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借漫兴一十五首 其三

借漫兴一十五首 其三

明代 陈镒

径竹猗猗昼掩门,日移清影过芳尊。午香一炷闲无事,坐看幽禽下树根。

诗人陈镒的古诗

旅愁

明代 陈镒

莽莽深春雨,江花落渐多。客舟偏阻滞,兵甲屡经过。

深逝鱼惊椮,高飞鸟避罗。伤怀逢世乱,吾道竟如何。

夜宿道元上人房再次前韵

明代 陈镒

客至林房成一宿,忽闻寒雨落空庭。竹炉细火留馀煖,松户深云带晚扃。

井水应潮生石穴,洞霞成乳滴山屏。只缘景胜吟难就,坐对龛灯酒半醒。

中秋对月次韵

明代 陈镒

屡遭离乱奈愁何,对月今宵感慨歌。万里烟尘连紫塞,九天风露下银河。

无人折桂当秋赏,有女乘鸾或夜过。岁岁青光只如旧,却怜白发满头多。

对菊有怀季山长

明代 陈镒

薄宦经年未得归,西风黄菊已盈枝。今朝把酒聊自适,此地看花多所思。

世事不干迎客少,旧交久别寄书迟。莫言岁晚无廪粟,山色水光堪乐饥。

得张脩撰书

明代 陈镒

一冬卧病才方愈,清晓开门起看梅。野服忽然逢驿使,翰林脩撰寄书来。

溪楼小宴分韵得头字

明代 陈镒

西风浩荡吹衣裘,天气渐冷黄花秋。山城酒熟方新篘,虽非九日堪追游。

今朝偶出招朋传,携尊采菊登高楼。雕盘乌几罗珍羞,一觞一咏相赓酬。

蟾光当窗青入眸,珠帘倒挂珊瑚钩。晓霞绚彩晴未收,白蘋掩映波光浮。

醉酣更觉忘百忧,胸中世故散不留。诗成复作商声讴,他人能有此乐不。

丈夫命达当封侯,未达自分归林丘。我闻弘景不出休,何须更画金笼头。

再次韵呈天岸长老 其二

明代 陈镒

潇洒禅房近碧郊,短墙重叠盖黄茅。光翻池上千桃树,秀入阶前万柳梢。

水满草生鱼意乐,风微日暖鸟声交。更无馀事跏趺外,从遣棋声昼屡敲。

客中九日 其一

明代 陈镒

客居邻小市,有酒有黄花。莫讶无诗友,故乡天一涯。

丹阳早发

明代 陈镒

浮生扰扰几时休,又向长河理去舟。雁带吴云乡信远,蛩鸣楚月客心愁。

依依老柳风烟晚,猎猎黄芦水国秋。借问今宵何处宿,遥山青外是瓜洲。

题湖山十景 其五 竹楼清眺

明代 陈镒

竹外登楼兴自豪,纷纷苍雪冷吟袍。浮云吹尽秋空阔,独鹤归来山月高。

次韵听竹亭

明代 陈镒

乘闲来坐此君亭,潇洒惟便客子情。门外黄尘深没马,谁知此地自秋声。

挽周子符

明代 陈镒

近陪谈笑碧山堂,一别俄惊半载强。秋到闻公才卧病,朝来走使忽传亡。

香销琴室松风冷,灯灭书竹月凉。惆怅老成零落尽,望云挥泪倍悲伤。

次韵邓知州会秦邮乾明寺二首 其一

明代 陈镒

特向诗禅觅一参,秦邮寺里听雄谈。政成洛北官方满,家近淮南路竹谙。

春日竹窗多雅趣,暮年蔗境有馀甘。超然跳出尘笼外,风月招邀兴倍堪。

五月二十四日游平山庵客怀豁然用前韵呈周济川叶诚中

明代 陈镒

一庵潇洒何年构,半近青山半近原。群木丛中留古冢,小轩明处见孤村。

灶烧落叶茶烟湿,门掩苍云竹日昏。羡尔主宾无个事,晚凉堂上注芳尊。

借漫兴一十五首 其十四

明代 陈镒

买得渔家一尺鱼,床头酒熟不须沽。三杯饮罢斜阳里,行看青山信杖扶。

奉和刘伯温员外漫兴诗韵并自述一十五首 其七

明代 陈镒

未许身闲隐薜萝,府书辟起听鸣珂。知君久佩文章印,问字应多载酒过。

题徐氏贫乐亭

明代 陈镒

人人慕富贵,富贵多危机。不如贫乐者,自得道所资。

卓哉南州士,澹然岩壑姿。洁身事高蹈,心与千载期。

蟾峰飞白云,蟾溪涣清漪。世虑日以淡,道味日以滋。

壶觞自酬献,文字相娱嬉。放怀山水间,此乐知者谁。

次韵叶文范训导杂咏八首 其三 山中晚步

明代 陈镒

诗人在山中,时夏忘热恼。壮心久已降,想若风旌倒。

待月升山椒,延风来木杪。斋居近村墅,桑竹自环绕。

更觉农事饶,连畦秀禾稻。川坂窈而深,颇胜桃源好。

缓策经壑丘,恬目送云鸟。安得远相从,逍遥共论道。

虽云途路难,无使音书杳。人生谅有分,且复散冲抱。

客中移居

明代 陈镒

为客栖未安,地卑苦炎溽。移此江上居,山光醒心目。

回环青竹林,凉飙动相续。寓情一尊酒,放歌慰幽独。

余患肺病徐子苍寄诗问安次韵答之 其一

明代 陈镒

径竹猗猗绿似云,满阶凉影石苔新。故人远寄相思句,应念山中老病身。

陈镒

陈镒

陈镒(?—1456年),字有戒,江苏吴县人,永乐年间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先后任湖广、山东、浙江等地的副使,明英宗时期镇守陕西,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了陕西的饥荒问题,后看到河南等地流民啸聚,建议派人前往抚恤,英宗同意后,但官员却没有施行,导致后来河南等地的叛乱。陈镒共三次镇守陕西,前后十余年,陕人很爱戴他,敬若父母。每次陈镒回朝廷,老百姓总是挡道拥车而泣。他回来时,则欢迎的人群数百里不绝。他之得军民之心,前后镇守陕西的无人可及。景泰四年(1453年)因病致仕。景泰七年(1456年),陈镒去世,获赠太保,谥僖敏。 ► 28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