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曹于汴
白鹿无踪古洞幽,仍登绝岭豁双眸。紫阳笑指条山曲,一样淙淙涌碧流。
癸丑村居杂诗 其八
田叟邀来为解蓑,饮君浊酒为君歌。莞然一笑还相问,昨夜月明诗几多。
感事一首
外吏五十三,内吏二十一。一朝下徵书,趋蹡依红日。
朝绅为结绶,勖哉勉为臣。年馀综核审,试罢官僚分。
浃岁忽喧动,部曹奉俞纶。皇恩自浩荡,忘久秪成忻。
余犹在寥廓,应非终沉沦。羁栖二三载,胡不事明君。
胡不环膝下,以奉暮年亲。亲年日以迈,臣力日以迍。
力为君王惜,年为老亲珍。年力如可驻,疾徐何足论。
省躬诗 其五十
谓我不如斯,人其谁我谅。是何人之殉,不怜我之丧。
寄报门霁怀京兆
客从吴江来,遗我尺素书。长跪读君书,问君门为欤。
韬煇官若弃,食贫田无馀。门前环碧水,座上集琼琚。
颜倡孟闵诺,易始书之初。鸣琴对樽酒,一笑意渊如。
门当置其间,孰与梦华胥。
癸丑村居杂诗 其五
五旬无雨垄苗枯,少女谁家挽辘轳。也爱深闺幽静好,半因饥馁半田租。
省躬诗 其五
蒿莱谁不厌,斸尽又还生。田不茂黍稷,未许不青青。
省躬诗 其一一三
问路非行路,年年在户庭。果然行路客,问罢即登程。
省躬诗 其二十五
何不学幼子,笑罢忘其喜。不风犹作波,人称为祸水。
癸亥冬得告西还途次漫赋 其四
林皋馀十载,鸥鹭久缔盟。昼营与夜梦,不离读与耕。
天子思遗履,起我贰常卿。俾之赞风纪,俾之佐铨衡。
有怀埒刍荛,拟将披腹呈。忽忽仍归去,秋毫报未曾。
官忝真成窃,惭深涕泪零。所愿二三子,圣学共阐明。
货利不可嗜,宠荣勿去争。树人将在此,慎莫藐予听。
省躬诗 其五十一
蚁斗如雷震,病耳亦时闻。人谁同此耳,相述徒殷勤。
和米山人除夕诗
最是阴阳巧,更翻作岁华。痴心刚被弄,皱面为相加。
旅旅思乡梦,城城检历家。林园犹濯濯,谁看此中花。
南游八首 其三
文殊台上惟月明,水中有石声铿鍧。这番公案凭谁剖,还是石声是水声。
都下见西山
忽忽见西山,千峰螺黛簇。宛若对中条,当年景可掬。
不眺重徘徊,屏营撼衷曲。不见故山云,何况云下屋。
寸肠折大刀,拟上陈情牍。
省躬诗 其一二六
点检从前事,感应如桴鼓。勿云方寸幽,天公于此睹。
省躬诗 其一○四
心意由来别,心性亦分明。不窥真性面,终是气纵横。
上李大兰先生四首 其四
郁郁坛中杏,依依河畔柳。柳丝千万条,不绾杏坛绶。
悠悠感中怀,心蓬将无茂。何以写我思,训言当共守。
吾道诚在迩,象罔秪丰蔀。
王绅字朝用千户
王绅跨羸马,挥鞭驱万人。万人岂不武,伏窜丧其神。
亦闻高轩者,咋舌为逡巡。人豪何矫矫,可以拥三军。
怪哉抱谁语,滴酒讵能申。
赠旷声和
悠悠叹世路,崎岖日侵寻。官常有坠举,民情无古今。
不见循良尹,云阳爱戴深。犹忆分符日,汉吏蚤盟心。
三年报上最,枫陛貤纶音。谁云有盘错,良堪證士林。
濯德歌
一纬错,一疋恶。纤尘能障玉壶冰,尺雾犹堪翳太清。
宣尼濯德精弥精,荡以江汉之砰磅。涤髓沥肠中外莹,毛可以吹疵何生。
畴为濯之时,衾影我独知。急遽汉流离,畴为濯之具。
上帝时汝顾,翼翼恐以惧。
青苔
阶除经积雨,匝地铺莓苔。隐隐青痕薄,茸茸黛色堆。
举足忍相踏,移榻为频来。化工裁制巧,藻缋漫追陪。
相对境幽寂,悠尔好怀开。
曹于汴
曹于汴,字自梁,一字贞予,解州安邑(今山西省运城市)人。明代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进士。以淮安推官徵授刑科左、右给事中,转吏科给事中,遇事敢言。擢太常少卿。光宗时,转大理少卿。熹宗立,迁左佥都御史,佐赵南星主京察,进吏部右侍郎。力抉善类,为魏忠贤所斥。崇祯初,拜左都御史,振顿宪规。他平生制行高洁,风节凛然。荆著有《仰节堂集》十四卷,与《共发编》均《四库总目》并传于世。崇祯七年(1634年)卒,年77岁。赠太子太保。► 240篇诗文
省躬诗 其八
省躬诗 其二十九
闻报书怀四首 其三
吴安节先生贻诗步韵以谢 其二
寄报沈湛源博士
题北园十五首 其十二
癸丑村居杂诗 其七
挽熊太孺人
题史武麟年兄怡怡堂
省躬诗 其一○五
省躬诗 其七十九
癸丑村居杂诗六首 其一
曲江李年伯
坐思
省躬诗 其一一七
徐鸣卿得告南还赋赠
杂诗二十二首 其十五
省躬诗 其一一四
省躬诗 其四十七
世界吟
癸丑村居杂诗 其四
省躬诗 其四十二
省躬诗 其二十七
和张霁春谈棋诗
题北园十五首 其一
同王金旸计部回南寿其兄复姓孔氏
省躬诗 其一二七
梁燕重来二首 其二
和吕豫石天部儆学诗十首 其六
省躬诗 其九十六
归德沈孝女
避暑姚馆漫题
省躬诗 其八十一
咏寓邸四槐
省躬诗 其一二四
省躬诗 其六十九
癸亥冬得告西还途次漫赋 其一
省躬诗 其八十七
题徐翼所年伯素履图说十二首 其六 奉诏抡材
题北园十五首 其十
省躬诗 其六十
癸丑村居杂诗六首 其二
省躬诗 其二十
省躬诗 其七十一
榴
省躬诗 其五十七
癸丑村居杂诗 其二
省躬诗 其八十五
省躬诗 其一一○
题首善书院
省躬诗 其一
送刘友南还
省躬诗 其六十七
省躬诗 其三十八
赠别胡生敬明守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