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陈镒
人生出处异,所历多悲欢。惓翮恋故林,纵鳞思狂澜。
焉知我辈人,守静心自宽。相逢秋正中,皓月如银盘。
有此尊酒盈,可浣忧恨端。君言方外友,一往骨已寒。
相觞忽不乐,清赏情易阑。余亦重怀感,临风寄长叹。
次韵月明德经历游茅山
三峰翠色倚高冥,万壑松声撼百霆。列宿拱垣低月殿,彩云扶毂近芝亭。
紫坛露冷晨幢湿,金阙风微午篆馨。遥想群仙飞佩处,碧霞缥缈玉珑玲。
明旦再用前韵 其二
古鼎烧香篆,朝盘荐菜茎。澹然闲自适,何用学吾生。
游苍山道院
松桂苍苍匝道边,林光摇荡拂晴川。桃花流水人间世,石室丹霞洞府天。
一榻清风生竹润,半檐疏雨入茶烟。诗人往往馀吟咏,间剔苍苔看石镌。
出■
端居久无聊,出郭顿清目。烟光动墟里,日影散林陆。
活水明浅沙,疏花傍脩竹。地胜如桃源,何必隐山谷。
挽西岩崇上人
绝俗离群付陆沈,屋云分住古崖阴。案头经卷香犹在,窗下蒲团尘山侵。
翠拥山屏馀色相,清涵海滴印禅心。客来何处寻行迹,黄叶漫山秋露深。
癸巳立春夜梦得诗一联树当晓户生云气水入春池汎未光觉后足成篇
山寇传闻已破降,一杯新酒浣愁肠。树当晓户生云气,水入春池汎未光。
柏叶未欺华发改,梅花犹带去年香。家居无事心逾喜,八十慈亲寿且康。
和贾县尉秋日往山中诗韵二首 其一
野桥村路雨初晴,满袖凉风马足轻。松下几年淹宦况,山中九日动诗情。
逢时又见黄花发,感事俄惊白发生。且喜囊中无长物,只留琴剑伴回程。
和贾县尉秋日往山中诗韵二首 其二
山色苍茫翠欲流,行经熟路忆曾游。西风鸟影寒塘晚,细雨蝉声碧树秋。
过眼年光如急电,伤怀世事等浮沤。知君为国勤劳苦,一寸丹心有百忧。
呈孙都事 其二
薄采泮池芹,终朝不盈手。迩来卧空谷,蓬室甘老朽。
馀生偶然全,当此丧乱后。幸逢治化新,民弊赖绳纠。
我公负经济,乃出群贤首。汇征徵自兹,海内归浑厚。
次韵陈府掾宿治平寺栖云轩
诗客秋来款竹扃,清谈时得共高僧。云轩题画朝挥笔,石几看书夜对灯。
香篆绕盘烟细细,粥鱼敲木响登登。寺楼高处宜长望,水满蟾溪绿似绳。
客窗晚望
旅景萧条霜气催,江枫树树锦成堆。天高雁影和云落,风急涛声带雨来。
未办绿尊供客醉,空怜黄菊向人开。一时归兴难排遣,邂逅成诗亦懒裁。
寄题陈此一鍊师寿岩诗卷
闻说仙都陈道士,灵书真篆得心传。药炉火暖金丹熟,寿穴云深石髓坚。
鹤趁笙声岩顶月,龙回剑影洞中天。彭篯骨相应难老,且住人间八百年。
游南明山次周子符韵
萧萧落叶委空山,幽磴添苔护石阑。一自三平骑虎去,至今龛洞白云寒。
次韵梁天与
忆子远相过,开酌梅花前。微风自溪来,素月当空悬。
结欢良未久,执别感衰年。况乃遭世乱,辟地常怀贤。
寂寞居涧西,孤坐寒无毡。起看石崖瀑,飞沬跳珠圆。
子亦在他方,碧云隔长天。眷彼岁年晚,哀鸿声续连。
何当复相从,剪烛夜不眠。于时发清琴,幽怀谅可宣。
和周山长别后见寄韵
穷居彼此共栖迟,薄宦无成与愿违。白发五年愁避乱,青灯一夕喜吠诗。
雨凉吠蛤喧人耳,风定流萤入客衣。别后相思心独苦,犹怀把酒夜深时。
次韵游城东屠苏
寻僧朝偶出,还似厌尘劳。冰涧泉声细,霜林树影高。
倦行聊解屦,小坐暂旋袍。且喜逢支遁,酬诗染兔毫。
次韵感事
独立西风尘满眼,纷纷鹰隼少文鹓。自怜人世逢多难,谁叩天阍上万言。
黄浊水深龙喷薄,青冥日迥雁联轩。客怀寥落秋将晚,空对黄花忆故园。
郡中次友人韵
茂宰远见招,偶此到公府。留连日复日,及兹已徂暑。
子乃自远回,衣湿冒风雨。如何父母邦,栖栖若行旅。
赖有同心朋,尊酒忘宾主。谓言丧乱馀,一饭皆天与。
我亦念前冬,登山听鼙鼓。然火中夜行,子实同此苦。
虎口幸脱生,佚老还可许。且当浩浩歌,无为踏瓮舞。
次韵蔡伯玉见寄
吾邦风俗颇淳古,田里居民皆乐土。天教我辈以笔耕,播咏声诗遍寰宇。
餋生不用服金丹,充肠自有苜蓿盘。四时佳景足延览,清溪浩荡山高寒。
我昔别君不冷掾,五载区区食破砚。相望南北如风枝,却喜归来复相见。
去年风尘暗不开,招我西涧同衔杯。岩头啼鸟日催起,看云听瀑心悠哉。
只今世事已如此,碌碌微官如敝屣。便从巢许隐终身,掬取清流洗尘耳。
题松竹梅图
一树梅花两个松,数竿脩竹共清风。生来不作趍炎态,岁晚相看冰雪中。
陈镒
陈镒(?—1456年),字有戒,江苏吴县人,永乐年间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先后任湖广、山东、浙江等地的副使,明英宗时期镇守陕西,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了陕西的饥荒问题,后看到河南等地流民啸聚,建议派人前往抚恤,英宗同意后,但官员却没有施行,导致后来河南等地的叛乱。陈镒共三次镇守陕西,前后十余年,陕人很爱戴他,敬若父母。每次陈镒回朝廷,老百姓总是挡道拥车而泣。他回来时,则欢迎的人群数百里不绝。他之得军民之心,前后镇守陕西的无人可及。景泰四年(1453年)因病致仕。景泰七年(1456年),陈镒去世,获赠太保,谥僖敏。 ► 284篇诗文
对菊有怀季山长
次韵邓知州会秦邮乾明寺二首 其二
题松阳项氏瑞芝诗卷
次韵登玉溪山绝顶
借漫兴一十五首 其七
次韵饯别
客中移居
奉和刘伯温员外漫兴诗韵并自述一十五首 其十三
再用韵二首 其一
次韵叶文范训导杂咏八首 其四 再游留此岩
次韵荅蔡伯玉
又次韵宿元符宫
借漫兴一十五首 其六
三用韵呈天石长老 其二
次韵西涧主人二首 其二
春日次韵罗善先照磨二首 其一
自题绿猗亭 其四
次韵卲本初题东岩
道径东岩砦
题宪使单公宁山诗卷
借漫兴一十五首 其十四
客中雪夕
再次韵 其三
过子陵滩
五月二十四日游平山庵客怀豁然用前韵呈周济川叶诚中
次韵吴学录过访二首 其二
莲城感事次韵
呈黄晋卿学士二首 其二
奉和刘伯温员外漫兴诗韵并自述一十五首 其十四
遣怀二首 其二
题方泳道县尹竹石图
村景 其一
再游雅山分韵得秋字
次韵邓知州会秦邮乾明寺二首 其一
再次韵呈天岸长老 其一
奉和刘伯温员外漫兴诗韵并自述一十五首 其七
挽李山甫教授
借漫兴一十五首 其四
次韵月明德经历游茅山冷泉涧
次韵答友人
过溪居次韵
和叶仲和文学见寄韵
钱唐乱后
同孙伯起游留此岩再用前韵
山行至桐川会周山长
自题绿猗亭 其二
庚子岁旦次韵
赠周山长
雪后过溪南二首 其一
谒张伯雨外史
奉题按察使诗卷
次韵客中送友人归栝苍二首 其一
和吴学正见寄韵二首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