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青云轩为罗宗润作

青云轩为罗宗润作

明代 陈琏

青云轩,南海湄。绿窗洞然启,云山见参差。轩中之人冰雪姿,文采晔晔珊瑚枝。

月中仙桂亲折得,归来轩子增光辉。明年会试赴春闱,青云平步应有期。

诗人陈琏的古诗

长安杂诗十二首 其七

明代 陈琏

纵目咸阳原,陵墓高嶙峋。佳气久萧索,秋雨暗荆榛。

重泉閟玉匣,芳草埋石麟。神灵竟何在,倏经千百春。

偶思薛平事,茫昧奚足云。张侯有高识,允矣社稷臣。

过轘辕关

明代 陈琏

峨峨轘辕关,关门据层巘。若非鬼斧凿,安得此奇险。

淩晨喜经过,百折路回转。身居万仞高,目极千里远。

缑山与嵩岳,秀色互葱茜。登临俯仰间,怀古兴不浅。

欲招浮丘公,来此共游衍。

皆山轩为吴公太仆赋

明代 陈琏

淮西列郡数环滁,密迩京畿接帝都。此地千年留胜槩,好山四面自盘纡。

鸾翔凤翥形偏异,扆列屏张势不孤。雨过惊看青崒嵂,云开或见翠模糊。

醒心丰乐名犹在,同醉怀嵩迹已芜。空睹故基俱寂寞,不知芳草几荣枯。

醉翁去后谁堪继,太仆才高足并驱。近筑小轩新景界,重开胜地好规模。

峰峦面面呈圭璧,云气时时作画图。幽谷辟来成别墅,酝泉引得近行厨。

当窗树色团如幄,绕屋松声响似竽。碧沼养鱼俱锦鲤,平郊放马总龙驹。

牙签宝轴盈髹几,翠管银筝送玉壶。花气入帘香雾重,竹光浮簟浪纹粗。

烟岚满眼何曾歇,泉石清心只自娱。终日逢迎无俗侣,常时谈笑集鸿儒。

好将绿野平泉比,莫作商颜谷口呼。翰苑诸公频赋咏,新诗满卷粲骊珠。

归至开平偶赋

明代 陈琏

诏赐南归宠渥多,开平城下复经过。日烘沙碛明于雪,云敛峰头翠似螺。

匹马才看离北塞,一鞭又喜度滦河。王师早晚平胡羯,洗耳风前听凯歌。

望罗浮二首 其二

明代 陈琏

谁将罗浮山,分来奠南土。峰峦馀四百,历历青可数。

泉源近福地,灵胜开千古。曾见黄野人,云中骑哑虎。

赏菊花和祝太仆韵

明代 陈琏

莫道秋光不入时,寒芳满径露盈枝。平生自有中黄色,肯愧陶潜五字诗。

桂轩为王志□赋

明代 陈琏

桂树当轩好,萧然远市嚣。虬枝凝宿露,蝉魄转良宵。

翠叶团团密,清香阵阵□。□□堪佚老,不用小山招。

雪月轩为千户萧世英赋

明代 陈琏

严冬风物佳,宵永寒风肃。雪花大于掌,月色明如烛。

高轩喜虚敞,晴光夺人目。万瓦铺琼瑶,空阶粲冰玉。

孤桐声何清,老鹤梦初熟。逸兴满冲襟,长歌泻醽醁。

王陵台

明代 陈琏

公馆候初旦,乘轺出闉阇。载瞻王陵台,远在青山隅。

薄言纵登览,石径来萦纡。念昔建筑时,拟为永远图。

孰知百世后,依旧成丘墟。遗址虽尚存,草木久荒芜。

鹤驾竟不来,岁月屡已徂。旷视洞万古,使我增长吁。

缅邈念明训,为善乐有馀。悠悠千载下,犹能光简书。

吁嗟骊山葬,为计一何愚。

青阳宫怀古

明代 陈琏

谁搆琳宫太室前,昔年遗址尚依然。松阴凿径通岩穴,花底流觞引石泉。

云气常留虚白室,丹光高射蔚蓝天。浮丘道士今来否,瑶草离离满玉田。

送钱正思归省

明代 陈琏

都门相送柳依依,千里家山几日归。铁瓮城中春酒熟,钱塘江上鲤鱼肥。

也知孤馆弹长铗,不似高堂戏彩衣。愧我宦游淹岁月,梦魂夜夜绕亲闱。

送谷城知县杜思道

明代 陈琏

谷城令尹著能声,三载弦歌似武城。千里稽勋来吏部,一朝复任出神京。

甘棠满院舆人颂,官柳盈堤属吏迎。归到黄堂公事简,清风重听宓琴鸣。

忠孝堂为英国公赋

明代 陈琏

经纶事业冠朝绅,带砺家声海内闻。柱国师臣膺上爵,金书铁券表崇勋。

显扬志遂名应重,鞠育恩深念益勤。忠孝双全谁得似,已看竹帛播清芬。

登农山访张道士故庵遗址因望钟山偶赋

明代 陈琏

公馀偶到丰亭上,踏破崖前苍藓纹。雨过草香衣染翠,日晴芝暖石已云。

道人已去坛空在,词客重来路莫分。瞻望皇都才咫尺,钟山佳气自氤氲。

墨松岭

明代 陈琏

浩亹关外墨松岭,驻马林边风日清。野树连阴消暑气,岩泉度响作秋声。

石门险峻真堪戍,土壤膏腴足可耕。忆昔先零曾犯塞,禄渠安国此屯兵。

过济宁逢蒋太守资

明代 陈琏

我近官西蜀,君犹守济宁。重逢头总白,相见眼终青。

政美非求异,心清爱独醒。明朝又分袂,离思满旗亭。

笔花轩为王伦赋

明代 陈琏

铦利休誇砥削方,蒙恬去后代称良。拔毫载颖真无匹,入梦生花自因香。

李白因之工赋咏,江淹得此擅文章。王家妙制今为最,时献蓬莱沐宠光。

白纻词二首 其一

明代 陈琏

胭脂半湿红玉春,远山不扫娇娥颦。歌声飘飘绕梁尘,玳瑁筵前月相新,管弦相和哀思匀。

子夜沉沉更漏促,绛蜡摇光照银屋,馆娃宫人听未足。

送陈叔敬之成都树碑

明代 陈琏

梅花带雪点琼筵,笑上成都万里船。巫峡天高无过雁,蜀山春暮有啼鹃。

碑镌乐石词华粲,树长松楸翠色鲜。自昔锦城多胜概,新诗好写薛涛笺。

郎山

明代 陈琏

郎山高,高刺天,危峰崄磴愁攀缘。仰看高崖覆石穴,穴口至今存破船。

想初山前潴巨浸,水退之后成原田。崖边石痕乃牵路,沧桑之说诚非传。

市廛遗迹已难觅,积沙淤没经千年。道傍残碑宛犹在,汉隶剥落苔痕藓。

兹山雄特孰与肩,北通朔漠邻燕然。后人于此列亭障,往往树栅当其巅。

只今圣化大无外,胡羯远遁无腥膻。山头烽堠高且坚,此日永不生狼烟。

陈琏

陈琏

(1370—1454)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562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