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吴学正见寄韵二首 其一

和吴学正见寄韵二首 其一

明代 陈镒

一从相别后,寄迹各东西。岁月身惟老,风尘眼欲迷。

依山松径窈,临水草堂低。独坐相思夜,凄凉月满溪。

诗人陈镒的古诗

同孙伯起游留此岩再用前韵

明代 陈镒

偶来听瀑此岩中,藜杕相随只两翁。凉气着衣梧叶雨,秋香薰路桂花风。

洞幽僧礼白毫相,潭净鱼游赤鲩公。坐久石坛林影乱,斜阳归踏小桥东。

游南明山次周子符韵

明代 陈镒

萧萧落叶委空山,幽磴添苔护石阑。一自三平骑虎去,至今龛洞白云寒。

呈丽水吴明府

明代 陈镒

明廷重守令,茂宰出选抡。公家世簪绂,接踵皆良循。

丽邑虽旷僻,风俗稍朴淳。自公下车来,息彼凋瘵民。

秉公守廉节,敷政从宽仁。眷此垂老年,获睹化瑟新。

熙熙百里内,物象俱含春。行看政治理,飞舄登要津。

和贾县尉秋日往山中诗韵二首 其一

明代 陈镒

野桥村路雨初晴,满袖凉风马足轻。松下几年淹宦况,山中九日动诗情。

逢时又见黄花发,感事俄惊白发生。且喜囊中无长物,只留琴剑伴回程。

奉和经略使李公景仪古诗一首并呈参政石末公

明代 陈镒

栝苍实小郡,居民守寒悭。食鲜乃钓水,茹美聊采山。

迩来遭丧乱,奔走不暂闲。萧条桑柘村,门巷生榛菅。

仰瞻使星临,宛若天开颜。仁风播清穆,英气摧雄奸。

勤劳奉王事,辙迹周尘寰。恩波总沾沛,下逮

欲至松学连日阻雨再用韵奉简诸友

明代 陈镒

欲访蟾峰虽咫尺,潇潇风雨隔平原。故人只在松边馆,倦客空吟竹外村。

两处离怀溪水阔,一襟幽思岭云昏。旧栽青杏今何似,想见阴浓覆酒尊。

雪后过溪南二首 其一

明代 陈镒

东风吹我过溪行,沙路迢迢傍野平。通堰水声冰下响,背城山色雪边明。

大田春早农归业,故垒云空戍解兵。幽鸟亦知人意乐,飞来枝上语新晴。

借漫兴一十五首 其一

明代 陈镒

碧树参差竹屋低,半生此地惬幽栖。悠然不尽登临兴,屋上青山屋下溪。

三用韵呈天石长老 其二

明代 陈镒

路入琅山十里郊,曾闻卓锡盖新茅。灵岩中竖擎天石,祗树东回偃渊梢。

欲比渊明来入社,也应支遁肯联交。他时襆被来寻约,长听钟声夜半敲。

再用韵二首 其一

明代 陈镒

萧条孤馆傍溪湄,榆柳阴阴绿满扉。风挟水声长到枕,雨含林润欲侵衣。

一春客路情怀恶,千里家山音信稀。争似高人乐幽隐,不知人世有危机。

次韵叶文范训导杂咏八首 其八 午溪新堰

明代 陈镒

开堰午溪上,百亩可灌之。长输不尽流,盖有源头为。

兴言百世计,生理始于兹。虽然藉地利,亦用人力施。

禾菽既沾泽,稍稍慰农私。园田久荒者,一旦皆见治。

虽营非我能,废兴乃其时。感君相问劳,为作新堰诗。

次韵游溪南野寺

明代 陈镒

萧然野寺惬清游,禅老诗人总素流。迎客却从云外入,烹茶少为竹间留。

庭空古桂疏疏雨,池净青莲淡淡秋。欲效渊明同结社,远公还许再来否。

夜泊桐江

明代 陈镒

柂牙伊轧涛惊枕,船腹凄凉月射窗。正是客愁无处着,数声寒雁起沧江。

好溪堰为吴明府作

明代 陈镒

县公筑堰东九里,大堤横截长溪水。引流下注万顷田,禾稻翻风翠云起。

去年陂堰未曾开,况值亢旱天为灾。城中乱罢正萧索,兼无秋实人民哀。

今年争看决渠雨,龙骨长闲挂梁梠。老农仰卧歌南风,但知欢乐无所苦。

君侯事业如白公,流芳千载无终穷。愿公更展作霖手,均此德泽四海同。

题徐氏贫乐亭

明代 陈镒

人人慕富贵,富贵多危机。不如贫乐者,自得道所资。

卓哉南州士,澹然岩壑姿。洁身事高蹈,心与千载期。

蟾峰飞白云,蟾溪涣清漪。世虑日以淡,道味日以滋。

壶觞自酬献,文字相娱嬉。放怀山水间,此乐知者谁。

和周山长别后见寄韵

明代 陈镒

穷居彼此共栖迟,薄宦无成与愿违。白发五年愁避乱,青灯一夕喜吠诗。

雨凉吠蛤喧人耳,风定流萤入客衣。别后相思心独苦,犹怀把酒夜深时。

呈孙都事 其一

明代 陈镒

朔寒苦积阴,烈风无时休。况兹在万山,居然抱穷愁。

矫首瞻王明,偏照东南州。阳春一以布,皇华载咨诹。

感彼草木秀,使我疮痍瘳。愿安黎庶心,六辔少淹留。

次林县尹韵上元帅石末公

明代 陈镒

落日长风动大旗,宁令云鸟识神奇。世家共仰侯门戟,兵策谁参别墅棋。

烽火时时蒿目力,指挥往往竭心思。也知韩范兼文武,还带貂蝉侍玉墀。

次韵叶文范训导杂咏八首 其一 留此岩避暑

明代 陈镒

何年留此岩,洞壑深藏幽。悬崖石栈细,佛屋居上头。

闻君日登览,颇遂平生游。想当入空翠,决

遣怀二首 其二

明代 陈镒

不出门庭腰脚顽,幅巾短褐称萧闲。墨浓砚石迷雊眼,香暖炉烟起博山。

睡美黑甜便老懒,饮酣白堕息机关。今秋已负登高兴,空想重岩细菊斑。

陈镒

陈镒

陈镒(?—1456年),字有戒,江苏吴县人,永乐年间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先后任湖广、山东、浙江等地的副使,明英宗时期镇守陕西,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了陕西的饥荒问题,后看到河南等地流民啸聚,建议派人前往抚恤,英宗同意后,但官员却没有施行,导致后来河南等地的叛乱。陈镒共三次镇守陕西,前后十余年,陕人很爱戴他,敬若父母。每次陈镒回朝廷,老百姓总是挡道拥车而泣。他回来时,则欢迎的人群数百里不绝。他之得军民之心,前后镇守陕西的无人可及。景泰四年(1453年)因病致仕。景泰七年(1456年),陈镒去世,获赠太保,谥僖敏。 ► 28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