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闻报书怀四首 其三

闻报书怀四首 其三

明代 曹于汴

利锁名缰久若遗,无端犹尔浪猜疑。而今想在相抛却,正是茅檐稳睡时。

诗人曹于汴的古诗

会堂和杨晋庵先生勉学诗七首 其二

明代 曹于汴

为是为非我自明,每从暗里泪痕生。会堂度度得良药,欲策驽绵勉强行。

省躬诗 其三十九

明代 曹于汴

小怒不能惩,大怒且相袭。大怒旬日连,小怒时刻戢。

南游八首 其七

明代 曹于汴

佛子金身三丈五,袒肩垂手观下去。莫怪当年著眼高,等閒岂识群生苦。

省躬诗 其一二一

明代 曹于汴

请看鼓楫人,江海如平地。由来此世途,各自分难易。

哀丁生宾

明代 曹于汴

丁郎皎皎玉为姿,灵輀忍睹赴郊圻。斯人厌世一何蚤,斯世可无宁馨儿。

克孝两亲悌厥长,肯忘根本伤同枝。若兄先去悲无歇,镕金为主相奉持。

锦袭真容时左右,千里间关不暂遗。嗟余平生罕窥此,何不住世挽风靡。

谁不孝悌本至性,谁将此道不陵夷。尔可赎兮我身百,伤怀为尔泣涟洏。

咏垂杨似座中友

明代 曹于汴

为甚枝枝向下垂,不刚不劲耐风吹。相逢为尔频倾酒,记得十年赠别时。

省躬诗 其四十四

明代 曹于汴

治世非一手,乱世非一足。南渡主多冤,群工俱食肉。

吴安节先生贻诗步韵以谢 其二

明代 曹于汴

夏庭锧斧亦遭逢,俎豆关祠代代同。却道头颅刚直甚,悔将主过博臣忠。

和邹南皋先生寄示三诗 其一 共一家

明代 曹于汴

土坼田分畛,冰消水共池。怪来关切甚,原未隔毫丝。

送别戴肩吾

明代 曹于汴

七月凉风来,雨罢蔬苗广。戴子访吾庐,陇畔谈今曩。

不道生计微,但询学问长。手持李翁言,作圣示吾往。

珠玉挥四壁,坐玩襟期爽。送子远行游,归视吾禾穰。

子行怀自佳,天宇秋正敞。

赠别胡生敬明守戎

明代 曹于汴

世非道不世,人非道不人。武非道不武,文非道不文。

斯道入无间,斯道广无垠。谁能甘蜗缩,但饱七尺身。

殷勤嘱明眼,认取此身真。到得眼明日,万汇备于君。

主人不自主,大患在逡巡。真形谁信取,磅礴贯乾坤。

寄报门霁怀京兆

明代 曹于汴

客从吴江来,遗我尺素书。长跪读君书,问君门为欤。

韬煇官若弃,食贫田无馀。门前环碧水,座上集琼琚。

颜倡孟闵诺,易始书之初。鸣琴对樽酒,一笑意渊如。

门当置其间,孰与梦华胥。

省躬诗 其五十六

明代 曹于汴

谁将一粒珠,弃之于中野。谁将一寸长,人前誇诩者。

南游八首 其二

明代 曹于汴

为观瀑布登高阁,悬流百仞空中落。山僧不见雪花飞,指点岩头说旱涸。

南游八首 其一

明代 曹于汴

庐山面目何为真,我来问取山头人。山人住惯等平地,脉脉无言锄白云。

杂诗二十二首 其二十

明代 曹于汴

向若官为家,生计了不植。归来无所栖,南邻聊以即。

半间昼延宾,半间夜燕息。祖先无祠宇,言念伤胸臆。

置主室之隅,一过一恻恻。几欲祖构树,踟蹰乌能亟。

祖身拙似鸠,勿谓将祖国。

赠旷声和

明代 曹于汴

悠悠叹世路,崎岖日侵寻。官常有坠举,民情无古今。

不见循良尹,云阳爱戴深。犹忆分符日,汉吏蚤盟心。

三年报上最,枫陛貤纶音。谁云有盘错,良堪證士林。

和冯慕冈年兄五诗 其二 易帽吟

明代 曹于汴

昔闻头象天,无乃非骨肉。我生发未燥,郑重忻修沐。

郑重固郑重,小帽如冠玉。乌纱贵且荣,乃至忘初服。

我首生于天,可黝亦可华。我冠制于君,可帽可乌纱。

皇恩自浩阔,髡钳不汉家。易冠以小帽,不殊纯易麻。

帽下头颅直,一举戴旻苍。上士薄斯语,不冠忧惶惶。

中士契斯语,不冠乐洋洋。下士嗤斯语,不冠胡凉凉。

相契不相薄,毋宁幸相嗤。贤人解其冠,天下无宁时。

怀昔吟八首 其七 杜勿坞兄

明代 曹于汴

予昔在髫龄,及窥勿坞子。蚤岁步青云,磊磊终贫士。

六月被大布,放歌悲世否。奋毫落琼珠,孤鹤鸡群耻。

狂饮不惧疾,厌病辄祈死。龌龊市上儿,岂直上下笫。

英风不可追,心热为背泚。

省躬诗 其二十

明代 曹于汴

世变人崇斗,几筵列战锋。鸡肋谁我弱,钳口莫相冲。

曹于汴

曹于汴

曹于汴,字自梁,一字贞予,解州安邑(今山西省运城市)人。明代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进士。以淮安推官徵授刑科左、右给事中,转吏科给事中,遇事敢言。擢太常少卿。光宗时,转大理少卿。熹宗立,迁左佥都御史,佐赵南星主京察,进吏部右侍郎。力抉善类,为魏忠贤所斥。崇祯初,拜左都御史,振顿宪规。他平生制行高洁,风节凛然。荆著有《仰节堂集》十四卷,与《共发编》均《四库总目》并传于世。崇祯七年(1634年)卒,年77岁。赠太子太保。► 24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