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省躬诗 其九十三

省躬诗 其九十三

明代 曹于汴

戚休掣电来,得丧迅雷起。心澄目不摇,凭言了生死。

诗人曹于汴的古诗

癸丑村居杂诗 其五

明代 曹于汴

五旬无雨垄苗枯,少女谁家挽辘轳。也爱深闺幽静好,半因饥馁半田租。

送别刘年兄豫吾

明代 曹于汴

陌上杨柳枝,烟氛凄且楚。何能折赠君,赠君行以语。

不愿相游扬,但愿相期许。迅鹗方徘徊,未可戢其羽。

一鹗终逾百,暂折未为沮。隐显总君恩,事业无来去。

古人亦有言,当为岂此举。大鹏息溟池,一奋排天宇。

若过少墟氏,停骖试问取。

曲江李年伯

明代 曹于汴

先贤维大道,群蒙赖以启。白沙宗自然,甘泉认天理。

李翁阐其学,传心在克己。克己乃无外,吾身岂稊米。

谁云仕不达,懦夫色欲起。丹綍下天衢,皇言烂于绮。

吾方处尘网,茫茫目有眯。斯人如可作,从之若脱屣。

游北园

明代 曹于汴

为耽远寂地,留连十日此。高台属望遥,幽禽清人耳。

雨过千林青,日落万山紫。草生堪悟仁,木秩可窥礼。

传觞抒衷言,策蹇访高士。野老罕机心,群儿无侈靡。

田头禾黍稠,缟綦足妻子。阴晴趁民时,天行允在是。

何当鼓此风,淳朴移城市。相将还太古,于于胡不美。

闻报书怀四首 其三

明代 曹于汴

利锁名缰久若遗,无端犹尔浪猜疑。而今想在相抛却,正是茅檐稳睡时。

归田园

明代 曹于汴

田园二载别,重到理蒿莱。虽然吾年老,尚堪历陇崖。

比舍旧农侣,斗酒来追陪。及时播嘉谷,引水灌新栽。

乘凉就茂树,踞地席青苔。昼永眠深洞,朗吟荡胸怀。

童子为治食,搴蔬向篱隈。两盂腹已果,千钟安用哉。

最喜延三益,妙道相取裁。善言踰琼璧,良士杞梓才。

不藉好修士,谁与奠埏埃。

题北园十五首 其四

明代 曹于汴

风高犹自怯衣单,华岳峰头四望宽。万国洪垆悲正炽,银潢泻却与清寒。

久旱祷雨有应

明代 曹于汴

利珰凿地脉,名山不能云。关市纷豺虎,戾气彻苍旻。

去年六月书不雨,迨今河汉飞红尘。昔闻土养人,今见人食土。

饥来去何之,凄凉空败堵。父子忍仳离,白汉暴如莽。

饿夫十八万,枵然聚畿辅。路逢榷利人,不言而敢怒。

我皇恻恻躬祷桑,以实不以文煌煌。釐弊无异除新法,剔奸何啻烹弘羊。

颂声成轰雷,喜气成灵澍。虽然草始青,鼓腹若大餔。

家家机杼鸣,处处禾黍布。公家固不贫,万里尽外库。

君不见从来大乱兴,每自荒年起。民饥则流流则聚,一夫揭竿大事圮。

迩来景象亦如此,不有甘霖胡恃矣。

省躬诗 其四十七

明代 曹于汴

萤火未成日,不信草能飞。望夫躯化石,石躯有无知。

省躬诗 其二十二

明代 曹于汴

良贾以虚殖,殖多更邃藏。祗缘寸铢两,囊箧日周章。

省躬诗 其十四

明代 曹于汴

请益居其虚,受益居其愚。请益而益至,真能不怒无。

省躬诗 其九十六

明代 曹于汴

保心如保印,印去能吏拙。事心如事亲,常令安且悦。

省躬诗 其三十九

明代 曹于汴

小怒不能惩,大怒且相袭。大怒旬日连,小怒时刻戢。

咏垂杨似座中友

明代 曹于汴

为甚枝枝向下垂,不刚不劲耐风吹。相逢为尔频倾酒,记得十年赠别时。

和米山人除夕诗

明代 曹于汴

最是阴阳巧,更翻作岁华。痴心刚被弄,皱面为相加。

旅旅思乡梦,城城检历家。林园犹濯濯,谁看此中花。

省躬诗 其五十六

明代 曹于汴

谁将一粒珠,弃之于中野。谁将一寸长,人前誇诩者。

题徐翼所年伯素履图说十二首 其四 率子瞻天

明代 曹于汴

天远不咫尺,宫阙高嶙峋。徘徊耸瞻视,兹地致吾身。

致身未为报,丁宁启后人。而勿忘此日,应更念吾君。

省躬诗 其十一

明代 曹于汴

鉴空水之止,纤尘不掩光。人心尘无许,顿尔成昏茫。

贾玉行

明代 曹于汴

贾人贾玉交琳琅,栖栖楚客何彷徨。秪知三献终当售,谁知两足刖堪伤。

苏秦贾舌以舌死,丈夫未遇盍括囊。苏秦死,齐不存,怀璧为罪胡璧珍。

尼父游遨七十二,价不可求但可俟。

省躬诗 其三十八

明代 曹于汴

阳过常畏人,阴过不畏已。人目当其丽,吾目当其鄙。

曹于汴

曹于汴

曹于汴,字自梁,一字贞予,解州安邑(今山西省运城市)人。明代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进士。以淮安推官徵授刑科左、右给事中,转吏科给事中,遇事敢言。擢太常少卿。光宗时,转大理少卿。熹宗立,迁左佥都御史,佐赵南星主京察,进吏部右侍郎。力抉善类,为魏忠贤所斥。崇祯初,拜左都御史,振顿宪规。他平生制行高洁,风节凛然。荆著有《仰节堂集》十四卷,与《共发编》均《四库总目》并传于世。崇祯七年(1634年)卒,年77岁。赠太子太保。► 24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