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胡月山归湖山

送胡月山归湖山

宋代 陈郁

知从清浅水边来,标致孤高似老梅。
华馆久同佳客住,饭囊多为贵人开。
消除世虎抄花谱,发越吟情恋酒杯。
记取逋仙欠诗嗣,祠香火莫尘埃。

诗人陈郁的古诗

得卢蒲江刘惩斋倡和墨

宋代 陈郁

天锡吟笺慰老怀,笔花文藻卷中开。
二分者有如此,一世之雄安在哉。
疁邑坟荒惟宿草,玉堂人去几秋槐。
诗仙应赴诗家供,一殿寒斋定一来。

为古艾郑子刚赋可轩 其一

宋代 陈郁

未赴功名且钓船,忽勤王事即貂蝉。丈夫出处随时变,须卜此心然不然。

赠眼齿科林殿干

宋代 陈郁

眼必延厥光,齿必全厥刚。
裂眦不足贵,所贵者目辽。
穿龈不足畏,所畏者唇亡,
入恃明者必察,恃刚者必伤。
此林氏子以是语语我,我亦以是语信其医之良,
因墨之右方。

次韵谢乡陈涩颠

宋代 陈郁

闻有上江船,令人喜欲颠。
烹鱼开尺素,被毳得纯棉。
细读蝇头字,谁欺鹤发年。
那堪寄来句,清比醉翁泉。

宝鼎现

宋代 陈郁

虞弦清暑,佳气葱郁,非烟非雾。人正在、东闱堂上,分瑞祥辉腾翠渚。奉玉斝,总欢呼称颂,争羡神光葆聚。庆诞节、弥生二佛,接踵瑶池仙母。
最好英慧由天赋。有仁慈宽厚襟宇。每留念、修身忱意,博问谦劝亲保傅。染宝翰、镇规随宸画,心授家传有素。更吟咏、形容雅颂,隐隐赓歌风度。恩重汉殿传觞,宣付祝、恭承天语。对南薰初试,宫院笙箫竞举。但长愿,际升平世,万载皇基因睹。问寝日,俟鸡鸣舞拜,龙楼深处。

为朱柳州赋足庵

宋代 陈郁

名庵以足关天理,须向庵中静处参。
底事此心无所欠,祗缘与世不生贪。
书淫过似专房乐,蔬食多於列鼎甘。
却怪紫芝曾漏泄,从来坤势阙东南。

毛梧竹惠诗真韵答赠

宋代 陈郁

三衢不住住王城,因向江湖得令名。
朝士有书常倦答,骚坛分韵每口成。
事临口画无遗策,交以心期肯待盟。
贻我高吟粘屋壁,琅篇珠字照山楹。

未庵为吴应祥隃赋

宋代 陈郁

木主乎东义近仁,斯庵名此称斯人。
遥知虚室萧间地,生意满怀都是春。

石湖归途

宋代 陈郁

人与西风结约来,芙蓉花气扑吟杯。
曲塘好处都行遍,带得一身秋色回。

赋翁仲

宋代 陈郁

铜仙擎露秋风表,珍重刘郎千万寿。
老瞒鼎贻孙老谋,因逼此仙俱受垢。
仙宁折骨拒非招,耻为奸雄效奔走。
污名翁仲俾司门,口不能言自否。
洛阳宫殿一灰飞,天上此标独长久。
君不见堂隐霸城,万古六丁驱鬼守。

题王南杰远明楼

宋代 陈郁

重栏俯江湄,四箔卷云表。
晴晖灿我翳,万里归一眇。
清高杰上人,眼阔步天地。
何当倚秋空,吟送飞鸿杳。

赋薛侯

宋代 陈郁

薛侯俊健如生猱,不识中原生土豪。
蛇矛丈八常在手,骆马蕃鞍云锦袍。
往属嫖姚探虎穴,狐鸣萧萧风立发。
短鞯淋血斩将归,夜斩坚冰濡马渴。
中都久住武城坊,屋头养骆如养羊。
枯萁不饱篱壁尽,狭巷怒蹄盆盎伤。
只今栖栖守环堵,五月樵风吹宿莽。
千金夜出酬市儿,客帐书眠听戏鼓。
边人视死亦寻常,笑里辞家登战场。
铨劳定次屈壮士,两眼荧荧收泪光。
齿坚食肉何曾老,骑马身轻飞一鸟。
焉知不将万人行,横槊秋风贺兰道。

题朱氏隐闲楼

宋代 陈郁

卜筑虽城市,心安迹亦安。
一楼深自适,万事少相干。
月向重檐待,山於曲槛看。
门前车马客,未必识天宽。

忆古襄州西教场打毬

宋代 陈郁

忆参元帅古襄州,几度莎场马打毬。鞍辔闹装都一样,野夫不着皂貂裘。

倦游

宋代 陈郁

水於东江皆臣妾,山到衡阳无弟兄。
两处经行都已遍,老夫谁更别关情。

景灵宫孟享

宋代 陈郁

幸骖恭谢睹繁华,马上归来戴御花。
老妇椎和相顾问,也颁春色到诗家。

郭戆庵惠诗为谢

宋代 陈郁

相思长只认文星,霁后阑干卜夜凭。
万斛笔头非录录,七年袍色未米米。
字户米老神尤健,计解唐人气欲陵。
尚拟酒边论契阔,看君谈笑吸沧溟。

读淮阴侯传

宋代 陈郁

必得真王乃镇齐,假王虽有亦奚为。
区区品姥何能尔,自是将军不三思。

宿普化庵

宋代 陈郁

贪玩水云乡,来迟到夕阳。
舣舡信钓石,欹枕借禅床。
衾薄疑秋老,茶多觉夜长。
节庵湖海客,语下不寻常。

赠竹林翁

宋代 陈郁

为竹为花号不同,一般骚雅一般翁。
东风红紫飘零后,须持琅玕立雪中。
陈郁

陈郁

  陈郁(1184-1275)字仲文,号藏一。江西临川人。陈世崇之父。并称“临川二陈”。南宋著名诗人。文学优异。卒于德佑元年,年九十二。事迹约略见于其子世崇所撰《随隐漫录》。工诗词。他的词婉转隐喻,但情调高亢,宣扬爱国思想,系南宋词坛辛派词人。著有《藏一话腴》4卷,收入《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全宋词》辑其词四首。事见清同治《崇仁县志》卷八。

► 8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