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梅竹二首 其二

梅竹二首 其二

明代 曹义

斜倚烟梢傍水涯,暗香疏影月明时。一团清气无人识,独有栖寒冻雀知。

诗人曹义的古诗

和晏铎幕宾咏天鹅韵兼送行

明代 曹义

昔年曾共玉堂游,屈指于今二十秋。柏府才华驰北阙,花封清誉播客州。

相逢客邸情如旧,惜别都门话不休。去去莫言云路迥,鹓班还拟侍宸旒。

画牛为汤伯安赋

明代 曹义

怕向齐王堂下过,竟随牧竖度烟萝。时清贤俊俱登用,更有何人扣角歌。

和月泉咏金山寺诗韵四首 其四

明代 曹义

梵刹金山莽苍中,长江四面水涵空。玄厓琼岛霏空翠,雾阁云窗湿绛栊。

蜃气晓凝禅榻润,鲸涛晴涨海潮通。惭予未遂寻幽兴,赓罢新诗恨不穷。

戏题小扇诸侄各争先以讨走笔以荅之各回物状形十首 其七

明代 曹义

扶策出林坰,同行畅野情。依依重回首,相似听泉声。

送人之广西为杨给事鼎赋

明代 曹义

都亭载酒送交游,新雁初闻动别愁。落日断云横远岫,淡烟疏柳映暑舟。

江关暑退炎尘净,岭峤秋清瘴雾收。此去欲知相忆切,梦回残月五更头。

瑞应甘露诗

明代 曹义

圣皇御宝历,玉帛朝明堂。深仁沾草木,大孝孚穹苍。

太和既旁达,瑞应斯昭彰。天乳见氐北,璿霄丽光芒。

孝陵蔚佳树,甘露发奇祥。萦枝湛玉液,泫叶垂琳琅。

天璨若联壁,涓洁如疑肪。甘比饴饧美,馨同郁鬯芳。

囊封献天子,龙颜喜洋洋。金盘映朝日,玉瓮涵秋霜。

灵篇纪天酒,瑞牒传神浆。登之荐宗庙,颁赐群臣尝。

一咽清肺腑,三呼感恩光。明时信多瑞,灵贶尤非常。

上天昭圣德,万寿益永昌。微臣瞻盛事,作颂歌虞唐。

送王仲章归乡时均辅在北

明代 曹义

琴书收拾促归期,正值严冬雪后时。月冷关城鸡唱早,霜寒驿路马蓟迟。

心悬蓟北思严训,梦入江南念母慈。此去鹏程知有日,莫同斥鴳困藩篱。

梅花扇为双四兄赋

明代 曹义

不踏西湖路,于今又几年。清风明月夜,还忆老逋仙。

送王得斋旧藁代人作分韵柳字

明代 曹义

都市悬壶久,香名脍人口。传家有异方,医国称奇手。

年来忆故乡,几度频搔首。赐归出都城,离筵对尊酒。

客路一何长,交情亦何厚。惜别重徘徊,忍折官亭柳。

去去到家时,还寄音书否。容山有高士,术业岐黄技。

几年客京华,清名播人耳。卖药不论钱,宋清良可比。

于今谢老归,琴书足行李。夜来宿雨馀,绿涨官河水。

去去棹轻桡,凌风势如驶。故乡渺何方,三茅白云里。

题道院梅花二首 其一

明代 曹义

玉雪姿容铁石心,一枝斜傍竹窗深。道人放鹤归来晚,几度相看月下吟。

同寿堂为良医许景芳作

明代 曹义

一门种德百年深,同寿堂前杏满林。花雾煖凝丹鼎润,药栏春锁碧采阴。

披云采术常携鹤,近市悬壶不计金。遥想嘉禾沾惠者,几多人共戴华簪。

和高侍讲先生韵五首时宣德七年也 其三

明代 曹义

玉堂潇洒静无尘,凤阁龙楼为作邻。晓听漏声花外度,日闻天语耳边新。

从容退直多清暇,故旧相过不厌频。才识丰姿入共仰,明时匡辅好施仁。

送张给事中居杰升云南参政

明代 曹义

簪笔多年侍赤墀,旬宣今喜沐恩私。才华总谓公卿荐,姓字谁期圣主知。

晓日锦衣辞凤阙,春风兰棹上滇池。藩垣后夜遥相忆,肯忘鹓行待漏时。

春日病中感怀四绝戏嘲同年诸知己 其三 嘲陈显良

明代 曹义

晓出长衢踏曙光,归来庭馆又斜阳。奔驰日日因何事,秪恐秋添两鬓霜。

送邢中书兄弟归荥阳

明代 曹义

御河杨柳绿依依,送别都亭曙色微。鸿雁沙头怜独去,鹡鸰原上叹分飞。

几程客路云边去,三月莺花阙下归。想得荥阳明到日,紫荆花底醉春晖。

蓟门送别图

明代 曹义

千里观光上帝州,到来还念倚门愁。西风江渚寻归棹,落日城闉别旧游。

数点远山官树晚,一声孤雁海天秋。悬知去去乡园好,称寿黄花酒正篘。

林檎

明代 曹义

异种相传蜀郡生,老僧何事独留情。也知不是贪滋味,爱此累累果实成。

挽丁副都

明代 曹义

玉陛常同觐九天,俄惊一梦竟游仙。乌台美政留今日,黄甲香名记云年。

海北云深归吊鹤,江南春去怨啼鹃。嗟予素有相知好,楚些吟成泪泫然。

白扇白梅为思聪赋

明代 曹义

庾岭春初动,孤山雪未消。玉人无处觅,风外暗香飘。

送主事姜子澄任广南太守

明代 曹义

凤池染翰早驰名,粉署为郎属老成。玉阙一朝膺荐剡,滇阳万里任专城。

青山客路双旌杳,夜月关河独棹轻。边徼从来风俗异,好勤抚字播天声。

曹义

曹义

(1390—1460)明扬州府仪真人,字敬方。正统中以燕山左卫指挥佥事累功至都督佥事,副巫凯守辽东。凯卒,代为总兵官。数与兀良哈战,进都督同知,累官左都督。在边二十年,谨守边陲,辽人安之。英宗复辟,封丰润伯。
 ► 361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