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梦先兄持绝句见示及觉忘其前联以意足之

梦先兄持绝句见示及觉忘其前联以意足之

明代 陈献章

松林土屋闭斜曛,人世悲欢那得闻。閒处酿成玄碧酒,秋来携过武夷君。

诗人陈献章的古诗

次韵张东所元旦见寄

明代 陈献章

未到朱陵古洞门,一封先荷沈公恩。睡穷残腊还忧病,吟倚东风欲断魂。

紫盖不知谁是主,青天无尽鸟空鶱。山人只合山中老,一岁桃花种一根。

谢伯倚得孙送姜酒至

明代 陈献章

七十一年云水中,半江老隐旧知侬。一杯引满为君喜,伯倚今朝又作翁。

谢壁间李学士和予藤蓑诗偶成奉寄 其一

明代 陈献章

西涯一曲我藤蓑,对此相思可奈何。今日玉台应说我,海门何处扣弦歌。

秋兴三首 其二

明代 陈献章

盛时不得意,衰老徒伤悲。志士曷为尔,载籍多见之。

翘首面昆崙,白龙有遗池。振衣一千仞,高咏秋风谁。

六月一日不雨

明代 陈献章

窗眼阴晴晓未分,一年忧乐稍相寻。山林自惯清凉极,且放今朝到铄金。

赠画师

明代 陈献章

高枕松根不记秋,秋来春去几时休。山中此梦公能画,我有黄金赠一舟。

木犀枝上小鹊

明代 陈献章

翠裙白领眼中无,飞上木犀还一呼。乾坤未可轻微物,自在天机我不如。

宿云卧轩 其二

明代 陈献章

不妨到处与人群,借宿山斋酒半醺。我得五龙传睡法,枕痕犹带华山云。

梅花 其十一

明代 陈献章

舍南朝见一枝梅,舍北桃花昨夜开。笑问花开何太急,青春肯逐酒钱来。

次韵送陈秉常之荆门州任 其二

明代 陈献章

紫盖垂阴宿雾收,下临云梦此何州。黄鹤飞来一回顾,不尽荆门天际头。

赠张进士入京 其五

明代 陈献章

玉台居士玉台眠,碧海三山病枕前。君欲有为休问我,白头世事已茫然。

观黎

明代 陈献章

无诗无影不留真,描画先生到几分。赖有当年亲点笔,一声孤鹤在秋云。

题也可庄上见一空 其一

明代 陈献章

交交黄鸟弄春晴,也可山庄隐几听。莫以山林笑流俗,山人元是此山灵。

何宇新赴南京,来白沙告别云:此行且复见定山,时秋已尽矣,以诗 ...

明代 陈献章

浦口柴扉几日开,江门烟艇暮秋回。交情亦似长江水,南北年年送往来。

与廷实看李世卿题竹

明代 陈献章

来看竹上旧题名,已有清风挹世卿。夭矫龙蛇不堪捕,安知不是野狐精。

罗浮春寄民泽 其二

明代 陈献章

九肋蹒跚清楚阔,九苞真与黄云深。复有凤凰山上月,遍照罗浮玉洞春。

五月菊 其二

明代 陈献章

小变春红作淡妆,山亭初见一枝黄。醉中忽眩东篱眼,起视金钱著屐忙。

钟氏席上赋四十韵

明代 陈献章

九日江涛稳,孤舟客子来。两番惊老瘦,一别长婴孩。

爨婢携筐出,溪童负水回。家家秋酿熟,处处菊花开。

馔有江鱼美,拳无俗子猜。敬恭存酌醴,意思剧甘醅。

暂去终投辖,将留故下鋂。稍喧防笑语,屡起雪樽罍。

石榻偏成卧,柴关莫乱推。交情双烂漫,高兴一崔嵬。

树暗虫飞乱,山深猿啸哀。萧骚鸣涧竹,绿净映溪苔。

吹篴丹枫浦,鸣榔白浪堆。平生羡渔牧,此地讶云雷。

掬涧头垂膝,看云手拄颏。天机闻答响,物理识枯荄。

小立依林隙,微吟近水隈。直防纱帽落,不放玉山颓。

稚子能看客,诸君总爱才。烧茶供小枕,醒酒当残杯。

迹混何须灭,心空不假灰。相依南郭倚,独傲北枝梅。

孔氏终怀宝,颜公未凿抔。因君投僻远,为我剪蒿莱。

瓜接青门邵,堂开绿野裴。疏渠下滚滚,辨土得每每。

盛惠兼群从,香名尽八垓。自惭非俊杰,何足忧琼瑰。

欲报王孙饭,深愁漂母咍。流连过日暮,感激把诗裁。

问客分粇粒,呼奴拾芋魁。生涯从料理,胜事亦胚胎。

松柏当轩大,桑麻绕舍栽。清泉几仙井,白石一天台。

阆苑何劳拟,桃源若可陪。东皋晨傲睨,南陌夕低佪。

或作骑牛者,何尝跃马哉。峰峦皆锦绣,屏翳亦楼台。

堪觉赓诗苦,无宁苦雨催。凭将一斛水,尽涤句中埃。

龙山吟走笔和陈冕 其五

明代 陈献章

浮生日月易消磨,回首龙山月一阿。想得当时卢行者,笑人叉手缚诸魔。

至日梁听松

明代 陈献章

朝来何处得庖鲜,白日村边响夜舷。布被蒙头呼不起,真成至日闭关眠。

陈献章

陈献章

(1428—1500)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648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