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曹于汴
画史先盘礴,一择敌化工。万事未当前,胡不虚其中。
上李大兰先生四首 其一
夫子起南国,开蒙廑辙环。翩翩西山陲,鸣佩双玉珊。
一为仁道言,插架徒矜繁。攫灵自银汉,大河无飞澜。
相看谁可拟,朱凤矫翾翾。
从征行
十载从征战,白刃如饴面衔镞,天寒日暮沙场宿。
饮血枕髑髅,云黑阴鬼哭。百殆适不危,千虑繁心目。
跫然喜客至,踉蹡相徵逐。首问功高官爵荣,次问黄金富千斛。
吁嗟乎利锢人乃若此,今人重利重于死。
慎防歌
寸心有刀锋,刀锋森如麻。亦有水与火,焚溺夐无涯。
抑亦工变幻,朝人暮为蛇。忽以阴,忽以晴。忽以凤舞,忽以鸮鸣。
忽以虎啸,忽以鼠惊。当其未变时,羊肠望路岐。及其变已成,千寻泻建瓴。
本来面貌果如何,凭君认取莫蹉跎。刀锋水火原无有,慎防勿令微成多。
南游八首 其七
佛子金身三丈五,袒肩垂手观下去。莫怪当年著眼高,等閒岂识群生苦。
杂诗二十二首 其十六
骨骸植丘山,对面燕楚异。赤心赤逾日,谁剖谁以视。
纵令枯其舌,如簧应不翅。所以抱心人,幽怀付掬泪。
吾师固有言,当是诚未至。
省躬诗 其六十五
天雨之润禾,倾盆不如细。侈口相开陈,知应匪求济。
怀昔吟八首 其五 谢朝制先生
谢公当孝廉,骢马宪台扣。五日百雉兴,寇退万家救。
筮仕秉清法,供亿省帝狩。归来遗世氛,贵宦罕能觏。
村墟契胡公,城居翟叟厚。访胡芒履趋,访翟坐圭窦。
寥寥将百年,此风不可又。
省躬诗 其八十一
惟敬能生乐,恣睢成闷怀。寻常莫造次,戎好笑中来。
省躬诗 其四十七
萤火未成日,不信草能飞。望夫躯化石,石躯有无知。
挽熊太孺人
人羡孺人诞贵子,扶摇万里纡青紫。我羡孺人诞子贤,玉峰千丈倚中天。
有子不肯置王家,百年不诀亦焉嗟。贤郎几上思亲书,正是萱帏无恙初。
肠枯舌烂归不去,西风洒泪可何如。奚童反命恸欲死,东村母子方治耜。
长号奔去天冥冥,相看谁不泣横膺。噫嘻乎翟冠鼎养今已矣,永终慈誉惟贤耳。
会堂和杨晋庵先生勉学诗七首 其五
眉宇薰人乍欲明,须防鄙吝别来生。利名根蒂缚人急,口说难凭且去行。
省躬诗 其一二六
点检从前事,感应如桴鼓。勿云方寸幽,天公于此睹。
癸亥冬得告西还途次漫赋 其二
忆得一纪前,新年寓井陉。今日逢元日,依然旧馆亭。
君恩频予告,授餐烦居停。山川似有缘,一笑酌春觥。
健儿挟弧矢,飞骑堪怡情。却怀汉猛士,赤帜拔坚城。
谁当靖东海,泰运转边庭。
避暑姚馆漫题
邸报传来莫叹呀,长安从昔此纷拿。飞霜堕雪皆天意,到得东风自放花。
省躬诗 其十四
请益居其虚,受益居其愚。请益而益至,真能不怒无。
省躬诗 其一
燕子语梁间,天籁各自发。家童勿垂帘,出入任飞越。
会堂和杨晋庵先生勉学诗七首 其二
为是为非我自明,每从暗里泪痕生。会堂度度得良药,欲策驽绵勉强行。
省躬诗 其四十九
漏语乱之阶,转喉若发机。机动靡不走,促膝成噬脐。
省躬诗 其九十七
事不问巨小,身在思有济。庸庸偶其间,何殊匏之系。
感怀六首 其一
夜光纷沧海,网罟亦良难。夜光无择照,海底如人间。
人间自多夜,夜乃光之求。含光数问夜,抑足用为羞。
太公无耋寿,渭滨一老渔。披裘翁为谁,怅然叹区区。
曹于汴
曹于汴,字自梁,一字贞予,解州安邑(今山西省运城市)人。明代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进士。以淮安推官徵授刑科左、右给事中,转吏科给事中,遇事敢言。擢太常少卿。光宗时,转大理少卿。熹宗立,迁左佥都御史,佐赵南星主京察,进吏部右侍郎。力抉善类,为魏忠贤所斥。崇祯初,拜左都御史,振顿宪规。他平生制行高洁,风节凛然。荆著有《仰节堂集》十四卷,与《共发编》均《四库总目》并传于世。崇祯七年(1634年)卒,年77岁。赠太子太保。► 240篇诗文
省躬诗 其一二七
癸丑村居杂诗 其七
南游八首 其四
省躬诗 其一一九
癸亥冬得告西还途次漫赋 其一
省躬诗 其一一○
怀昔吟八首 其一 李尚文先生
癸丑村居杂诗 其四
杂诗二十二首 其二十一
杂诗二十二首 其二十
寿何年伯
青苔
省躬诗 其十一
省躬诗 其一○七
题徐翼所年伯素履图说十二首 其十 待漏闻胪
省躬诗 其三十八
癸亥冬得告西还途次漫赋 其三
题徐翼所年伯素履图说十二首 其四 率子瞻天
省躬诗 其二十
榴
杂诗二十二首 其十五
省躬诗 其一一八
近观歌
归德沈孝女
省躬诗 其九十五
赠别徐明衡天部以请赠薛西原先生得谪 其一
杂诗二十二首 其十三
省躬诗 其一○三
省躬诗 其九十一
省躬诗 其一一七
省躬诗 其九十四
题北园十五首 其十
感事一首
题北园十五首 其十一
题北园十五首 其十三
省躬诗 其一一四
感怀六首 其四
莫相憎吟
题史武麟年兄怡怡堂
怀思庸先生
咏知一张年伯似绿汀年丈
癸丑村居杂诗 其八
示戒
有感二首 其一
省躬诗 其二十二
南游八首 其六
省躬诗 其二十七
省躬诗 其十二
省躬诗 其十九
题北园十五首 其三
避暑姚馆漫题 其二
南游八首 其五
步韵报卢茂才桥梓并致诸友二首 其一
咏寓邸四槐
和张霁春谈棋诗
省躬诗 其一○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