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陈琏
真定称名郡,孤城四面开。河从滹沱出,山自太行来。
冬麦青连野,霜花白胜梅。偶逢张郡博,剪烛共衔杯。
鸡鸣台
函关之东形势好,谁筑高台临大道。鸡声寂寂台久荒,极目平原暗秋草。
昔在七国争雄年,田文好客谁能先。手挥黄金若土苴,珠履门下常三千。
西入咸阳曾未久,几乎委身雄虎口。机谋已遂幸东还,狗盗鸡鸣誇益友。
早使文知重贤士,当时不堕嬴秦计。徒窃狐裘献幸姬,间关出走真儿戏。
文但好客能轻财,大义不明良可哀。岂不见郭槐昔年称国士,燕山便筑黄金台。
张留书院
云峰敞岩洞,景致异寻常。涓涓泉石净,冉冉芝朮香。
松风吹水帘,萝月转书堂。一从张留后,草木有辉光。
莲社图
义熙人物总英贤,道契机缘岂偶然。五老峰前同结社,三生石上共谈禅。
雨馀瀑布飞晴雪,日出香炉生紫烟。千载高风无觅处,空将仪像画图传。
挽翰林徐修撰孟昭
霄汉声名重,诗书学业精。玉堂新进秩,璧水旧传经。
青史名空在,黄粱梦不醒。鄱阳归葬日,风露湿铭旌。
白纻词二首 其一
胭脂半湿红玉春,远山不扫娇娥颦。歌声飘飘绕梁尘,玳瑁筵前月相新,管弦相和哀思匀。
子夜沉沉更漏促,绛蜡摇光照银屋,馆娃宫人听未足。
界河驿涌翠轩
此地经行惯,重来恰暮春。雨晴山涌翠,花落草成裀。
林下麋呼子,阶前鹤迓人。小轩清可爱,独坐对湘筠。
鲫鳉鲭鳜鱼图为王菊堂赋四首 其一
丰湖春雨过,银鲫戏波心。一自坡仙后,何人有咏吟。
徐太守雪梅为巡抚江西侍郎赵公新赋
黄堂太守画最奇,爱写寒梅雪里姿。繁花绽玉暗香动,老干屈铁苍苔滋。
任教玉笛吹夜月,自有春意生南枝。肯随桃花媚时俗,素与松竹同襟期。
精神何惭仁老笔,香影不负逋仙诗。魁名已在百花上,金鼎调羹当有时。
金山寺妙高台
维舟金山下,飞步妙高台。倚阑纵遐瞩,豁然怀抱开。
谁云隔一水,我喜绝纤埃。淮南见咫尺,烟树翠成堆。
江山宛犹昨,昔人安在哉。缅怀坡仙辈,赋咏骋雄才。
淮仰几百年,石刻荒苍苔。不须雍门琴,对景令人哀。
梅竹轩为刘坚赋
谁似卢村处士家,梅花烂漫竹交加。孤山旧入林逋咏,三径曾闻蒋诩誇。
老节傲霜经岁序,暗香和月到窗纱。知君久负清贞操,爱此相看度岁华。
晁错墓
晁公颍川彦,文藻重当时。风云际嘉会,夙受汉主知。
谠言人所难,敷奏竟弗疑。才彻九重听,已堕奸人机。
哀哉东市冤,千古令人悲。倘非董公说,孰能明是非。
城东有遗冢,宿草荒离离。我来览遗址,感慨徒歔欷。
赖有忠名在,不随薤露晞。
梅月轩
幽轩敞虚明,况遇风露夕。寒梅逞芳姿,皓月流素魄。
清晕满庭除,暗香浮几席。伊人静相对,尘虑若冰释。
正宜抚瑶琴,不用吹玉笛。长歌逋仙诗,清思自无极。
寄松江畬山鼒长老
鸡鸣别后廿馀载,地远无由寄尺书。习静禅心原自定,长斋法候近何如。
道高久伏畬山虎,诗罢闲观泖水鱼。我独怀师清不寐,银台月上夜窗虚。
清乐轩四景诗为驸马沐公赋四首 其一
闲裁綵帖写宜春,柳拂雕阑翠未匀。坐褥先开金孔雀,赐衣初试绣麒麟。
草抽书带烟容淡,兰吐琼葩露色新。时把丝桐弹一曲,悠然古意乐天真。
孝节行
金石有销毁,孝节宁容亏。妾为何家女,二亲蚤背违。
一从归李门,抚育恩最慈。老姑偶罹疾,药石弗能治。
饮泣吁彼苍,刲股炼为糜。糜进疾幸瘳,窃庆获所依。
爰念合卺日,年纪甫及笄。上堂奉翁姑,入室哺婴儿。
春秋洁蘋藻,旦暮治枲丝。女红分所专,中馈乃其宜。
无何失所天,凄恻空泪垂。寒风吹短发,茕茕守空帷。
矢心若皎日,匪石可转移。官府备咨访,上达九重知。
有诏下旌表,束帛加赐遗。恩宠匪徒锡,无乃重民彝。
乡邦耆彦嘉孝节,纪述应有琼琚辞。乌头双表虽已摧,至今令誉恒昭而。
游小西天途中偶赋
维时日载阳,风力颇和缓。骋望陟崇阿,渐觉生意满。
雉花红正繁,草色绿犹短。雉鸣想林暄,鱼跃知水暖。
逍遥协幽悰,山路岂辞远。
车驾谒孝陵随侍有感
文武衣冠肃礼仪,谒陵盛典重今时。九重久切松楸念,此际尤深霜露思。
瑞霭霏微生辇道,荣光烜赫动旌旗。小臣稽首陈歌颂,不愧周人清庙诗。
过扬州留别何运使诸公
几度相逢惜袂分,竹西歌吹忆曾闻。棠阴驻马暑方炽,花下衔杯日未曛。
通政自惭无异绩,司醝君喜有殊勋。南归又觉秋将半,明发江东隔树云。
友清轩为江阴黄彦达赋
澄江有佳士,不为尘事撄。所事在高洁,卜筑向林扃。
轩居喜幽僻,松梅有馀清。苍髯屋角垂,翠羽花间鸣。
闲将绿绮弹,爱此霜月明。悠然协清趣,孰识此时情。
谢三氏教授文时中惠楷木杖
我闻楷木出孔林,不知何人手亲植。深根蟠地逾千载,翠色参天过百尺。
枯梢有时落风雨,人间得之争宝惜。诚如灵寿出恩赐,不数桃榔来异域。
先生何从有此杖,一旦寄来承厚德。奇纹分明若桃竹,劲节铿锵类金石。
提携终日不忍舍,宝之奚啻百金值。奉寄高堂白发亲,扶老定应资尔力。
陈琏
(1370—1454)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562篇诗文
学圃黄先生哀挽
精卫辞哀陈烈妇
十二月词效李长吉体 其六 六月
宣圣手植桧
发滁阳
泊飞来寺二首 其二
清流关
试院夜坐偶成
恩赐宝楮四十定绵羊二羫黄封十瓶白粲二斛
泊飞来寺二首 其一
题弋阳王知县尚㻞族谱
对月焚香图为户部左郎中赋
宿长葛
天育骠骑图为都指挥使韩公赋
吊陈孝子
淮安舟中闻吴歌
二乔观书
读史有感八首 其八
云州歌
挽山都督
和郑怡云韵
送佥宪武大本赴交阯参赞英国公
宝安八景 其六 靖康海市
送山东李佥宪遵安之任
东岳庙
长安杂诗十二首 其十一
司业张公厢房前杏花开邀赏二首 其一
襄城伯李公邀赏元宵和侍郎周公恂如韵二首 其一
鲫鳉鲭鳜鱼图为王菊堂赋四首 其二
汴藩昼锦为兵部许尚书赋
送吴丁二太仆送马之京七首 其七
挽赠右都御史向公
奉天门侍宴
高士谦竹为崇安知县金怀赋四首 其二 晴
和少师杨公侍斋宫韵二首 其二
浣花别意为姜生赋
观华严寺塔灯
送御史何公文渊升温州府知府
宿大柳树驿二首 其一
夜泊广陵
宿汾水驿
拟古十九首 其十
拟古十九首 其五
兰蕙同芳为吴指挥赋
题徽宗蜡觜
挽熊梅溪
试罢游云居庵奉和户部尚书夏公韵三首 其二
宿宝庆寺
挽梅岩区以齐先生
寄致仕宗人府经历黄子中
和颍上知县廖谟行营即事四首 其二
游琅琊开化寺二首 其一
永乐七年春二月九日上巡狩北京越三日至滁阳予率官吏父老郊迎二首 ...
晓出贡院
正月十九日至北京即事偶成八首 其一
铁索桥
遇济宁蒋大守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