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火田郑次山贫士也有燕坐之处五为赋之·寓意

火田郑次山贫士也有燕坐之处五为赋之·寓意

宋代 陈文蔚

山水可吾情,对酒不必醉。
及其不以酒,何由得翁意。

诗人陈文蔚的古诗

八月十日过松水

宋代 陈文蔚

拂石临流几岁秋,未尝历险究源头。
今朝拄上云烟去,为吸清泠最上流。

中秋后二夕陪赵连州饮荷香亭次连州韵

宋代 陈文蔚

使君今宵有高会,天为好事收滂沱。
厌将歌舞竞时好,只有风月为计魔。
此际主劝客尽醉,何日弟和兄且歌。
台高林影散满地,不饮奈此清光何。

送赵德勤将漕淮东

宋代 陈文蔚

登亭每忆楚东时,把酒吟诗对落晕。
拭目正看黄鹄举,回头不奈白云飞。
未应失计荒茅屋,正坐无钱买钓矶。
亩亩怀有常抱膝,论思惟日望公归。

乙卯正月别子融

宋代 陈文蔚

相逢便欲作归谋,为子殷勤一日留。
山好不妨和雨看,水平重得绕湖游。
酒须更放微醺饮,诗亦无劳着意求。
别去不愁山水隔,兴来径理雪中舟。

火田郑次山贫士也有燕坐之处五为赋之·寓意

宋代 陈文蔚

山水可吾情,对酒不必醉。
及其不以酒,何由得翁意。

十月九日同公美践上林之纪回纪实

宋代 陈文蔚

景入小春方嫩寒,缓行不觉鸟间关。
倚空叠嶂何崷崒,带石清溪屡绕环。
政拟徘徊檀木岭,且先点检上林山。
杖藜未作忙归计,又喜临清得钓湾。

晚步清晖不见主人题竹间

宋代 陈文蔚

饱食无馀事,逍的散步行。
清晖人不见,鸥鹭自相迎。

希颜见寄二绝和韵

宋代 陈文蔚

海棠带雨浅深红,共甜闲亭拂面风。
识得春光随处乐,鬓丝谁管已成翁。

三月八日晚步溪上二绝 其二

宋代 陈文蔚

画笔难描蘋渚意,诗情难状柳堤风。若令妙处人皆会,甘把渔竿伴钓翁。

题傅岩叟悠然阁三章章八句

宋代 陈文蔚

悠然君之见,不与凡见同。
正似东篱下,山忽在眼中。
谁昔夜登阁,歌罢饮亦终。
恍若有真契,可知不可穷。

后一日和徐子融韵

宋代 陈文蔚

未省千林变作瑶,祗知尊酒侍清宵。
大将臣子明忠孝,妙在阴阳验息消。
忆此老仙冲雪去,归欤两袂喜风飘。
岭头故事诗能纪,今古相逢总不饶。

送赵进臣持闽宪节

宋代 陈文蔚

任官自古惟贤材,天子耳目寄外台。
祥刑所击切民命,可不於此钦恤哉。
猗嗟东南俗脆弱,独有闽岭高崔嵬。
山川风气颇相等,挟刚负险不可摧。
自来岩谷多啸聚,屡遗使者殓渠魁。
今幸田里各安业,毕竟习俗怀阴猜。
侵陵矫虔或未免,狱论不平良善灾。
民强官弱亦已久,往往州县翻低回。
政须绣斧肃风采,坐使一方公道开。
秋霜凛烈惩其奸,扑灭不复然死灰。
阳和宽大布德意,抚摩穷困如婴孩。
湘江之水碧悠悠,使君昔日曾徘徊。
于今八州复延颈,洗冤泽物须公来。
澄清本是平生志,从此四境无氛埃。
勿谓故园有松菊,长忆三径荒莓苔。

又和欧阳国瑞韵

宋代 陈文蔚

台高无奈月明何,岂惮攀缘上岌峨。
万壑秋声归草木,百年乡思动关河。
遥知素影千家共,不独秋光此地多。
中夜酒酣狂欲舞,停杯且复听吴歌。

贱和一诸友有祝颂语以五十六字谢之

宋代 陈文蔚

庸庸不作世间奇,空负生成造化机。
岁月漫惊多发积,功程殊未进腰微。
不贪腰下悬金印,且自尊前戏彩衣。
多谢诸君借辉润,一朝盈箧尽珠玑。

隐将峡口占二绝

宋代 陈文蔚

小似武夷深更幽,地肋九曲一溪流。
诛茆结屋虽成左,赢得青山自在游。

予酷爱桂香置两枝於萧寺之寓室日出不得对花

宋代 陈文蔚

惜午故剪碧云枝,却负花香花有辞。
为辍清眠陪永夜,月窗相对恰相宜。

永邑杨君鉴子明譬斋读书将从事於古人为己之

宋代 陈文蔚

人性靡不善,因物始有迁。
本体遭剥蚀,如鉴尘所昏。
畴昔均秉彝,善端本绵绵。
既茂闲邪功,诚心所由存。
若为用力地,格物居其先。
万珠一理贯,洞然见本根。
表里俱澄澈,断断义理分。
言动中伦虑,狂愚讵同论。
彼哉迷复子,一自万里奔。
认赘以为嫡,未尝知反观。
君子审取舍,不容泾渭浑。
中扃瞭如烛,肯蔽耳目官。
中庸示明训,一言会其元。

和张元德奇昌甫末章见及之韵

宋代 陈文蔚

江南目断短长亭,会面无由见德星。
所及交情无皂白,且欣师训炳丹青。
君将偃室春鸣瑟,我但莱衣日过庭。
多谢新诗相勉进,敢忘圭复识中扃。

诸君用东坡玉堂观郭熙画诗韵题江山王君平远

宋代 陈文蔚

有客有客心地闲,楼外青林林外山。
风烟出没美无度,依约图画有无间。
眼随白鸟去边远,一声渔唱江村晚。
此时谁会倚栏心,云出不知何处巘。
岁寒松柏饱风霜,肯逐桃李争春阳。
安得共卧百尺楼,为挹江濑吞山光。
当年形过八砖日,坡仙想像频搔发。
无言细玩郭熙画,应思老去寻泉石。

追赋西庙广觉寺

宋代 陈文蔚

精蓝同占一青山,游子纷纷春自闲。
要福乞灵从尔辈,独携筇杖款松间。
陈文蔚

陈文蔚

陈文蔚(约公元1210年前后在世)字才卿,上饶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泰初前后在世。师事朱熹。尝举进士。庆元中,(1198)馆于朱熹家,课其诸孙。又讲读铅山。端平二年,(1235)都省言其所作尚书类编,有益治道,诏补迪功郎。学者称克斋先生。文蔚著有克斋集十七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232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