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壬申春社前一日晚步欣欣园

壬申春社前一日晚步欣欣园

宋代 陈文蔚

何必游园问主人,只寻花柳闹中春。都无拣择行随意,不费思量句有神。

是处林园明紫翠,晚晴楼阁倚嶙峋。村村鸡酒相招唤,安得便为同社邻。

诗人陈文蔚的古诗

贱和一诸友有祝颂语以五十六字谢之

宋代 陈文蔚

庸庸不作世间奇,空负生成造化机。
岁月漫惊多发积,功程殊未进腰微。
不贪腰下悬金印,且自尊前戏彩衣。
多谢诸君借辉润,一朝盈箧尽珠玑。

贺赵及卿黄定甫主宾联名登第

宋代 陈文蔚

人杰须知本地灵,鹅峰挺拔湛溪清。
新添九桂丛芳茂,帝发一枝花更荣。
文社只今传盛事,宦途从此展修程。
归耕愧我犹无地,仅有青山一笑迎。

火田郑次山贫士也有燕坐之处五为赋之·岁寒

宋代 陈文蔚

中独抱孤清,外示聊以朴。
不结桃李交,风味良不恶。

寄题列岫

宋代 陈文蔚

面面青山不记名,相知宜雨亦宜晴。
去来自在云千叠,高下无多屋数楹。
晨诵书弦俱乐事,春光秋月总诗情。
个中真乐谁能识,不问人间枯与荣。

希颜见寄二绝和韵 其一

宋代 陈文蔚

海棠带雨浅深红,共憩閒亭拂面风。识得春光随处乐,鬓丝谁管已成翁。

追赋西庙广觉寺

宋代 陈文蔚

精蓝同占一青山,游子纷纷春自闲。
要福乞灵从尔辈,独携筇杖款松间。

再过桃花台

宋代 陈文蔚

去年过桃花,心情乱飞絮。
今年重来时,烟水已成趣。
川华动春绿,渔艇自来去。
况复江上山,玉立美无度。
徘徊欲吟诗,日暮不成赋。
但见飞鸟归,暝色带云树。
我生亦何求,行止随所寓。
悠然此时心,但觉狎鸥鹭。
风定波自平,可玩不可怖。
堪嗟世间人,险阻起平路。
兹焉得所图,万事不关虑。

公美约同游龙安地僧留小饮归途一绝

宋代 陈文蔚

几年无便到招提,沙路徐行趁碧溪。
花竹禅房成小款,笑谈不觉到斜西。

庐山杂咏 天池

宋代 陈文蔚

朝登天池峰,暮酌天池水。一枕僧榻清,钟磬半空里。

平生此名山,籍籍满吾耳。乘兴作远游,杖策自不已。

行行到绝顶,尘世知隔几。云烟出其下,渺视犹万里。

山川与人物,往往尽蒙被。始疑翻雪涛,混同一彭蠡。

顷刻开一罅,初见山逦迤。仿佛人世界,未可详目指。

山中为予言,此地去天咫。风雨晦冥候,与世殊不似。

霖潦方下作,山头旋磨蚁。云深此埋屋,山下乃不尔。

历验予所言,其言亦非诡。未必隔仙凡,高深实殊轨。

初夜现佛灯,数星林末起。如萤复如炬,或明亦或止。

昔闻颇甚怪,今见乃如此。寄语登山人,仍须细穷理。

子京以长篇告别值予欲出一绝谢之

宋代 陈文蔚

二年不作上方游,一日重寻旧话头。
却恨婵娟成两处,清尊无分共中秋。

周公美尝年有红梅之约今花时雨雪公美以诗遣

宋代 陈文蔚

红梅高赏趁春晴,不记年华几甲庚。
花酒一时双遣至,却愁不似对梅清。

自铅山归上饶途中感与

宋代 陈文蔚

来时积雪归途熟,暗中流换惊时节。
所幸康宁九十亲,依然堂上垂华发。
何意何当足甘旨,斑衣日戏慈颜悦。
丈夫事业有用舍,穷通不能必分别。
直须用和何处处,无徒潇洒送日月。
嗟嗟世人泣岐路,东乡久哉吾计决。
终当练马扶桑树,车行万里谁能遏。
慷慨自奋歌此章,老去不知情激烈。

二月廿一日游藏胜有感

宋代 陈文蔚

柴门终日掩荒苔,记得年时把酒杯。
幸有克风到桃李,一年一度看花来。

诸君用东坡玉堂观郭熙画诗韵题江山王君平远

宋代 陈文蔚

有客有客心地闲,楼外青林林外山。
风烟出没美无度,依约图画有无间。
眼随白鸟去边远,一声渔唱江村晚。
此时谁会倚栏心,云出不知何处巘。
岁寒松柏饱风霜,肯逐桃李争春阳。
安得共卧百尺楼,为挹江濑吞山光。
当年形过八砖日,坡仙想像频搔发。
无言细玩郭熙画,应思老去寻泉石。

辛丑春游金华出东郊

宋代 陈文蔚

青山双夹小溪流,绿篠人家古渡头。
虽是溪山不相识,劝人啼鸟却相留。

和余方叔题傅材甫筠欲韵

宋代 陈文蔚

一区投老将焉卜,扬雄草玄那可续,
何似山中种修竹,白驹皎皎人如玉。
山深九夏无炎溽,往来不着市廛足。
主人心地一泓渌,调高和寡阳春曲。
时闻樵歌起林麓,趺坐道人方闭目。
读书万里归妙瞩,等闲莫蹑巢由躅。
何妨春酒瓮头熟,便约幽人来卜贡。
伯夷清风千载肃,堪笑荒凉旧金谷。

七月廿六日赵国兴招饮山堂有诗和韵

宋代 陈文蔚

满地秋阴日欲残,故人相约过松关。
风烟雨后呈姿态,杖屦秋来起废闲。
喜有诗情浓似酒,从渠日历积如山。
清溪况分知人意,为绕山堂绿一湾。

寄题微州李君博文阁

宋代 陈文蔚

曾参一唯外,相顾了无言。
颜渊但如愚,永谢枝叶繁。
后人谓二子,独得道之原。
脱落章句卑,统宗而会元。
谁知圣门教,入道固有门。
非博奚反约,溯流乃求源。
颜曾日用功,如海众水吞。
及其成功后,木落归本根。
固非求捷径,大学废讲论。
李君敞高阁,驾言避俗喧。
藏书比邺侯,日夕手自翻,
百家期贯穿,目击万里存。
上下洞今古,高深察乾坤。
一旦忽融会,豁然破篱籓。
笑彼习忘子,读书尝惮烦。

赵湖州东园杂咏和人韵·先春堂

宋代 陈文蔚

芳园十亩面东开,春色知从此地来。
门外风光浑未觉,堂前早已发桃梅。

送赵国开赴崇安丞

宋代 陈文蔚

十载交游一日如,高情多谢不相疏。
分携幸不隔江海,得使常须访正居。
折柳正当三日暮,泛舟深约九秋馀。
相期暇日吟我外,只有公勤是荐书。
陈文蔚

陈文蔚

陈文蔚(约公元1210年前后在世)字才卿,上饶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泰初前后在世。师事朱熹。尝举进士。庆元中,(1198)馆于朱熹家,课其诸孙。又讲读铅山。端平二年,(1235)都省言其所作尚书类编,有益治道,诏补迪功郎。学者称克斋先生。文蔚著有克斋集十七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232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