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郑闳中仙居十一首 其六

和郑闳中仙居十一首 其六

宋代 陈襄

我爱仙居好,隆儒鲜大方。诸生令讲艺,童子俾升堂。

买地兴民学,驱车下党庠。三年邑未化,官满意彷徨。

诗人陈襄的古诗

留题表兄三歌养浩亭

宋代 陈襄

华构敞云扃,人幽境亦灵。
心间生浩气,味薄得真经。
凿沼观鱼乐,开樽与酒盟。
由来知此趣,何暇问撄宁。

余自白阳驰谒宜都周梦得长宫饮于清江亭爱其

宋代 陈襄

丹山西去水东流,亭在山南隔蓼州。
船系白杨归不得,清江如画主人留。

对景偶书

宋代 陈襄

天角暝光收,空中爽气流。
雨回巫峡暮,波起洞庭秋。
塞阔归鸿远,林疏败叶稠。
碧云音信绝,目断五城楼。

次韵朱兵部上巳锡宴

宋代 陈襄

禊饮开天苑,英游缀士林。鹿苹常长养,鱼藻遂浮沈。

和气春台暖,恩波曲水深。追随方外乐,歌吹梦中音。

忽起江湖兴,久无轩冕心。莺花应笑我,华发已盈簪。

和苏子瞻通判在告中闻余出郊以诗见寄

宋代 陈襄

郊原绿意动游人,湖上晴波见跃鳞。
间逐牙旗千骑远,暗惊梅萼万每新。
寻僧每拂题诗壁,邀客仍将沪酒巾。
寄语文园何所苦,且来相伴一行春。

题杭州宝岩寺垂云亭

宋代 陈襄

小亭搀绝出云间,万象升沉不得间。
莫怪诗翁头白早,时来向此写湖山。

苏明允府君挽词

宋代 陈襄

礼阁仪新奏,延英席久虚。
自从掩关卧,无复草玄书。
东府先生诔,西山孝子庐。
谁言身后事,文止似相如。

次韵朱兵部上已锡宴

宋代 陈襄

禊饮开天苑,英游缀士林。
鹿苹常长养,鱼藻遂浮沈。
和气春台暖,恩波曲水深。
追随方外乐,歌吹梦中音。
忽起江湖兴,久无轩冕心。
莺花应笑我,华发已盈簪。

登彼公堂燕贡士 其四

宋代 陈襄

登彼公堂,鸿飞戾止。君子燕湑,维其不已。

和张运使题长乐台

宋代 陈襄

云暗驺鸣出谷时,一方生齿庇馀辉。
知君才业非张翰,莫为鲈鱼有意归。

和子直闻运使兵部驻节京口寄呈如晦

宋代 陈襄

南徐新政焕秋阳,九日登临喜觞。
送酒客寻方外士,观风人是省中郎。
千家弦管闻谣俗,万顷湖山入燕堂。
使节未归深有意,欲疏泾渎利吴艎。

送钟离郎中知婺州

宋代 陈襄

皓首潘郎少似君,一麾新得浙江濆。
神仙窟宅金华近,吴越封疆宝婺分。
沈约瘦来题八咏,张颠醉后扫千文。
才高政美应无事,莫厌双溪卧白云。

熙宁七年八月望日自杭之宋过永乐院观承天佛

宋代 陈襄

雷音一振绝微言,未学方知祖道尊。
莫讶师僧无见处,人人俱解句中玄。

题积善院

宋代 陈襄

幽寺访禅客,烦襟此一开。
山空有猿鹤,地僻无尘埃。
烹茶绿云起,鼓扇清风来。
览景不归去,暮烟生古台。

和宛丘长官赏花

宋代 陈襄

遗我新诗雅兴长,一时花谱为传芳。
不须满县栽桃李,却羡风流骑省郎。

和子瞻沿牒京口忆西湖寒食出游见寄二首

宋代 陈襄

乞得湖山养病身,花时曾共忆行春。
嘤鸣幽鸟还迁木,觱沸清泉复寻芹。
皂盖寻芳丘有李,寻楼观戏巷无人。
锦袍公子归何晚,独念沟中菜色民。

送李惟肖尉尤溪

宋代 陈襄

朝廷厌烦苛,往还按察诏。
四方小大官,政恶日无谯。
悲哉穷远民,天耳不可嘂。
讼争细毛发,吏议举烽爝。
追胥烦闾里,符牒纷以炤。
利手肆指撄,百巧凿孔窍。
齐氓一扰攘,沸若烹鲜铫。
上下漫不省,鳏寡日相吊。
咨嗟梦得材,连蹇十铨调。
今复欝不施,一尉滨海峤。
蠢兹尤溪民,习俗攻险僄。
尺表易为直,长戈固难掉。
吾闻政无小,媺恶出号召。
虽尔主盗官,操权宁非要。
近岁民艰食,群小屡轩逃。
挥刀力诛锄,加以原火燎。
政令务宽简,威肃宜震曜。
武事戒不习,贱策贵前料。
山林剔逋逃,道路剪攻剽。
食禁宁疏网,私兵勿容鞘。
尝闻伍保法,慎置理宜妙。
法至奸可革,无事省巡徼。
勿嗟厥位淹,十室聊歌笑。
往矣有吾民,疮痍方尔疗。

送郑洙赴举

宋代 陈襄

天上奎星专主文,地下嵩获惟降神。
含灵孕粹五百载,挺然间出非常人。
荥阳才子东山客,满腹精神太英特。
掞天辞藻驾曹王,炙地声华压元白。
等间旧笔摛鸾龙,烟霄凜凜横辞锋。
稷下千人摧劲敌,昂头不敢争英雄。
吾皇新命招宏博,紫宙风清飞一鹗。
骊龙卧起沧海空,灿灿灵珠光满握。
明年二月春水来,桃花浪起龙门开。
青云岐路无多地,定须迅击狂风雷。

幽菊燕贡士

宋代 陈襄

有幽斯菊,濯濯其芳。
烝烝尔髦土,惟其修兮,
有美于乡。

使还咸熙馆道中作

宋代 陈襄

土旷人稀使驿赊,山中殊不类中华。
白沙有路鸳鸯泊,芳草无情妯娌花。
毡馆夜灯眠汉节,石梁秋吹动胡笳。
归来揽照看颜色,斗觉霜毛两鬓加。
陈襄

陈襄

(1017—1080)宋福州候官人,字述古,人称古灵先生。与陈烈、周希孟、郑穆友称“四先生”,倡理学。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神宗朝为侍御史知杂事,论青苗法不便,出知陈州、杭州。后以枢密直学士知通进、银台司兼侍读,判尚书都省。尝荐司马光、苏轼等三十三人。有《古灵集》。► 118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