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曹义
不踏西湖路,于今又几年。清风明月夜,还忆老逋仙。
送朱德和就步士功韵
冠盖纷华似列仙,都门选别酒频传。联诗每愧居人后,归省争如在客先。
千里云山游客兴,半篷风雨渡淮船。夕阳回首重惆怅,烟树苍茫思渺然。
送黎知州恬之南京
天香拂袖下云霄,思入金陵客路遥。晓日都门倾别酒,西风潞渚发轻桡。
雁声寒度淮河月,帆影晴悬杨子潮。明到想知清乐处,吟看钟阜翠□尧。
挽知县姑苏人任遂安
几年宰邑著能声,襟度人誇玉雪清。才见飞凫朝禁阙,忽惊跨鹤上蓬瀛。
公庭无复施新政,民吏虚劳望旧旌。京国幸多知己友,临棺哀挽不胜情。
送陈节妇魏氏子珏回句曲
慈母孀居两鬓皤,褒封今喜沐恩波。麟儿趍谢来京国,凤阙朝回出潞河。
归兴晓随春涨迥,征帆晴带夕阳多。高堂明到承颜处,贺客应知远近过。
挽赵郎中妻
宴罢瑶池会,东风醉不醒。兰阶香雨歇,蕙怅碧云扃。
尘镜妆台暗,寒窗机杼停。良人官粉署,淑德为镌铭。
挽诗为中书沈为忠作
讣逐西风到客边,黄门令子泪潸然。百年正拟荣三釜,一梦俄惊入九泉。
蕙帐夜寒悲吊鹤,枫桥春晚怨啼鹃。生平喜有褒封诰,淑德仍看太史传。
送温知县复任
抚字才高众所誇,香名异政播京华。春深麦陇飞驯雉,昼静公庭看落花。
百里桑麻涵雨露,几村弦诵接人家。年来报政膺殊渥,归拥双旌客路赊。
送刘御史子深之南京
蓟门官树带烟微,载酒临岐巳夕晖。奏最才朝金阙下,承恩又向石城归。
尘清紫陌嘶骢马,花落红亭点绣衣。关路遥知明到处,豺狼从此迹应稀。
寄中书洪益中梦菊先生四首 其四
樗材惭愧职南曹,闇劣何由识俊髦。独念故人成久别,多情聊尔寄霜毫。
菜为赵舍赋二首 其一
众欲嗜膏梁,宁知此味长。惟甘淡薄者,始厌大官羊。
挽工部诸郎中谦父
晚岁褒封雪满头,一官林下乐优游。吟行花径扶藜杖,醉阅芸编憩竹楼。
尘梦忽随仙梦断,闲情竟与世情休。不堪回首兰溪上,烟雨松楸锁暮愁。
送陈州判李和之安陆州
多君与我最相知,十载遨游在凤池。待漏几同趍玉
梅竹二首 其二
斜倚烟梢傍水涯,暗香疏影月明时。一团清气无人识,独有栖寒冻雀知。
黄金台祖饯送吏部孔员外回杭
送人南归载醁醅,黄金台畔暂徘徊。停杯试问当年事,此地曾招俊异材。
柳外骅骝怜独去,花前弦管谩相催。老年共喜膺褒宠,
茄
本草名传是落苏,个中滋味胜膻腴。老僧也爱田家好,写作山林野趣图。
送刘归江阴就寄声严大理本斋先生
云接家山路几千,一帆归兴夕阳边。临岐尊酒从今醉,过雁音书别到传。
三径到时松菊在,双亲喜处綵衣鲜。寄声为报严君道,故旧相思意惘然。
送廉使张宗政之山西
春晴紫陌荡香尘,冠盖联翩送故人。风度落花沾去旆,马嘶芳草驻征轮。
旗亭官柳和烟绿,驿路青山带雨新。悬想双旌明到日,太行依旧翠嶙峋。
爱萱为林编脩赋
堂北幽萱晚自荣,相看几度独怡情。黄花浥露香偏远,翠叶含烟色更清。
綵服戏时晴影动,板舆行处绿阴生。知君天性从来孝,寸草常怀爱日诚。
中秋病中口号五言十绝遣兴 其八
此夕冰轮满,清光遍九垓。病馀题俚句,聊尔对均裁。
聚星楼为陈循理作
楼倚春风绿树边,高凌霄汉白云连。窗开晴度三茅翠,帘捲寒凝九清烟。
暇日清谈来俊彦,瑶天瑞采应奎躔。太丘芳誉昭青史,千载闻孙忆颍川。
曹义
(1390—1460)明扬州府仪真人,字敬方。正统中以燕山左卫指挥佥事累功至都督佥事,副巫凯守辽东。凯卒,代为总兵官。数与兀良哈战,进都督同知,累官左都督。在边二十年,谨守边陲,辽人安之。英宗复辟,封丰润伯。 ► 361篇诗文
挽耕隐先生朱德润之翁也
效古出还
送性初南还兼蕳诸故旧
挽涑水令吴文昌
送王公顺归乡
中秋夜诗乡先生樊浩翁所作时宣德八年秋乡人医者钱宗浩诵于蓟北小 ...
送周大本还江西
寄中书洪益中梦菊先生四首 其二
竹木白头翁
油扇父亲要诗
寄味道
和高侍讲先生韵五首时宣德七年也 其四
和月泉咏金山寺诗韵四首 其一
送张给事中居杰升云南参政
中秋病中口号五言十绝遣兴 其三
挽诸处士光禄署丞仲学之父
山水图为华俊作
送同年田进士
蓬窗晓眺
夜读士功纪行诗
梅竹二首 其一
送医官致仕归金华为邵郎中正赋
送王文葩归省甬东
按察使张公宗政以客中写怀八绝见寄,聊和以荅 其一
和编脩许道中腊月初三日诞诗三首 其一
过洪
凝清卷为潘惟善赋
小扇梅花为吴友赋
送许文勉
和靖图为洪中书作
和高侍讲先生韵五首时宣德七年也 其一
寄王思孟
送严教谕素之乌程 其二
挽丁副都
初度日朋旧过临为贺戏笔书怀念先妣不及禄养也
霅川归趣送黄布政叔正归田二首 其一
题北堂卷
送传驿丞复任龙潭
口占送吴公琰兼寄宗濂等友 其一
忆味道因窗外有蔷薇花一架故因起兴时永乐廿二年春三月也
题蓝关图
送杨仲举先生致仕来朝升侍郎而回
题子陵垂钓
送人归田
戏题小扇诸侄各争先以讨走笔以荅之各回物状形十首 其二
海印祥瑞诗
椿萱堂为宁波傅光熹赋
走茟寄樊知州景昭唐舟御史附去
和秦性初韵二首 其一
挽诗
为克让赋竹
送史州判彬赴云南赵州
独坐感怀悼巳故三兄挥泪成之
挽刘给事中华甫之父
元夕赐观灯诗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