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梁节庵六十寿诗

梁节庵六十寿诗

清代 陈宝琛

伏波有名言,穷老益坚壮。交君垂卌载,晚顾际板荡。

平生尽信书,自笑不知量。只赢方寸地,未逐东去浪。

君乎云龙从,共此葵日向。危冠众所怪,一蒉不辞障。

今年吟耳顺,令节正天贶。吾皇题其堂,赐赉出内藏。

岂惟宠稽古,多难识忠谅。回思陵下庐,风雪四番抗。

沾沾国士报,自昔鄙豫让。生三义匪他,长留作人样。

诗人陈宝琛的古诗

赠朱古微侍郎 其一

清代 陈宝琛

君昔登朝我已归,同徵不出愧先几。何期周道伤行迈,却共旄邱赋馀微。

兵火馀生艰会合,沧桑百感托芳菲。啸翁自校蘋洲谱,失笑诗王羡古稀。

吴蔚若宫保八十赐寿

清代 陈宝琛

贞元朋辈久凋零,晚及同朝又两星。禁闼梦痕馀箧烛,耆英心学见书屏。

兴贤故事工歌雅,增秩殊荣帝锡龄。潘傅后先辉里乘,霓裳一曲会重听。

再叠答匏庵并柬珍午熙民

清代 陈宝琛

半生林卧癖山水,岁晏听泉嚼梅蕊。閒鸥所得祇忘机,老马何心更历块?

谁知造物惜沟断,偏遣送春及婪尾。葵藿枯死终向阳,松菊虽存忍归里?

羼读集元诗百首,清泪如铅心见子。金鳌退食剩密记,蕉园焚稿悲往轨。

杜鹃老病犹再拜,鸡鸣风雨何能已?亦知天运例贞元,可奈孑黎苦疮痏。

昨者夜吟庭堆盐,不管晨炊盎无米。同声喁于张与周,叠韵尖叉清且美。

西山积素正向霁,何不忍冻再随喜?记得盛秋连辔归,满贮锦囊数番纸。

试淩群玉俯银海,天地晶然悟一指。驾言是处可写忧,浊醪中亦有妙理。

咏觞命啸人两三,坊巷过从居尺咫。千里江鱼到酒边,四壁唐花如画里。

帝京景物故好在,故乡湖山恐无此。与君相见霜满颠,世事从教风过耳。

十一月十六日望耕亭晚眺追怀枚如丈

清代 陈宝琛

满院梅开忍就看?却从亭角望檐端。横流泉下能终免,来日山中正大难。

乡国献徵从此绝,平生诗稿失公删。山庄插架犹三万,知作空华过眼观。

重游戒坛潭柘二寺得诗六首示嘿园宰平因寄堇腴 其三

清代 陈宝琛

骚情满僧壁,贤王诗集唐。天教十年閒,踏遍山山苍。

再出事已非,朝露况不常。想当抽思初,时上高阁望。

一气焉可辨?浑河长自黄。朅来荫庭树,爱此召伯棠。

俗缁侈檀施,伟哉选佛场!

缅侨叹

清代 陈宝琛

开眼见杲日,出门愁飞埃。冬晴气爽况春旱,夏潦秋涨将何哉?

前者不归后且来,娶妇生子死便埋,嗟而岂若贪殉财?

无田可耕乃至此,时节先垄宁忘怀?积赀难餍乡里望,有吏如虎胥如豺。

中伤不售恣剽劫,要赎殃及坟中骸。令君见惯厌雀鼠,循例批答谁亲裁?

部文宪檄只益怒,上吁无雨空闻雷。一廛异域岂得已,邦族欲复心滋灰。

流人幸蒙圣主念,傥置一吏贤且才。护商万国有通则,行见同轨滇边开。

病山侍郎夏间来觐直讲至八月始归留诗索和次韵寄沪

清代 陈宝琛

否极谁能理乱丝?殷忧启圣此其时。陈谟惠迪亲耆德,凝命维新缵旧基。

别久故应前席数,来迟自负盍簪期。心声悱恻犹相及,朝暮江云入梦思。

六月初一日漱芳斋听戏 其二

清代 陈宝琛

一曲何戡触旧悲,卌年看举寿人卮。相公亦是三朝老,宁见椒风受册时?

题张韵舫眠琴小筑填词图

清代 陈宝琛

张侯倚声得琴理,作图乃学吾宗髯。绿云绕屋手亲补,只欠撅玉春葱尖。

花閒兰畹盛宗别,芬芳悱恻风骚兼。辛刘清雄周柳婉,末派往往偏洪纤。

君如白石审乐谱,慢词小令随挦拈。陔馀一官托吏隐,自弄三影辞郎潜。

四愁有客足顽艳,榕阴赓和霜豪铦。冰弦避俗那索解,命啸颇可忘凉炎。

比来竹崎名典榷,偷减渔笛招江蟾。溪山信美助天籁,礼数况免城中严。

盛秋愿聆水仙操,溯潮洗耳烦针砭。

题明翰林院检讨王孟扬称遗像

清代 陈宝琛

空山孤露读楹书,早直承明扈属车。孔雀有文宜见絷,芳兰既服忍终锄?

一川还往瞻衡宇,十子才名照里闾。仙女碑题高士传,沈吟少作重欷歔。

肃忠亲王书佛遗教经留遗张忠武题后

清代 陈宝琛

溟渤相望脉脉心,不应入地便销沈。迭骑箕尾归何许?下视修罗斗至今。

九庙能知臣志苦,众生犹仰佛恩深。殿前一别成终古,开卷双忠俨鉴临。

访伯平吴门 其一

清代 陈宝琛

人生禁得几沧桑?梦里朱颜尚玉堂。临发剪灯深语夜,微君善记我几忘。

述怀示子侄 其二

清代 陈宝琛

馀生乐命复奚疑?恋阙难酬最后知。岂有鸡群堪鹤立,何曾狐腋胜收皮?

残棋收局犹争劫,深井观瓶总近危。霜月满庭对苍桧,相怜不及未寒时。

三月廿四日再访小帆韧叟涞水村居 其三

清代 陈宝琛

同是人间待尽身,菰芦心事愧遗民。朝朝掉鞅金鳌路,犹自冠裾托侍臣。

谢琴南寄文为寿

清代 陈宝琛

不材社栎敢论年?刻划无盐正可怜。万事桑榆虚逐日,半生草莽苦于天。

身名于我曾何与,心迹微君孰与传?独愧老来诗不进,嗜痂犹说近临川。

海澄苏学书邱子安并生长缅甸而以兴教育才倡其乡人苏尤习缅地图志 ...

清代 陈宝琛

斯文未丧任居夷,豪杰能兴岂在师?孔里衣冠通寤寐,朱波山水付嗟咨。

天无私覆从知圣,才不虚生要为时。南下惜无三日暇,与君论学更论诗。

次韵答几道 其一

清代 陈宝琛

极目高原盼种桑,独持杯水对坳堂。据梧人亦垂垂老,凡楚平看已坐忘。

平斋八秩里言博笑

清代 陈宝琛

秀眉隆鼻面银光,英绝铨曹忆铁郎。今日相望俱耄耋,此身还阅几沧桑?

閒吟送老观殊达,久宦能贫味自长。犹集孙曾授经训,一楼四叶旧书香。

祁文恪诗卷为何润夫题 其四

清代 陈宝琛

何郎相见亦衰翁,百首携持劫燹中。长忆别时遗欬在,顾祠如扫就松风。

广州杂诗 其四

清代 陈宝琛

海外分无徐福岛,盛时犹说郑和舟。解歌黄鸟真明哲,龙斗蜗争恐未休。

陈宝琛

陈宝琛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746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