春深麦陇飞驯雉,昼静公庭看落花。
百里桑麻涵雨露,几村弦诵接人家。年来报政膺殊渥,归拥双旌客路赊。
梅竹二首 其一
姑射仙人弄粉姿,此君相倚绿参差。啾啾何处飞来鸟,争占春风第一枝。
送陈同知克让同学友也
恩命朝承下日边,西风重上潞河船。行旌晓拂林梢露,短棹晴冲渡清烟。
远汉清秋寒雁度,孤亭斜日酒旗悬。应知别去关山远,后夜相思月满天。
元夕赐观灯诗 其二
神山鳌载栱銮坡,宝炬花灯万树罗。禁漏不闻知夜□,天颜有喜觉春和。
半空嘹亮鸣仙乐,百辟趍锵响
梅花扇为双四兄赋
不踏西湖路,于今又几年。清风明月夜,还忆老逋仙。
题小画为苏子英作 其二
林莽久萧条,疏篁抱幽独。念彼岁寒盟,孤标更清淑。
瘦影弄月明,长梢拂烟绿。好鸟何处来,飞飞竞栖宿。
挽龚通政父
令子清时列近臣,褒封锦敕荷君恩。百年正拟荣三釜,一梦俄惊隔九原。
蕙帐夜寒悲吊鹤,兰溪月冷怨啼猿。西风故旧山阳笛,几度闻来欲断魂。
元夕赐观灯诗
皇都春暖雪初晴,节遇元宵月倍明。万井笙歌闻禁苑,九重灯烛■蓬瀛。
金吾禁弛恩波阔,紫陌香飘罗绮轻。时值太和多气象,臣民无处不欢情。
送李通判之应天
明刑蓟北旧廷臣,司牧江南几度春。报政薰风趍禁闼,还官晓日出城闉。
都亭对酒蝉声急,通潞移舟月色新。悬想到时多雅趣,钟山吟看翠嶙峋。
送令尹
都门雪积冻难消,拜命看君出御桥。南日渐回飞舄远,东风乍落马蹄骄。
河阳花影春驰道,淮浦江声夜听潮。宦迹共嗟为客久,离歌一曲别情遥。
山水图为华俊作
苔径通幽处,柴门暗薜萝。溪回清涨急,山迥白云多。
南浦归鸥鸟,西风断棹歌。小桥村墅晚,有客抱琴过。
口占送吴公琰兼寄宗濂等友 其一
三年大比又临期,每过西风忆旧知。送别官亭寄消息,秋香须折两三枝。
送金华推官还任
督民输贡赋,巳实蓟城仓。北面辞金阙,东归泛客航。
云横江树晚,雨过海天凉。共说多才干,芳名蔼帝乡。
寄家因东西南北四韵就寓怀 其四
退食闲行禁城北,平林惨淡无颜色。光阴荏苒秋又冬,乌兔循环朝复夕。
上苑霜酣枫叶红,御沟月浸芦花白。归来默默掩重门,坐拥吟眉寒恻恻。
送太守易公之四川
粉署才华属老成,喜膺荐剡寄专城。锦衣新自鹓行去,昏盖遥从鸟道行。
柳岸莺啼凉雨霁,槐庭花落午阴清。政馀莫忘同年好,时寄新吟
中秋病中口号五言十绝遣兴 其四
故旧多星散,相思意惘然。病中孤好景,谁共对婵娟。
秋冬小画 其二
门外青山尽白头,此时谁棹剡溪舟。先生独拥吟肩坐,应赋梁园兴未休。
送吴仪巡检弟回
官河杨柳半青青,话别离亭思不胜。行舟独载春归去,忍向沙头看鹡鸰。
曹义
(1390—1460)明扬州府仪真人,字敬方。正统中以燕山左卫指挥佥事累功至都督佥事,副巫凯守辽东。凯卒,代为总兵官。数与兀良哈战,进都督同知,累官左都督。在边二十年,谨守边陲,辽人安之。英宗复辟,封丰润伯。 ► 361篇诗文
和高侍讲先生韵五首时宣德七年也 其一
菜
送传驿丞复任龙潭
送陈守道之蕲州
送杨仲举先生致仕来朝升侍郎而回
小景四幅为竹鹤友人袁州何太守赋 其四
送王仲章归乡时均辅在北
挽耕隐先生朱德润之翁也
黄金台祖饯送吏部孔员外回杭
送黄璿太守之任河南
口号一首戏呈性初良友
题松上双喜鹊为易百户赋
元夕应制
送廉使张宗政之山西
和编脩许道中腊月初三日诞诗三首 其一
题道士小画二首 其一
为强德中题菊二首 其一
送人归省
题梅竹幽禽二首 其二
聚星楼为陈循理作
中秋夜诗乡先生樊浩翁所作时宣德八年秋乡人医者钱宗浩诵于蓟北小 ...
送谢郎中彦奎回春晓曲
口号四绝送蔡良医孙回桐乡 其二
送性初南还兼蕳诸故旧
送同年田进士
花萼轩
送史州判彬赴云南赵州
和进士胡公智留别字宗愚会稽人任御史终布政
送医人归田嘉兴人为朱脩撰作
寄味道四绝 其三
送平江伯孙南还
送蔡良医孟颐致仕桐川
中秋病中口号五言十绝遣兴 其二
冬日独坐口号
题蓝关图
送郑雍言佥宪之河南
官舍与乡友夜酌
小画梅竹幽禽二首 其一
送陈节妇魏氏子珏回句曲
送刘御史子深之南京
题寒山拾得为道士潘为善作 其二
送医人还金华
送陈孟仁还姑苏翰林五经博士先生之子也
送韦道显归省庆远三首 其一
和月泉咏金山寺诗韵四首 其二
送外甥为于中书沛作
送冯智安太守之绍兴
善继堂为周公弼作
送祠祭胡郎中添麒归田
和月泉咏金山寺诗韵四首 其一
戏题小扇诸侄各争先以讨走笔以荅之各回物状形十首 其六
中秋口号因儿女戏索之故云
忆味道二首 其二
过洪
挽刘给事中华甫之父
戏题小扇诸侄各争先以讨走笔以荅之各回物状形十首 其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