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陈繗
直道知公不世情,肯随贪鄙变平生。颓波江上愁皆浊,活水源头羡独清。
尺雾谩劳秋月障,寸云何损太阳明。愿言隐步从渠视,周道便便以砥平。
泮池秋月
半璧池中月一天,波光月色两婵娟。兔穿云破冰壶泄,鱼跃萍开宝飘悬。
桂影飘飘侵赋笔,芹香采采照书毡。夜深想到观澜处,洙泗源头在眼前。
赴试白鱼入舟
细鳞巨口亦奇哉,跳出龙门第几阶。周武渡江曾作兆,不知今日为谁来。
科甲登荣三首 其三
上托青天藉祖宗,半生劳计颇成功。读书自古原无负,有愿于今始幸从。
食禄幸沾新宠渥,衣冠不似旧仪容。故乡亲友如相问,只看胡甥即是侬。
上清理萧宪佥三首 其一
鹭车南下拥干旌,带得天威重远城。暗地鬼神浑破胆,寒潭草木亦武名。
旁搜武士茅茹拔,遴选文儒藻鉴明。归骑无穷频揽辔,风高瘴海已澄清。
寓羊城寄弟
母老居家我出疆,无妻无子总堪伤。阿兄疾病当危地,孩女伶仃托异乡。
婢仆晓来无主唤,田园春去有谁忙。许多嘱付惟吾弟,一句言中泪两行。
东皋清隐
依稀城郭小江洲,深自深来幽自幽。几曲沧浪花外雨,一方明月径边秋。
褰云锁断红尘梦,香茗搜空绿醑愁。为问首阳孤竹下,谓谁还得这风流。
土舍王义官哀挽
抚济黎民日已昏,馀光留得照乾坤。一林风雨寒英气,三岛云烟惨堂魂。
高义堂堂天地久,芳名蔼蔼菊松存。遗孤永抱终天恨,我亦悲歌洒泪痕。
过邳州
邳州城外漏频催,星汉昭回曙色开。爆竹自惊残腊去,椒觞相贺早春来。
风光近迫名园杏,乡信遥传驿路梅。国有圣君家有母,深恩未报思悠哉。
送廷宾先生分教璚台
萍水相逢便眼青,又看离别出都城。北来圣主恩新沐,南去先生道已行。
红落吴江枫叶冷,碧连秦树桂花清。悬知桃李花开处,一道春风直至琼。
海天春晓十首 其七
海不扬波风不号,太平光景满江皋。陶公东下清流远,婺母南来碧嶂高。
春酿小糟翻鸭脚,晓寒单袷褪鹅毛。明时更喜多人杰,一破天荒尽白袍。
方池湛月
水底圆如天上圆,天婵娟映水婵娟。一双玉兔捣复捣,两个嫦娥颠倒颠。
水玉壶间蘋藻地,水晶宫里桂花天。分明照出源头阔,云影天光在眼前。
石井潜灵
空潭一鉴倚天开,活水源头滚滚来。地脉山形相动荡,天光云影共徘徊。
下无根底应难测,中有潜灵莫浪猜。变化却从霄汉去,便为霖雨泽蒿莱。
飞来寺二首 其一
崔嵬一寺上何穷,满眼烟光入梵宫。流水尽归空寂里,远山犹在有无中。
六窗掩映猿啼日,半夜萧条鹤唳风。安得飞来却飞去,种些禾黍庆年丰。
环翠参天
一林真趣一高堂,四面阴森四序苍。弹雨九□和泪鹤,凌霄千仞接飞凰。
分香易到兰阶上,有实虽遗李道傍。自是参天多雨露,向荣生意起春忙。
赠锦衣卫千户 其二
气宇轩昂大丈夫,世家何愧执金吾。垂勋烨烨昭光烈,威武桓桓振帝都。
万马无声听号令,三军奉法任招呼。圣明昼日来三接,会见康侯赞庙谟。
和梁大尹吴川道中望琼山
云开远见海中山,万里归程一水难。雨脚渐随车辙至,风声遥递棹歌喧。
甘棠树老还当茇,桃李花开正满门。多少儿童骑竹马,拦街争迓旧郎君。
海天春晓十首 其二
大地春回大海中,韶华不与异乡同。林椰叶老无穷碧,海漆花娇别样红。
钟鼓响低千瘴月,客船牵动五更风。平明纵步琼台看,描画丹青四面通。
赠梁大尹之京二首 其一
贤令真为父母官,爱民如子一般看。饥推谷食常教足,煖课蚕桑只更寒。
匍匐更无愁入井,征输不复笞追完。朝天却恐乔迁去,拟把双辕卧辙攀。
忆亡妻及孩
二十年来尔有家,相依才十四年华。二男春桂先零萼,四女秋阑始眠芽。
傍母眠时俄失母,有爷别后似无爷。啼饥号冷凭谁顾,尔独何心撒手耶。
明伦集胜
彝伦明处日星光,光景熙然道义场。肄雅歌风周礼乐,董醇贾茂汉讲章。
宏开讲席来鳣兆,师济青衿列雁行。蚤晚升堂皆入室,贤才端的胜虞唐。
陈繗
陈繗,琼山人。明孝宗弘治六年(一四九三年)进士,翰林院检讨。有《唾馀集》。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六八。陈繗诗,以民国二十四年海南书局印《海南丛书》第五集《唾馀集》为底本。► 170篇诗文
晓天见雪二首 其一
题成趣园池亭
金陵胜览二首 其二
燕都偶成
寓中元旦
送林省祭还乡
送友人上京
送李廷玉
舟次英德观音石山有作
仪真江口舟阻风
海天春晓十首 其一
次蔡梅轩会后偶成 其二
乔梓惊秋
哭丘一成三首 其二
月夜乘舟
科甲登荣三首
琼台胜览送江右蒋举人还乡 其四
奉和都台忧水患诗即次原韵 其二
玩鹤子
秋吟菊径
送冯叔贵注选还乡
送友人赴试
送梁大尹朝京三首 其三
观修道路有作
送交三首 其一
题画凤
送郡博陈先生秩满之京
送刘汝坚赴春闱
张家湾有感
途次闻蝉
上太守二首 其一
奉使馈太常卿未会
题吴氏义学田 其一
送交三首 其二
赴会试南都美人家三首 其三
夏赏荷池
上娄参议二首 其一
送解户部还乡
海天春晓十首 其九
初进南雍
赠梁大尹之京二首 其二
海天春晓十首 其三
五月江边待客不至
和周凤斋见寄
送李廷玉还横江二首 其二
和梁大尹途中风景 其一
题瞻云轩
金陵有见
上娄参议二首 其二
舟中偶书所见
别王必辉
都台黄门诸先生寄赠倡和严韵见示敢窃效颦并希呈正二首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