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挽赠右都御史向公

挽赠右都御史向公

明代 陈琏

系传文简派临川,奕叶家声重进贤。玉瘗青山荒宿草,珠沉沧海閟重渊。

皇朝恤典加官秩,太史佳铭贲墓阡。欲奠椒浆歌薤露,西风宰木起寒烟。

诗人陈琏的古诗

云州歌

明代 陈琏

云州迤南好风土,高下川原足禾黍。云州迤北天气寒,五谷不生民食艰。

胡羌俗与中华别,水草逐居食凭猎。云州南去足农耕,充国曾此破先零。

郡庠祭丁

明代 陈琏

辉辉星斗露华凉,济济衣冠祀素王。六佾舞行分左右,大晟乐韵协共商。

明时共说儒风盛,此夜尤看礼数详。一自文翁兴学后,至今弦诵自洋洋。

饯驸马赵公赴江淮阅马

明代 陈琏

敕书颁处紫泥馨,又见乘轺出玉京。文武缙绅萦别意,江淮父老仰清名。

煌煌天驷中宵现,矫矫龙媒万厩盈。校阅功完行入觐,五云阙下沐恩荣。

夜泊广陵

明代 陈琏

扁舟夜泊近芜城,何处箫声似凤鸣。二十馀桥今有几,碧空依旧月华明。

和驸马沐公柬陈祭酒韵

明代 陈琏

新拜司成政盛年,门墙桃李竞春研。昔时曾说阳城贵,此日咸推郑穆贤。

三舍生徒皆俊杰,六堂师席总儒先。圣门道学由来重,性理精微待讲传。

寄祝仲山仲韶兄弟

明代 陈琏

别来频得二难诗,好句惊人也自奇。典雅正音追古作,淋漓醉墨湿乌丝。

阳春白雪真难和,渭树江云空复思。何日重游滁水上,一尊相与话襟期。

风木操

明代 陈琏

维风之飂飂兮,而树之相樛兮,念夫亲之悠悠兮。

维风之淅淅兮。而树之槭槭兮,念夫亲之不可复得兮。

树之有风,犹可止兮。吾之念亲,终无已兮。

游琅琊开化寺二首 其二

明代 陈琏

峨峨琅琊山,拔地几千丈。坤灵毓神秀,景态日万状。

金碧灿晴峦,芙蓉开叠嶂。于时喜跻攀,倏至飞舄上。

天姥如可晞,匡庐遥相望。长歌招安期,临风复惆怅。

兰翠轩为陈廷璋赋

明代 陈琏

彼美人兮貌清扬,开轩适近茹溪傍。依稀辋川之风景,恍惚浣花之草堂。

雨过娟娟修竹净,风来馥馥崇兰香。时看霏翠落虚牖,或见水气生寒光。

终朝相对尘虑息,如游九畹浮三湘。神閒气和乐自然,飞梦不到名利场。

谢家兰玉信堪拟,蒋氏三径还可方。累世相承在诗礼,应是前人庆泽长。

正旦早朝

明代 陈琏

金门初启列朝班,立对金銮咫尺间。四海共沾新雨露,千官同肃旧衣冠。

香浮衮冕天颜近,光眩旌旗日色寒。自愧疏慵无以报,愿祈宗社万年安。

十台怀古 其四 黄金台

明代 陈琏

子哙沽名堕庙社,燕昭信是真王者。黄金不惜筑高台,郭隗能言千里马。

一时云集俱英豪,剧辛乐毅非儿曹。建功已酬国士报,声名不让燕山高。

春秋义战由来少,何限生灵膏野草。王风不作周道东,慷慨令人怀二老。

宿来安驿听雨偶成

明代 陈琏

茅檐彻夜雨潇潇,枕簟生凉暑气消。自是思亲不成寐,非干窗外有芭蕉。

游琅琊和祝太仆韵

明代 陈琏

公暇联镳访上方,萦纡石径似羊肠。遥瞻钟阜如螺小,俯视淮河似带长。

满地绿云芳草暖,一林红雨落花香。几回登览陪清赏,席上论文醉羽觞。

柬慎斋唐经历兼示戴伯贞春雨先生

明代 陈琏

圣主开昌运,贤才集盛时。朝廷尊贾董,廊庙重皋夔。

儒术时兴举,魁星夜陆离。公由科第进,政学古人为。

桂席流芳远,薇垣赞画奇。每嗟慕蔺久,复恨识荆迟。

润物怀春雨,停云忆紫芝。斯文蒙眷恋,教化赖维持。

绿水红莲幕,苍梧翠竹姿。贞清心自洁,慎独孰能欺。

案牍灯前稿,梅花岭外诗。高风时共仰,翘首一相思。

早秋斋居书怀

明代 陈琏

宾鸿南度嫩凉初,退食幽斋兴有馀。挟册懒看平子赋,挥毫爱写右军书。

西风丹桂花将绽,夜雨梧桐叶渐疏。独有匡时心最切,几回清梦绕宸居。

三贤祠

明代 陈琏

太守文章处士诗,高风遗爱系人思。太师葛岭空陈迹,不及孤山有古祠。

寄给事中罗亨信

明代 陈琏

献纳才高动禁闱,生平素志喜无违。趋朝玉佩随班入,侍宴金花压帽归。

天近紫垣宫漏远,日长青琐谏书稀。别来咫尺频瞻仰,夜夜奎光烛太微。

梅月轩

明代 陈琏

幽轩敞虚明,况遇风露夕。寒梅逞芳姿,皓月流素魄。

清晕满庭除,暗香浮几席。伊人静相对,尘虑若冰释。

正宜抚瑶琴,不用吹玉笛。长歌逋仙诗,清思自无极。

宿真定南关教授张忱见访

明代 陈琏

真定称名郡,孤城四面开。河从滹沱出,山自太行来。

冬麦青连野,霜花白胜梅。偶逢张郡博,剪烛共衔杯。

吴江晚眺二首 其一

明代 陈琏

垂虹桥上闲立,三高祠前独吟。昔日清风何在,五湖烟水沉沉。

陈琏

陈琏

(1370—1454)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562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