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次瑶攴石望鞋山

次瑶攴石望鞋山

明代 陈谟

舟移瑶攴下,遥望石如屣。舟人云是大姑娘,一掬弓弯曾堕此。

吾闻古有巨人迹,姜嫄履之生后稷,神灵奇踪此其一。

水仙罗袜凌波轻,安取盘囷如此石。又闻大禹乘四载,浚川来经彭蠡滨,遗此表徵千万春。

江神呵禁畴敢登,偶一践踏风雷惊。导河自昆崙,砥柱碣石壮本根。

瞿塘滟滪堆,舟航不敢争飞奔。长江钜石天意存,此其小者疑屣云。

君不见小姑健儿女将军,剑峰屹立当海门。

诗人陈谟的古诗

题墨竹 其一

明代 陈谟

清风满竹林,酌酒荐鸣琴。悬知大小阮,于此开尘襟。

元日观灯复陪指挥巡城东同行诸公

明代 陈谟

遥闻太乙下清都,五夜香风溢四衢。杨柳连营垂虎帐,芙蓉压水引金吾。

蟾宫送月云头净,相府延春夜禁无。粉扇榴裙歌下里,鸡皮鹤发舞寒胡。

花枝插烛频频换,泉乳浇茶细细娱。假面拳毛狮子啸,散花烟火寿星扶。

兴阑更自巡城钥,时泰还欣绝警枹。游骑追随杂耆老,吹笳激烈混笙竽。

飘飘吟句参军送,落落神情长史趍。自叹衰迟多白发,苦无锦句付奚奴。

秋夜燕集示诸友

明代 陈谟

金风吹尽燕梁尘,公馆林疏爽气新。露泛紫微香拂酒,月将仙桂影随人。

参军最得诗中趣,文士宜多幕下宾。百罚不辞惭潦倒,苦无佳句答情真。

秋日用刘子彦韵 其二

明代 陈谟

六月秋生喜闰年,故因凉早景多妍。燕鸿物外同羁旅,清浊杯中总圣贤。

南亩桑麻差足乐,西江雨露复能偏。二间茅屋清溪侧,时有诗朋送雅篇。

寄泷水县丞

明代 陈谟

出佐泷水县,缅怀贞节堂。春明綵服丽,天远白云长。

鸾诏腾双阙,金冠表一方。依依缝线密,应念久风霜。

过浈阳峡汉杨仆将军驻兵处

明代 陈谟

帆过浈阳峡,攒峰剑插天。嵌岩通窈窕,石壁绝夤缘。

将军若下濑,于此驻戈船。飞鸟不敢下,声名何赫然。

西林八景 其四 落星石

明代 陈谟

星君避太空,入觐太微中。如何化贞石,奠此高明宫。

题曾秋月提点寿竹图

明代 陈谟

羽葆霓旌翳石根,蓬莱云气伴朝昏。仙人细酌长生酒,閒看苍龙子又孙。

题哀节清静一轩

明代 陈谟

几度来寻羽士轩,白云无语客忘言。吟风不忆三生石,醉月长留太古尊。

碧落游丝那有影,悬崖枯木只馀根。白鸦来往芝田熟,应是黄庭内景温。

送友人之钟陵

明代 陈谟

以我白石歌,壮君黄鹄游。笑骑将军马,踏遍西山秋。

古之大哲人,于此怀民忧。铁柱系长蛟,斗门遏洪流。

地轴安其常,水灵何所求。长笑蜀太守,空立三犀牛。

繄此十万家,高柳连城楼。形胜自天开,攻守由人谋。

綵笔为我题,宣城美才猷。宁知东湖水,可以藏渔舟。

题复初上人松云山房

明代 陈谟

挂衲云根松,结巢松顶云。千年养金珀,五色丽乾文。

松风引名胜,云月净嚣氛。待携陆脩静,酌酒听桐君。

朝阳诗

明代 陈谟

瀛海之东,桃都之山。有木相扶,蔚乎盘盘。金鸡既鸣,日观斯出。

鸿濛之枝,其赫有奕。乃浴于海,遂升于天。苍苍凉凉,维气之先。

君子钟之,刚健其德。匪维刚健,抑又温克。穆穆暾暾,冬夏一致。

彼昼而亲,爱畏或二。我亲其朝,有爱无畏。君子作牧,召父杜母。

宁宽以扰,无猛而势。韶石之上,舜峰之下。湛湛露晞,皇华被野。

嵎夷之宅,旸谷之宾。成岁定时,羲和纪勋。宁独韶阳,史君遗爱。

式遄其归,光于昭代。

次萧子所至日怀京国 其二

明代 陈谟

綵笔何人动藻旒,南郊仪礼若为优。明时鼎鼎风云会,载籍茫茫烟海浮。

璧水育材须妙选,钟山应制岂凡流。德星聚处还知否,别有风流陈太丘。

吊落星寺

明代 陈谟

移船落星湾,不见落星寺。灰飞劫已空,石在顽无智。

尝闻容桀黠,岂是关天意。览胜怀昔贤,金仙久无寄。

星宫环紫垣,官守宁容弃。向来果何愆,一斥沦九地。

化石竟不归,千载同一恚。

题吴推官江山览图 其三

明代 陈谟

万竹沉沉山下屋,千波汎汎石根船。逢迎沙岸飘萧者,不是玄真定谪仙。

次杨子良催菊韵 其三

明代 陈谟

楚楚临阶菊,从知品第嘉。程侯情最重,杨子兴偏赊。

金蝶归丝网,天鹅散雪花。只宜摇落赏,难向艳阳誇。

峡江周郎墓

明代 陈谟

此地亦巴丘,将军岂昔游。风吹大树老,坟对古坛幽。

庙祀存邦典,时艰惜勇谋。小乔殊凛烈,爽气共横秋。

题王子贤云樵山房 其一

明代 陈谟

官閒日日逐樵苏,心寄浮云乐有馀。谷口归来身未倦,下帘细读买臣书。

次荔支韵赋 其一

明代 陈谟

猩红染就锦苞肥,解映金袍与绣衣。几度醉吟芳树下,浑疑夜燎续朝晖。

榕树下别参军再赋就简指挥

明代 陈谟

榕阴翠盖倚重重,相送城南复向东。上将故多黄石略,参军况是紫髯翁。

重题锦字云生纸,独转沧浪月满蓬。徙倚松根看野色,青山缥缈意何穷。

陈谟

陈谟

(1305—1400)元明间江西泰和人,字一德。幼能诗文,尤精经学,旁及子史百家。隐居不求仕,而究心经世之务。尝谓学必敦本,必先变化气质,若礼乐、刑政、钱谷、甲兵、度数之详,亦不可不讲习。洪武初征至京师议礼,宋濂等请留为国学师,引疾辞。家居教授,屡应聘为江浙考试官。学者称海桑先生。有《海桑集》。► 18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