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孙伟卿杂言十章

和孙伟卿杂言十章

宋代 陈傅良

人事尽乡曲,田租了王宫。
独於大海枯,不改古井寒。

诗人陈傅良的古诗

游鸣山寺徐一之兄弟载酒即席和其韵

宋代 陈傅良

惰归春力不胜驱,风雨尚愁人掺裾。
掠尽残红前日树,催还新绿去年畲。
相将兴尽随花屧,赖有朋来载酒车。
但得从今身尚健,吾乡风物胜匡庐。

送子婿林申甫还侍

宋代 陈傅良

锵锵笙磬阼阶东,穆穆黄流玉瓒中。
近在门阑无此称,老来襟抱更谁同。
幽燕遗恨须收第,孔孟微言要忍穷。
精舍一区泉石好,何时相就看冥鸿。

再和前韵

宋代 陈傅良

冬夜苦难晓,短景复易夕。
安得户牖光,不待东方白。
恍如游化城,琼台若千尺。
英华发林薮,余彩散阡陌。
平铺浩无垠,巽入微有隙。
忍寒食纵观,未愿朝曦赫。
柳绵著歌茵,梅片堕妆额。
皭然群汙中,有意欲比迹。
自识玉皇家,癯仙陋山泽。
新来学为农,遭岁屡无麦。
穉子色恒饥,老婢脚尽赤。
一饭今有待,喜更问瓜场。
归来看床头,瓶粟幸余积。
且以炊春醪,号召已散客。

用幽字韵戏简谢倅

宋代 陈傅良

当户排危翠,循除漾浅流。
此生从稼圃,谁与伴深幽。
韩子痴凭桉,庞公倦入州。
青篘与白饭,却待为君筹。

游赵园

宋代 陈傅良

主人避客竟何之,雨过停桡落日迟。
赖有畦丁曾识客,来禽花送两三枝。

和宗易作屋之什

宋代 陈傅良

欲因旧筑倍劳形,昔在先生配二程。
梅树护持供北顾,萱堂润色作樽荣。
但堪樽俎来三益,何必籓墙屏五兵。
若徙荼醾分乞我,亦令儿辈记家声。

登祝融峰喜霁

宋代 陈傅良

仰止扶藜鬓发苍,恰当风雨暗三湘。
为谁一闢天无际,及我重来日未央。
江过数州多曲折,山缘长亩半青黄。
老僧耐得从头问,问到吴门竟渺茫。

送谢希孟归黄岩四首

宋代 陈傅良

法令如牛毛,斯鞅信手成。
簿书积丘山,赵张眼愈明。
万人立下风,国势尊且荣。
未省三代前,谁独有此名。

东阳郭希吕山园十咏·月峡

宋代 陈傅良

两岸束青天,中有月皎皎。
乍可谓月低,不可谓天小。

送黄子闻得县瑞安

宋代 陈傅良

西都循吏无墨绶,密令忽用为三公。
仁人遭时乃自见,不係官爵汙与隆。
黄君崎岖发半白,得县吾州沧海东。
平生经术久未试,今幸小试难为功。
休声出自士论众,遗爱见於民力穷。
如君作吏岂择便,第勿谓难斯令终。
嗟余欲归归示得,观政不在渔樵中。
逢人每似卓傅传,此道万古君王同。

晚春二首

宋代 陈傅良

万枝寂寞待春风,风雨过多春已空。
未晓啼莺相唤语,海棠飞尽一庭红。

送林正仲丞王山

宋代 陈傅良

去年我为客,持酒送君归。
君今理征骖,我适卧旧庐。
人生足离合,仕宦相乘除。
科名余十年,丞县亦既迟。
颜色日愈好,绝口无嘘欷。
自言有时命,岁宴知何如。
深藏济人具,不作借势书。
虚名多自误,徐步乃疾驱。
从兹拭老眼,看君上亨衢。

挽沈虞卿侍郎

宋代 陈傅良

嗜古真成癖,摩挲笑眼开。
断编遗汲冢,名篆出秦台。
□□缘应尽,云山唤不回。
凄凉子云宅,问字有谁来。

挽宋岩老参议

宋代 陈傅良

居然是是亦非非,错处稠中定不疑。
万事过人旁袖手,一生从众自观颐。
肯为壮县虽尝试,略见周行已逆知。
尽日杜门佳客至,小槽亲校酒醇漓。

送杨似之提举湖南

宋代 陈傅良

昨日有客去分符,今朝有客来揽辔。
蕨芽掇尽笋可{屈刂},送客焉知老将至。
儒雅风流能有几,南宫先生无乃是。
十年不复梦蓬山,万里何为隔湘水。
叶公岿然地官贰,颜公领袖天下士。
星联郎署尤与何,次第诸公迹连茹。
一时台省旧名德,十见班行已三四。
可令仆马病崔嵬,独抱兰荪吊憔悴。
渔樵混迹山穷处,故故肯临人不记。
酒半停杯问须发,夜阑秉烛微文字。
多时渴见痛折节,万事要看方得意。
先生行矣扈甘泉,请自此心扶大议。

送曹器远试临安二首

宋代 陈傅良

大有扛鼎力,小有挈瓶智。
谁当顿八纮,举以掩众器。
煌煌一百年,此道最宏被。
虽跻三事尊,亦起一艺试。
或云科目弊,此语复有味。

和朱宰游丁园韵

宋代 陈傅良

榆火逢佳节,棠阴接胜游。
移樽忻及暇,乘屐共寻幽。
日静竹光合,风喧花气浮。
主情殊未倦,衰暮为迟留。

奉和周蕃伯用王道夫韵二章见寄

宋代 陈傅良

森森万木一精庐,黄卷青灯自卷舒。
却肯追随三舍远,不论闻问十公疎。
遗贤公已长怀玉,老圃吾方欲荷锄。
安得谢岩题壁片,一尊相伴看芙蕖。

送王南强赴绍兴签幕四首 其二

宋代 陈傅良

人人尊孔孟,家家诵诗书。未省有宇宙,孰与今多儒。

儒者道如砥,岂其自崎岖。申以黄老废,贾以绛灌疏。

汉家尝纷纷,政尔门户殊。

景元益之诸友考试旁郡余梦与步月联诗得水花

宋代 陈傅良

连年波浪与埃尘,谁可论心五六人。
昨夜梦同天地阔,水花初净月如银。
陈傅良

陈傅良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 281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