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陈献章
对花把酒春无几,寡欲安心老合知。病过冬春还引望,中天月色几盈亏。
别苍梧席间呈谢大参段都阃
苍梧城中三日雨,晓坐肩舆辞两府。参西藩者谢大夫,枉与段侯同出祖。
麻衣搭飒滥西席,对坐一文兼一武。三人相逢岂易得,一金便作华筵主。
酒酣拥盖搭仙亭,立马苍茫别容与。
漫题二首 其一
日月逝不处,奄忽几华颠。华颠亦奚为,所希在寡愆。
韦编绝《周易》,锦囊韬虞弦。饥餐玉台霞,渴饮沧溟渊。
所以慰我情,无非畹与田。提携众雏上,啼笑高堂前。
此事如不乐,它尚何乐焉。东园集茅本,西岭烧松烟。
疾书澄心胸,散满天地间。聊以悦俄顷,焉知身后年。
答文定上人 其一
千金帖子忽飞驰,洗手开缄只汗颐。前代昌黎今我是,恍然海上记留衣。
次韵马广重过白沙 其二
阴晴十里不同天,独树溪边看雨眠。何处引杯归未得,相思真有日如年。
树穴兰 其二
大托千寻树,真堪托此生。春风卷骚怨,秋月照琴声。
南极峰连起,东溟水一横。所栖非近地,持赠若为情。
题伍氏双喜图
莫怪龙钟此葛巾,穿花入竹去频频。秋风酒熟南山下,更与殷勤报主人。
示儿 其三
圣心太极一明蟾,影落千江个个圆。五十年来如梦觉,临岐更出示儿篇。
九日木犀未开 其二
菊来栗里何须酒,梅到孤山不欠诗。老去未甘诗酒废,木犀其那放花迟。
神泉八景为饶鉴赋其四赠之 其一 太极涵虚
混沌固有初,浑沦本无物。万化自流形,何处寻吾一。
桃花 其一
云锁千峰午未开,桃花流水更天台。刘郎莫记归时路,只许刘郎一度来。
久病吟
梅花未发先扃牖,落尽梅花未整巾。明日庐山春又至,伴眠楼上岁华新。
赠刘别驾肃庵解官归永丰 其一
西来双棹不曾休,再过江边碧玉楼。共说西湖归去晚,客心应未死金牛。
赠黎秀才
月行在青天,月影沉碧水。谁为弄影人,吾与黎生耳。
黎生青云彦,偶值薇垣使。明日还端阳,赠君惟有此。
次韵送陈秉常之荆门州任 其三
得手未偿灯火债,设心岂异贤良科。世间膏火煎熬外,无奈箕山处士何。
题马默斋壁
屋后青山屏翳合,檐前绿树烟花匝。主人闭门履不纳,跏趺明月光绕榻。
客来问我笑不答,但闻山莺啼恰恰。橙橘盈园野芳杂,门外一江深映閤。
四时八风问管押,烟飞雾走龙腾甲。拙者孤舟持酒榼,成化十年甲午腊。
次韵吴县博别后见寄 其一
圣贤生处是中华,何处天涯何处家。夫君认得幽栖处,江门月底钓鱼槎。
梁文冠抄诗 其二
雪月风花信手抄,皇王帝霸入推敲。伊川击壤三千首,都共南风一项高。
漫题二首 其二
仕者必期通,隐者必期高。麋鹿或可群,肉食安可饕。
圣人履中正,白首济川舠。悠悠荷篑者,果识圣心劳。
浮云驰白日,黍稷生蓬蒿。饭蔬食饮水,曲肱谢游遨。
汶上去不顾,陋巷贫绝交。徒闻武城宰,割鸡以牛刀。
挽林别驾汝和 其一
昔岁逢君在郁台,扬眉抚剑泰山摧。纷纷白眼轻豪俊,只有余公解爱才。
宗廉送明瓦屏风至次韵答之 其一
小中虽异大中同,明处韬光暗处通。三直五横真本子,人间无路献重瞳。
陈献章
(1428—1500)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648篇诗文
种蓖麻 其三
海北汪廷举新作怀沙亭修古书院冷香桥于海上遣使归图并求慕竹楼记 ...
读近思录 其一
读宛陵先生历览昔贤皆泯泯寻思鲁叟自波波 其二
万松草屋 其一
邓督府欲得慈元记上石答之 其一
次韵柳渡头答乡友 其二
答容彦文见访
候方伯刘东山先生至 其一
秋日东轩漫题 其二
次韵苏伯诚吉士 其一
云封寺有曲江遗像戏题
赠林汝和通判
游白云
赠罗梁还程乡 其一
湖西八景为罗修撰作 其六 玉冕晴云
动星隐钓西南沙
观黎
得世卿诗 其二
正月菊 其一
偶阅岳季方题商山四皓图次韵 其四
龙江邓翘送晚菊
邹吏目书至有作兼呈吴县尹 其一
赠祝秀才乡试 其一
谢伯倚得孙送姜酒至
梅花 其六
林缉熙县博张廷实进士何孝子子完先后见访既而缉熙往平湖廷实归五 ...
代简旧友克明梁先生
铁汉楼
次韵顾别驾江门夜泊
梅花 其十三
追和白石马教授奉寄其玄孙马竹隐
对菊 其四
社西村 其三
江门钓濑与湛民泽收管 其二
宾阳楼八景 其二 牌山樵唱
卧游罗浮 其四 望罗浮
赠秀夫如江东
沈石田作玉台图题诗其上见寄次韵以复
悼周镐 其一
周镐送白菊乞诗 其三
代疏答五羊诸友
戏题张千户画松
拟移木犀于上游黄云示民泽
旌节亭瓦雀
次韵世卿再至白沙
除夕呈家兄
次韵罗明仲先生见寄 其五
题空夫卷为余行人作
南归寄乡旧 其八
半江十咏为谢德明赋 其一
鲁两生示民泽
和答林方伯待用春日见寄 其一
万松草屋 其二
赠黎申兼呈克修梧州
自伍光宇墓还登蓬莱绝顶
虽乏向用之才忝有晦藏之地引步朱陵寄怀青玉李拾遗徵之不至上疏何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