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乐府杂曲。鼓吹铙歌。靖本邦

乐府杂曲。鼓吹铙歌。靖本邦

唐代 柳宗元

本邦伊晋,惟时不靖。根柢之摇,枝叶攸病。
守臣不任,勩于神圣。惟钺之兴,翦焉则定。
洪惟我理,式和以敬。群顽既夷,庶绩咸正。
皇谟载大,惟人之庆。

诗人柳宗元的古诗

送薛存义序

唐代 柳宗元

河东薛存义将行,柳子载肉于俎,崇酒於觞,追而送之江浒,饮食之。且告曰:“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什一佣乎吏,使司平于我也。今我受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岂惟怠之,又从而盗之。向使佣一夫于家,受若值,怠若事,又盗若货器,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以今天下多类此,而民莫敢肆其怒与黜罚者,何哉?势不同也。势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有达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

存义假令零陵二年矣。早作而夜思,勤力而劳心;讼者平,赋者均,老弱无怀诈暴憎。其为不虚取直也的矣,其知恐而畏也审矣。

吾贱且辱,不得与考绩幽明之说;于其往也,故赏以酒肉而重之以辞。

三赠刘员外

唐代 柳宗元

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今日临岐别,何年待汝归。

始得西山宴其记

唐代 柳宗元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其。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其,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其,其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茅檐下始栽竹

唐代 柳宗元

瘴茅葺为宇,溽暑常侵肌。适有重膇疾,蒸郁宁所宜。
东邻幸导我,树竹邀凉飔.欣然惬吾志,荷锸西岩垂。
楚壤多怪石,垦凿力已疲。江风忽云暮,舆曳还相追。
萧瑟过极浦,旖旎附幽墀。贞根期永固,贻尔寒泉滋。
夜窗遂不掩,羽扇宁复持。清泠集浓露,枕簟凄已知。
网虫依密叶,晓禽栖迥枝。岂伊纷嚣间,重以心虑怡。
嘉尔亭亭质,自远弃幽期。不见野蔓草,蓊蔚有华姿。
谅无凌寒色,岂与青山辞。

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奉寄澧州…赠二君子

唐代 柳宗元

弱岁游玄圃,先容幸弃瑕。名劳长者记,文许后生夸。
鷃翼尝披隼,蓬心类倚麻。继酬天禄署,俱尉甸侯家。
宪府初收迹,丹墀共拜嘉。分行参瑞兽,传点乱宫鸦。
执简宁循枉,持书每去邪。鸾凤标魏阙,熊武负崇牙。
辨色宜相顾,倾心自不哗。金炉仄流月,紫殿启晨霞。
未竟迁乔乐,俄成失路嗟。还如渡辽水,更似谪长沙。
别怨秦城暮,途穷越岭斜。讼庭闲枳棘,候吏逐麋麚。
三载皇恩畅,千年圣历遐。朝宗延驾海,师役罢梁溠。
京邑搜贞干,南宫步渥洼。世惟材是梓,人仰骥中骅。
欻刺苗入地,仍逾赣石崖。礼容垂gb琫,戍备响錏鍜。
宠即郎官旧,威从太守加。建旟翻鸷鸟,负弩绕文蛇。
册府荣八命,中闱盛六珈。肯随胡质矫,方恶马融奢。
褒德符新换,怀仁道并遮。俗嫌龙节晚,朝讶介圭赊。
禹贡输苞匦,周官赋秉秅.雄风吞七泽,异产控三巴。
即事观农稼,因时展物华。秋原被兰叶,春渚涨桃花。
令肃军无扰,程悬市禁贳。不应虞竭泽,宁复叹栖苴。
蹀躞驺先驾,笼铜鼓报衙。染毫东国素,濡印锦溪砂。
货积舟难泊,人归山倍畬。吴歈工折柳,楚舞旧传芭。
隐几松为曲,倾樽石作污。寒初荣橘柚,夏首荐枇杷。
祀变荆巫祷,风移鲁妇髽。已闻施恺悌,还睹正奇邪。
慕友惭连璧,言姻喜附葭。沉埋全死地,流落半生涯。
入郡腰恒折,逢人手尽叉。敢辞亲耻污,唯恐长疵瘕。
善幻迷冰火,齐谐笑柏涂。东门牛屡饭,中散虱空爬。
逸戏看猿斗,殊音辨马挝。渚行狐作孽,林宿鸟为ff.
同病忧能老,新声厉似姱。岂知千仞坠,只为一毫差。
守道甘长绝,明心欲自gn.贮愁听夜雨,隔泪数残葩。
枭族音常聒,豺群喙竞呀。岸芦翻毒蜃,谿竹斗狂犘。
野鹜行看弋,江鱼或共叉。瘴氛恒积润,讹火亟生煆。
耳静烦喧蚁,魂惊怯怒蛙。风枝散陈叶,霜蔓綖寒瓜。
雾密前山桂,冰枯曲沼蕸。思乡比庄舄,遁世遇眭夸。
渔舍茨荒草,村桥卧古槎。御寒衾用罽,挹水勺仍椰。
窗蠹惟潜蝎,甍涎竞缀蜗。引泉开故窦,护药插新笆。
树怪花因槲,虫怜目待虾。骤歌喉易嗄,饶醉鼻成齄。
曳捶牵羸马,垂蓑牧艾豭.已看能类鳖,犹讶雉为鷨。
谁采中原菽,徒巾下泽车。俚儿供苦笋,伧父馈酸楂。
劝策扶危杖,邀持当酒茶。道流征短褐,禅客会袈裟。
香饭舂菰米,珍蔬折五茄。方期饮甘露,更欲吸流霞。
屋鼠从穿兀,林狙任攫拏。春衫裁白纻,朝帽挂乌纱。
屡叹恢恢网,频摇肃肃罝.衰荣因蓂荚,盈缺几虾蟆。
路识沟边柳,城闻陇上笳。共思捐佩处,千骑拥青緺。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

唐代 柳宗元

夙抱丘壑尚,率性恣游遨。中为性役牵,十祀空悁劳。
外曲徇尘辙,私心寄英髦。进乏廓庙器,退非乡曲豪。
天命斯不易,鬼责将安逃。屯难果见凌,剥丧宜所遭。
神明固浩浩,众口徒嗷嗷。投迹山水地,放情咏离骚。
再怀曩岁期,容与驰轻舠.虚馆背山郭,前轩面江皋。
重叠间浦溆,逦迤驱岩嶅。积翠浮澹滟,始疑负灵鳌。
丛林留冲飙,石砾迎飞涛。旷朗天景霁,樵苏远相号。
澄潭涌沉鸥,半壁跳悬猱。鹿鸣验食野,鱼乐知观濠。
孤赏诚所悼,暂欣良足褒。留连俯棂槛,注我壶中醪。
朵颐进芰实,擢手持蟹螯。炊稻视爨鼎,脍鲜闻操刀。
野蔬盈倾筐,颇杂池沼芼.缅慕鼓枻翁,啸咏哺其糟。
退想于陵子,三咽资李螬。斯道难为偕,沉忧安所韬。
曲渚怨鸿鹄,环洲凋兰mL.暮景回西岑,北流逝滔滔。
徘徊遂昏黑,远火明连艘。木落寒山静,江空秋月高。
敛袂戒还徒,善游矜所操。趣浅戢长枻,乘深屏轻篙。
旷望援深竿,哀歌叩鸣艚。中川恣超忽,漫若翔且翱。
淹泊遂所止,野风自颾颾.涧急惊鳞奔,蹊荒饥兽嗥。
入门守拘絷,凄戚增郁陶。慕士情未忘,怀人首徒搔。
内顾乃无有,德輶甚鸿毛。名窃久自欺,食浮固云叨。
问牛悲衅钟,说彘惊临牢。永遁刀笔性,宁期簿书曹。
中兴遂群物,裂壤分鞬櫜。岷凶既云捕,吴虏亦已鏖。
捍御盛方虎,谟明富伊咎。披山穷木禾,驾海逾蟠桃。
重来越裳雉,再返西旅獒。左右抗槐棘,纵横罗雁羔。
三辟咸肆宥,众生均覆焘。安得奉皇灵,在宥解天弢.
归诚慰松梓,陈力开蓬蒿。卜室有鄠杜,名田占沣涝。
磻溪近余基,阿城连故濠。螟蛑愿亲燎,荼堇甘自薅。
饥食期农耕,寒衣俟蚕缲。及骭足为温,满腹宁复饕。
安将蒯及菅,谁慕粱与膏。弋林驱雀鷃,渔泽从鳅鱽。
观象嘉素履,陈诗谢干旄。方托麋鹿群,敢同骐骥槽。
处贱无溷浊,固穷匪淫慆。踉跄辞束缚,悦怿换煎熬。
登年徒负版,兴役趋代鼛。目眩绝浑浑,耳喧息嘈嘈。
兹焉毕馀命,富贵非吾曹。长沙哀纠纆,汉阴嗤桔槔。
苟伸击壤情,机事息秋豪。海雾多蓊郁,越风饶腥臊。
宁唯迫魑魅,所惧齐焄藨。知罃怀褚中,范叔恋绨袍。
伊人不可期,慷慨徒忉忉。

善谑驿和刘梦得酹淳于先生

唐代 柳宗元

水上鹄已去,亭中鸟又鸣。辞因使楚重,名为救齐成。
荒垄遽千古,羽觞难再倾。刘伶今日意,异代是同声。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唐代 柳宗元

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
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
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
遗言冀可冥,缮性何由熟。
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日出雾露馀,青松如膏沐。
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视民诗

唐代 柳宗元

帝视民情,匪幽匪明。惨或在腹,已如色声。亦无动威,
亦无止力。弗动弗止,惟民之极。帝怀民视,乃降明德,
乃生明翼。明翼者何?乃房乃杜。惟房与杜,实为民路。
乃定天子,乃开万国。万国既分,乃释蠹民,乃学与仕,
乃播与食,乃器与用,乃货与通。有作有迁,无迁无作。
士实荡荡,农实董董,工实蒙蒙,贾实融融。左右惟一,
出入惟同。摄仪以引,以遵以肆。其风既流,品物载休。
品物载休,惟天子守,乃二公之久。惟天子明,
乃二公之成。惟百辟正,乃二公之令。惟百辟谷,
乃二公之禄。二公行矣,弗敢忧纵。是获忧共,
二公居矣。弗敢泰止,是获泰已。既柔一德,四夷是则。
四夷是则,永怀不忒。

酬韶州裴曹长使君寄道州吕八大使因以见示二十韵一首

唐代 柳宗元

金马尝齐入,铜鱼亦共颁。疑山看积翠,浈水想澄湾。
标榜同惊俗,清明两照奸。乘轺参孔仅,按节服侯狦.
贾傅辞宁切,虞童发未sG.秉心方的的,腾口任es々。
圣理高悬象,爰书降罚锾。德风流海外,和气满人寰。
御魅恩犹贷,思贤泪自潸。在亡均寂寞,零落间惸鳏。
夙志随忧尽,残肌触瘴m5.月光摇浅濑,风韵碎枯菅。
海俗衣犹卉,山夷髻不鬟。泥沙潜虺蜮,榛莽斗豺獌。
循省诚知惧,安排只自憪。食贫甘莽卤,被褐谢斓斒。
远物裁青罽,时珍馔白鹇。长捐楚客佩,未赐大夫环。
异政徒云仰,高踪不可攀。空劳慰憔悴,妍唱剧妖娴。

奉平淮夷雅表。方城命愬守也卒入蔡得其大丑以平淮右

唐代 柳宗元

方城临临,王卒峙之。匪徼匪竞,皇有正命。
皇命于愬,往舒余仁。踣彼艰顽,柔惠是驯。
愬拜即命,于皇之训。既砺既攻,以后厥刃。
王师嶷嶷,熊罴是式。衔勇韬力,日思予殛。
寇昏以狂,敢蹈愬疆。士获厥心,大袒高骧。
长戟酋矛,粲其绥章。右翦左屠,聿禽其良。
其良既宥,告以父母。恩柔于肌,卒贡尔有。
维彼攸恃,乃侦乃诱。维彼攸宅,乃发乃守。
其恃爰获,我功我多。阴谍厥图,以究尔讹。
雨雪洋洋,大风来加,于燠其寒,于迩其遐。
汝阴之茫,悬瓠之峨。是震是拔,大歼厥家。
狡虏既縻,输于国都。示之市人,即社行诛。
乃谕乃止,蔡有厚喜。完其室家,仰父俯子。
汝水沄沄,既清而瀰。蔡人行歌,我步逶迟。
蔡人歌矣,蔡风和矣。孰颣蔡初,胡甈尔居。
式慕以康,为愿有馀。是究是咨,皇德既舒。
皇曰咨愬,裕乃父功。昔我文祖,惟西平是庸。
内诲于家,外刑于邦。孰是蔡人,而不率从。
蔡人率止,惟西平有子。西平有子,惟我有臣。
畴允大邦,俾惠我人。于庙告功,以顾万方。

黔之驴

唐代 柳宗元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封建论

唐代 柳宗元

天地果无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生人果有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然则孰为近?曰:有初为近。孰明之?由封建而明之也。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势之来,其生人之初乎?不初,无以有封建。封建,非圣人意也。

彼其初与万物皆生,草木榛榛,鹿豕狉狉,人不能搏噬,而且无毛羽,莫克自奉自卫。荀卿有言:“必将假物以为用者也。”夫假物者必争,争而不已,必就其能断曲直者而听命焉。其智而明者,所伏必众,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之而后畏,由是君长刑政生焉。故近者聚而为群,群之分,其争必大,大而后有兵有德。又有大者,众群之长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属。于是有诸侯之列,则其争又有大者焉。德又大者,诸侯之列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封。于是有方伯、连帅之类,则其争又有大者焉。德又大者,方伯、连帅之类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人,然后天下会于一。是故有里胥而后有县大夫,有县大夫而后有诸侯,有诸侯而后有方伯、连帅,有方伯、连帅而后有天子。自天子至于里胥,其德在人者死,必求其嗣而奉之。故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夫尧、舜、禹、汤之事远矣,及有周而甚详。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城。然而降于夷王,害礼伤尊,下堂而迎觐者。历于宣王,挟中兴复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鲁侯之嗣。陵夷迄于幽、厉,王室东徙,而自列为诸侯。厥后问鼎之轻重者有之,射王中肩者有之,伐凡伯、诛苌弘者有之,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余以为周之丧久矣,徒建空名于公侯之上耳。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欤?遂判为十二,合为七国,威分于陪臣之邦,国殄于后封之秦,则周之败端,其在乎此矣。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负锄梃谪戍之徒,圜视而合从,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困平城,病流矢,陵迟不救者三代。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始,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继汉而帝者,虽百代可知也。

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然犹桀猾时起,虐害方域者,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

或者曰:“封建者,必私其土,子其人,适其俗,修其理,施化易也。守宰者,苟其心,思迁其秩而已,何能理乎?”余又非之。

周之事迹,断可见矣:列侯骄盈,黩货事戎,大凡乱国多,理国寡,侯伯不得变其政,天子不得变其君,私土子人者,百不有一。失在于制,不在于政,周事然也。

秦之事迹,亦断可见矣:有理人之制,而不委郡邑,是矣。有理人之臣,而不使守宰,是矣。郡邑不得正其制,守宰不得行其理。酷刑苦役,而万人侧目。失在于政,不在于制,秦事然也。

汉兴,天子之政行于郡,不行于国,制其守宰,不制其侯王。侯王虽乱,不可变也,国人虽病,不可除也;及夫大逆不道,然后掩捕而迁之,勒兵而夷之耳。大逆未彰,奸利浚财,怙势作威,大刻于民者,无如之何,及夫郡邑,可谓理且安矣。何以言之?且汉知孟舒于田叔,得魏尚于冯唐,闻黄霸之明审,睹汲黯之简靖,拜之可也,复其位可也,卧而委之以辑一方可也。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朝拜而不道,夕斥之矣;夕受而不法,朝斥之矣。设使汉室尽城邑而侯王之,纵令其乱人,戚之而已。孟舒、魏尚之术莫得而施,黄霸、汲黯之化莫得而行;明谴而导之,拜受而退已违矣;下令而削之,缔交合从之谋周于同列,则相顾裂眦,勃然而起;幸而不起,则削其半,削其半,民犹瘁矣,曷若举而移之以全其人乎?汉事然也。

今国家尽制郡邑,连置守宰,其不可变也固矣。善制兵,谨择守,则理平矣。

或者又曰:“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尤非所谓知理者也。

魏之承汉也,封爵犹建;晋之承魏也,因循不革;而二姓陵替,不闻延祚。今矫而变之,垂二百祀,大业弥固,何系于诸侯哉?

或者又以为:“殷、周,圣王也,而不革其制,固不当复议也。”是大不然。

夫殷、周之不革者,是不得已也。盖以诸侯归殷者三千焉,资以黜夏,汤不得而废;归周者八百焉,资以胜殷,武王不得而易。徇之以为安,仍之以为俗,汤、武之所不得已也。夫不得已,非公之大者也,私其力于己也,私其卫于子孙也。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夫天下之道,理安斯得人者也。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则生人之理乱未可知也。将欲利其社稷以一其人之视听,则又有世大夫世食禄邑,以尽其封略,圣贤生于其时,亦无以立于天下,封建者为之也。岂圣人之制使至于是乎?吾固曰:“非圣人之意也,势也。”

南中荣橘柚

唐代 柳宗元

橘柚怀贞质,受命此炎方。
密林耀朱绿,晚岁有馀芳。
殊风限清汉,飞雪滞故乡。
攀条何所叹,北望熊与湘。

始得西山宴游记

唐代 柳宗元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与崔策登西山

唐代 柳宗元

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连袂度危桥,萦回出林杪。
西岑极远目,毫末皆可了。重叠九疑高,微茫洞庭小。
迥穷两仪际,高出万象表。驰景泛颓波,遥风递寒筱。
谪居安所习,稍厌从纷扰。生同胥靡遗,寿比彭铿夭。
蹇连困颠踣,愚蒙怯幽眇。非令亲爱疏,谁使心神悄。
偶兹遁山水,得以观鱼鸟。吾子幸淹留,缓我愁肠绕。

酬娄秀才寓湘开元寺早秋月夜病中见寄

唐代 柳宗元

客有故园思,潇湘生夜愁。
病依湘士室,梦绕羽人丘。
味道怜知止,遗名得自求。
壁空残月曙,门掩候虫秋。
谬委双金重,难征杂佩酬。
碧霄无枉路,徒此助离忧。

饮酒

唐代 柳宗元

今夕少愉乐,起坐开清尊。举觞酹先酒,为我驱忧烦。
须臾心自殊,顿觉天地暄。连山变幽晦,绿水函晏温。
蔼蔼南郭门,树木一何繁。清阴可自庇,竟夕闻佳言。
尽醉无复辞,偃卧有芳荪。彼哉晋楚富,此道未必存。

新植海石榴

唐代 柳宗元

弱植不盈尺,远意驻蓬赢。
月寒空阶曙,幽梦彩云生。
粪壤擢珠树,莓苔插琼英。
芳根閟颜色,徂岁为谁荣。

笼鹰词

唐代 柳宗元

凄风淅沥飞严霜,苍鹰上击翻曙光。
云披雾裂虹霓断,霹雳掣电捎平冈。
砉然劲翮剪荆棘,下攫狐兔腾苍茫。
爪毛吻血百鸟逝,独立四顾时激昂。
炎风溽暑忽然至,羽翼脱落自摧藏。
草中狸鼠足为患,一夕十顾惊且伤。
但愿清商复为假,拔去万累云间翔。
柳宗元

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 184篇诗文

唐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