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过洪

过洪

明代 曹义

徐州洪下吕梁洪,巨石飞涛势若舂。疏凿当年谁氏力,生民犹赖禹王功。

诗人曹义的古诗

挽吏部张员外父

明代 曹义

一生萧散乐林泉,凤敕褒封喜暮年。秋圃几看黄菊纵,午窗常对白云眠。

花前忽弃游山屐,江上空遗载酒船。惆怅荒郊埋玉处,亭亭落日照新阡。

浦江书舍为挥使题

明代 曹义

君家书屋浦江头,架上牙签过邺侯。绮户晓凝钟阜翠,湘帘暮捲石城秋。

酣馀欹枕惊波浪,吟罢凭阑看鹭鸥。谁道将军惟好武,客来长日共赓酬。

和晏铎幕宾咏天鹅韵兼送行

明代 曹义

昔年曾共玉堂游,屈指于今二十秋。柏府才华驰北阙,花封清誉播客州。

相逢客邸情如旧,惜别都门话不休。去去莫言云路迥,鹓班还拟侍宸旒。

送前王公顺归乡二首 其二

明代 曹义

朝回联辔出皇州,载酒沙头送旧游。一片离心似杨柳,西风狼籍不胜秋。

和月泉咏金山寺诗韵四首 其一

明代 曹义

中流屹立一孤峰,天设原非禹凿功。岩洞玲珑空翠滴,楼台高下瑞烟笼。

翻经老衲白云里,听法神蛟碧浪中。记得当年临绝顶,恍疑身在水晶宫。

送何县丞任建阳

明代 曹义

客边曾记旧为邻,游宦东瓯几度春。抚字花封才誉著,奏功枫陛宠岐新。

一尊岐路同倾酒,千里关河独问津。别去此心多有忆,到官毋惜寄书频。

分题得直沽海势送杨公子

明代 曹义

□老关河暑尽消,辞亲远泛木兰桡。直沽到处轻移棹,海口过时趁早潮。

蜃气寒凝征旆湿,涛声晴送片帆遥。他年定省重来日,经此应知兴转饶。

秋冬小画 其一

明代 曹义

秋高老树半荒凉,篱下黄花晚独香。一自渊明归去后,几回对酒忆柴桑。

挽老先生高味道之祖也时因过其家见壁上所题之诗故和其韵

明代 曹义

翰墨淋漓色尚鲜,竟骑玄鹤上辽天。别来十载重相迥,读罢题文思惘然。

蓟门送别图

明代 曹义

千里观光上帝州,到来还念倚门愁。西风江渚寻归棹,落日城闉别旧游。

数点远山官树晚,一声孤雁海天秋。悬知去去乡园好,称寿黄花酒正篘。

此味轩为本府王通判宗纪赋

明代 曹义

会稽有佳士,华扁题新居。临轩不种菊,绕槛惟栽蔬。

深春初雨霁,嫩绿盈庭除。多均性淳雅,乐此勤诗书。

晨餐止姜芥,晚炊多菁薤。不慕腥与膻,澹泊心自如。

多来已腾达,青骢映华裾。将谓厌梁肉,轩扁堪成虚。

孰识君子心,穷达同一初。节操日弥坚,此味恒不疏。

嘉训祖先哲,千载齐芳誉。他多纪青白,舍子其谁欤。

送刘进学之宣州任小画

明代 曹义

昔年玉署共遨游,此日分携计莫留。展卷题诗增叹息,一重云树一重愁。

送邵孟辉之任丹阳丞

明代 曹义

相识京华半俊英,拜官今喜荷恩荣。马蹄未发金台路,声誉先驰铁已城。

判笔已知霜雪凛,襟怀还拟玉壶清。古来佐政谁无欲,独有张玄著令名。

送王得斋旧藁代人作分韵柳字

明代 曹义

都市悬壶久,香名脍人口。传家有异方,医国称奇手。

年来忆故乡,几度频搔首。赐归出都城,离筵对尊酒。

客路一何长,交情亦何厚。惜别重徘徊,忍折官亭柳。

去去到家时,还寄音书否。容山有高士,术业岐黄技。

几年客京华,清名播人耳。卖药不论钱,宋清良可比。

于今谢老归,琴书足行李。夜来宿雨馀,绿涨官河水。

去去棹轻桡,凌风势如驶。故乡渺何方,三茅白云里。

送杨太守衡之通州

明代 曹义

抚字多闻政治平,分符又喜向通城。沂州民吏思遗爱,京国交游动官情。

酒尽官亭花雨歇,旆迎驿路柳风轻。四知自古称杨震,好抗家声著令名。

题墨竹二首 其二

明代 曹义

画里惊看玉一枝,题诗犹想掖垣时。日斜退直联冠佩,曾步青阴出凤池。

送吴仪巡检弟回

明代 曹义

官河杨柳半青青,话别离亭思不胜。行舟独载春归去,忍向沙头看鹡鸰。

二白乌

明代 曹义

寿域春融百瑞生,天庭几见白乌呈。双瞻玉扆星眸烱,并立雕笼雪归明。

月谢归时鸾共宿,琼林啼处凤和鸣。总知返哺多慈孝,出应瑶光兆太平。

送刘归江阴就寄声严大理本斋先生

明代 曹义

云接家山路几千,一帆归兴夕阳边。临岐尊酒从今醉,过雁音书别到传。

三径到时松菊在,双亲喜处綵衣鲜。寄声为报严君道,故旧相思意惘然。

送钱郎中济民赴金陵

明代 曹义

颂台迁秩向南还,玉佩晨摇别圣颜。行李半挑辞凤阙,征帆几日到龙湾。

红亭人散青山晚,粉署香飘白昼闲。遥想吟馀应有忆,清霄飞梦绕仙班。

曹义

曹义

(1390—1460)明扬州府仪真人,字敬方。正统中以燕山左卫指挥佥事累功至都督佥事,副巫凯守辽东。凯卒,代为总兵官。数与兀良哈战,进都督同知,累官左都督。在边二十年,谨守边陲,辽人安之。英宗复辟,封丰润伯。
 ► 361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