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赠别刘冲倩

赠别刘冲倩

明代 曹于汴

刘生索赋诗,欲赋无可赋。吾喜刘生来,悟言如祛雾。

聊于岁月间,回头试一顾。不行何用言,不行不为悟。

忽忽将百年,抑以将求副。岁月不副犹可图,百年不副真堪怖。

眼前自有相副时,转盼休成千里路。

诗人曹于汴的古诗

省躬诗 其四十九

明代 曹于汴

漏语乱之阶,转喉若发机。机动靡不走,促膝成噬脐。

癸亥冬得告西还途次漫赋 其三

明代 曹于汴

寿阳暂税驾,昌黎诗在墙。读罢行十里,狂风尘沙扬。

咫尺不可辨,仆夫冻且僵。踉蹡投旅舍,草榻卧残缸。

兼之我疾作,中夜起徬徨。行路昔称难,况乃鬓如霜。

踉知倦飞鸟,原来各忖量。

闻报书怀四首 其四

明代 曹于汴

尘世繁劳不上肩,山中长夏日如年。千秋未了遗编在,且喜蝇头也会看。

寄报沈湛源博士

明代 曹于汴

虎丘山上月,碣岭亦辉光。人生能不别,所怀遥相望。

未拜寄来书,先拜宾鸿翔。容颜不盈尺,一语一琳琅。

丈夫重掀揭,枕流亦已凉。长剑烂星斗,谁思匣中藏。

把剑相怜惜,无言但涕滂。

省躬诗 其三十一

明代 曹于汴

偶睹丑人丑,归来泪暗弹。丑予无处著,为尔何成宽。

癸丑村居杂诗六首 其二

明代 曹于汴

浩浩复浩浩,天地有至宝。此宝人人具,人何不自保。

先贤闵世愚,持钵效丐讨。堪叹悠悠子,愒日甘就槁。

枕璞以为石,长饥羡一饱。一朝悟其真,应悔悟不早。

谁云藐七尺,巍峨陵苍昊。舜年真未央,颜渊同寿考。

黄金北斗齐,校如一芥草。此宝匪难寻,昭昭在大道。

癸丑村居杂诗 其五

明代 曹于汴

五旬无雨垄苗枯,少女谁家挽辘轳。也爱深闺幽静好,半因饥馁半田租。

省躬诗 其一一七

明代 曹于汴

饮毒十年前,毒发十年后。智人慎举匕,懵人悼成疚。

曲江李年伯

明代 曹于汴

先贤维大道,群蒙赖以启。白沙宗自然,甘泉认天理。

李翁阐其学,传心在克己。克己乃无外,吾身岂稊米。

谁云仕不达,懦夫色欲起。丹綍下天衢,皇言烂于绮。

吾方处尘网,茫茫目有眯。斯人如可作,从之若脱屣。

省躬诗 其一一○

明代 曹于汴

匪拟人相重,不嫌人我轻。察言知不足,从此日兢兢。

和吕豫石天部儆学诗十首 其六

明代 曹于汴

世上何人号最贫,裹装七尺小为人。旁联六合斯真体,贯彻千秋是大身。

才割禽鱼便是痿,不疼荒徼岂名仁。只休封闭如蜗缩,纵有高谈未许真。

咏知一张年伯似绿汀年丈

明代 曹于汴

知一先生胸如日,直从造化窥灵根。加纩不忧身且去,方忧吾道蓁其门。

校勘理气授冢嗣,双瞑浩浩归九原。兹念固已达浑沌,下通万亿剖篱藩。

匪修匪證匪克悟,纷纷离析愧支言。冢嗣孝廉真大孝,号天踊地昼为昏。

先生有神应注瞩,绵绵道脉绳绳孙。张君孝亲孝以道,理气不裂孔颜存。

我学愦愦赖发觉,他年寸地夜可暾。

赠别胡生敬明守戎

明代 曹于汴

世非道不世,人非道不人。武非道不武,文非道不文。

斯道入无间,斯道广无垠。谁能甘蜗缩,但饱七尺身。

殷勤嘱明眼,认取此身真。到得眼明日,万汇备于君。

主人不自主,大患在逡巡。真形谁信取,磅礴贯乾坤。

省躬诗 其五十一

明代 曹于汴

蚁斗如雷震,病耳亦时闻。人谁同此耳,相述徒殷勤。

省躬诗 其二十四

明代 曹于汴

举世俱予圣,千年颜孟无。向明争似暗,明便辍功夫。

题徐翼所年伯素履图说十二首 其十一 归田课孙

明代 曹于汴

昆弟俱白首,兰桂何翩翩。读罢七训语,霞觞欣流传。

亲亲共长长,风世以家先。莫道赋归去,经纶更灿然。

题北园十五首 其七

明代 曹于汴

万里黄河一线流,茫茫大地水中沤。非非是是莫相聒,一夜西风欲白头。

省躬诗 其一二六

明代 曹于汴

点检从前事,感应如桴鼓。勿云方寸幽,天公于此睹。

步韵报卢茂才桥梓并致诸友二首 其一

明代 曹于汴

断梗飘飘倚日边,每逢貂使夜为年。空劳青眼窥亲舍,几向红尘觅袖天。

到底袖藏辞绶草,也知囊乏买山钱。丹心一片从来热,忍过西山酌冷泉。

省躬诗 其六十

明代 曹于汴

人情诞固诞,评章密似毛。评人如评鬼,双泪落青袍。

曹于汴

曹于汴

曹于汴,字自梁,一字贞予,解州安邑(今山西省运城市)人。明代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进士。以淮安推官徵授刑科左、右给事中,转吏科给事中,遇事敢言。擢太常少卿。光宗时,转大理少卿。熹宗立,迁左佥都御史,佐赵南星主京察,进吏部右侍郎。力抉善类,为魏忠贤所斥。崇祯初,拜左都御史,振顿宪规。他平生制行高洁,风节凛然。荆著有《仰节堂集》十四卷,与《共发编》均《四库总目》并传于世。崇祯七年(1634年)卒,年77岁。赠太子太保。► 24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