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陈琏
忆昔前元全盛时,四海人物咸熙熙。拂郎远国奉职贡,进到神马尤权奇。
是何生此异毛骨,双蹄雪白身抹漆。肉騣碨礧七尺高,骏气淩风欲超忽。
朝夕立仗丹墀下,白玉之鞍覆黄帕。渥水神驹何足珍,瑶池八骏真其亚。
吴兴王孙艺绝伦,闲将缣素为写真。笔踪慌怫韦夫子,精妙不减曹将军。
吁嗟王孙不复作,纵有骏骨谁能貌。方今天厩尽龙媒,比与斯图宛相若。
斋居许州兴国寺是夜大雪
斋居息尘虑,禅房掩虚阒。瑶琴静在几,银灯炯当席。
江空岁华宴,矧遇风雪夕。琪花散寒光,玉树森素色。
疲氓思抚摩,中夜心恻恻。愿祈岁年丰,幸兹睹三白。
青阳宫怀古
谁搆琳宫太室前,昔年遗址尚依然。松阴凿径通岩穴,花底流觞引石泉。
云气常留虚白室,丹光高射蔚蓝天。浮丘道士今来否,瑶草离离满玉田。
桂轩为弟廷贵赋
兔窟移栽远,灵根阅岁多。黄金攒细萼,碧玉长新柯。
入座天香至,窥帘月影过。待予休致日,花下共婆娑。
和吏部黄尚书与范徵韶韵
潇洒襟怀众所知,康强不用杖扶持。家中旧匣多收画,客里行装半是诗。
湖海交游皆好友,晨昏奉养有佳儿。近闻来谒尚书府,还纪銮江邂逅时。
高士谦竹为崇安知县金怀赋四首 其二 晴
闲歌淇澳步虚庭,一炷炉烟绕翠屏。试写潇湘秋半幅,砚池浮动墨花馨。
寄成均诸先生二首 其二
昔忝同官居胄监,客情都付笑谈间。校书共照青藜火,待漏曾联玉笋班。
时雨寻常生璧水,祥云咫尺近钟山。别来几度怀清赏,安得诗同数往还。
花园二首 其二
三月春深杏正开,寻芳能见几人来。昨宵风雨花狼藉,无数残红点绿苔。
送吕少卿致仕归山阴
解组荣归似二疏,菊松三径想如初。寻盟宜结香山社,访古须寻禹丹书。
知有丹心驰帝阙,应无清梦到公车。相思好寄平安字,闻道春江多鲤鱼。
珊瑚洲
珊瑚生海底,偶为渔者得。至今洲畔月,长照水波赤。
游韶音洞二首 其一
重华去云久,千载有遗踪。韶音已寂寥,石洞犹穹窿。
秋风吹古桂,朝阳老孤桐。蝉吟白日静,凤去彩云空。
我来重怀古,转觉心冲冲。
发滁阳
笑领徵书酒半酣,紫薇香露湿华缄。秋闱人物多□许,明月知谁步斗南。
寿和州徐知州母江宜人八十一
慈闱鹤发已萧萧,寿席弘开喜气饶。花甲已看逾八帙,蟠桃复见熟今朝。
杖扶灵寿光如玉,酒献长生绿满瓢。好似瑶池王母会,歌声一派杂笙箫。
和吏部黄尚书喜雪二首
腊八才过后,同云暗碧空。玄冥司令肃,三白报年丰。
道蕴诗方就,袁安睡政浓。何如黄冢宰,高咏画堂中。
和郑怡云韵
春草池塘入梦频,白麟溪上忆垂纶。诸兄好似香山侣,难弟今为棘寺臣。
孝友义声闻四海,衣冠盛会袭芳尘。几时能赴怡云约,同看荆花一树春。
谢万石对镜写真图为谢廷玉赋
面对菱花自写神,可人风采宛犹真。当年亦是清谈者,不染元规半点尘。
陈士初母贞节诗
吴中有陈氏,诗礼著家声。相彼绿水居,犹如德星亭。
有美如诚翁,文艺夙驰名。早赴玉楼招,不及享修龄。
夫人属盛年,抆泪抚其婴。空闺鸣机杼,孤灯影茕茕。
早暮示慈训,遗孤幸有成。喜能绍箕裘,孝行尤足称。
诸孙亦秀发,文采丹凤翎。节义有丰报,如穫必于耕。
是家天所祐,和气盈门庭。旌书自天下,恩光被里闳。
峨峨贞节门,华表高峥嵘。因为贞节篇,庶以扬德馨。
纳凉逍遥楼
书舍大如斗,烦暑苦郁蒸。危阑俯长江,晚来试一凭。
披襟待明月,坐爱风泠泠。逍遥遗俗虑,物我两忘形。
只此足清赏,何须踏层冰。
华盖观瀑
大科峰头走白龙,蜿蜒绕出青芙蓉。披烟捲雾隐复现,飞下云坪第几重。
凭虚喷薄一痕白,界破翠崖数千尺。晴空风雨锁岩陬,浩浩松涛万壑秋。
飞湍激石石将转,雪浪撼山山欲浮。浮山转石肆磅礴,五丁鬼斧何年凿。
顿洗烦襟三斛尘,心源活泼从疏瀹。
大慈寺法王阁
高阁淩虚喜惯登,阑干面面记长凭。沉犀水净明如练,仪凤山高翠作层。
独鹤时惊云外锡,长廊谁点佛前灯。几回爱向西南望,老树阴森护惠陵。
游刘仙岩有怀
晓出南关道路赊,洞门幽胜信堪誇。若非勾漏神仙府,定是清溪道士家。
天上蟠桃经岁月,岩前瑶草足烟霞。刘郎去后无消息,留得丹炉伏火砂。
陈琏
(1370—1454)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562篇诗文
元宵赐观灯诗五首 其一
至凤阳
挽熊梅溪
锡宴礼部
游韶音洞二首 其二
鲫鳉鲭鳜鱼图为王菊堂赋四首 其一
王陵台
骢马图为宪使黄存诚作
登歌风台
高士谦竹为崇安知县金怀赋四首 其三 雨
逢新桥吕驿丞
翠云轩为吴谦赋
元宵赐观灯诗五首 其五
夜梦亡弟琦觉而有感
挽翰林王学士达善
怀神乐观道士邓能宗二首 其一
陈希夷画像
追挽处士张仲琛
送李迪除晋府典宝
奉天门侍宴
海子桥
凤台歌寄宝邑亲旧
五月五日至济宁河下王舜耕王庭学来访因赋七言近体二首以叙别 其 ...
至成都
游琅琊开化寺二首 其二
读史有感八首 其八
滕县二首 其二
寄给事中罗亨信
张留书院
送严廷圭廷筠兄弟归吴兴
饯驸马赵公赴江淮阅马
琴鹤轩为宜山孙大尹赋
送江公子大潜归临安
登王陵台望泰山
拟古十九首 其五
扁鹊墓
登吴山谒胥祠因望海潮
送礼部尚书蔚公致仕归合肥
龙洲书舍为佥都御史张公纯赋
西川驿五日
寄祝仲山仲韶兄弟
宿来安吉祥寺
西宁驿留别袁指挥二首 其二
画鹰二首 其一
游石经山见杏花偶赋
水竹居为王公赋
番易施氏重庆堂
寄祝仲山
寄致仕宗人府经历黄子中
环翠草堂为毕思诚赋二首 其一
长安杂诗十二首 其一
祝太仆邀赏蔷薇分韵得花字
玄一丹房为邢彦广赋
题浦氏家山图
挽张少卿母
和刑部侍郎俞士吉致仕南归韵
少保金公哀挽
滦河
清河县
寄赵子和昆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