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谒璨老病未能起留二偈示之 其二

谒璨老病未能起留二偈示之 其二

宋代 陈渊

西堂偶尔头痛,首座从来脚跛。堂头更自默默,客来一场懡㦬。

诗人陈渊的古诗

次韵李伯纪舍人招饮

宋代 陈渊

胸中造物可与友,笔下骚人真是奴。共传排佛似迁愈,独喜赋梅追未逋。

盘空未念鸱腐鼠,在野宁无驹束刍。时时造席闻妙语,谬辱知己非夷吾。

自入襄城即有山水之兴路中稍有赓唱因呈遵道

宋代 陈渊

风沙久迷神,山水忽照眼。粼粼碧玉甃,叠叠青螺绾。

人烟盛乐土,草树亦精产。云霞入杳冥,禽鸟度杯盏。

放情千里迥,悟意一笑莞。胸襟得奇趣,酬唱出新撰。

虫鱼怯嘲诮,文史困鸠僝。我诗实易成,淡薄非佳馔。

君词颇简出,严绝类烧栈。自应即退缩,强尔取惊赧。

微言固可录,狂论犹未刬。勿使俗人知,归途畏书简。

眉溪与光祖共谈得四绝句 其一

宋代 陈渊

乾坤今古自昭然,此意何劳密处论。不是逢人喜倾倒,正应公事合公言。

次韵李耸卿贺太守祷雨有应二首 其二

宋代 陈渊

使君忧国愿年丰,肯放炎威久病农。尽道胸中藏渤澥,谁知笔下起蛟龙。

晓凉秋气生蕲簟,梦断檐声带梵钟。高卧已传民讼息,秪应仁政古难逢。

次韵萧茂德

宋代 陈渊

未能仰首试鸣号,且复尘埃奈此劳。健笔凌云谁误许,扁舟乘雪兴何高。

馀生敢叹须如戟,薄俗终防笑有刀。留滞周南何足数,人间如我九牛毛。

奉酬杨达甫见赠

宋代 陈渊

春风不世情,暖入闲门草。君诗其似之,披拂逮枯槁。

平生金石友,岁晚迹如扫。一见杨夫子,胸腹便倾倒。

间关六年别,一字寄不早。忽蒙锦绣赠,光彩照龙藻。

嗟我独何人,揖我谓我好。无乃嗜好偏,收拾到羊枣。

从来诗人穷,君亦行此道。我欲从君游,山林不知老。

登睦州环峰亭

宋代 陈渊

月照空山杜宇啼,唤归渔艇夜天低。那堪又是双溪水,独上危楼十二梯。

次韵张从道三首 其三 月夜江行

宋代 陈渊

吏隐飘然在一涯,更堪行役退年华。多情却有空江月,长伴离人梦到家。

题兴国寺碧落轩 其一

宋代 陈渊

北山其下僧伽塔,影落轩前草树间。谁向月明看白牯,静中相对两俱闲。

寄曹载德谏议二首 其一

宋代 陈渊

不将尘土叹徒劳,白首驱驰任所遭。鸾凤尚能安枳棘,鸴鸠何敢厌蓬蒿。

论材竞欲推囊颖,备物何由数涧毛。末路固穷真自许,未应延颈试鸣号。

题绿波亭

宋代 陈渊

南浦江波绿,阳关柳色青。夕阳千古恨,分付短长亭。

再和邓志宏二首 其二

宋代 陈渊

先友遗书犹在耳,念之清泪如铅水。可怜万事已忘情,独尝托我芝兰子。

阿戎文采映前人,脱略不顾妻孥瞋。却能饮我瞑眩药,知我老大言尤真。

利欲昏人须猛绝,妙年母谓吾谋拙。古来解使玉如泥,剑铓除是锟铻铁。

越州道中杂诗十三首 其二

宋代 陈渊

暴气燎原火,浅量盈浍水。不见杨关西,此生真已矣。

谁言佩豭由,不作缊袍耻。至道傥有闻,客尘如脱屣。

闻许景受上书被召二首 其二

宋代 陈渊

男儿出处欲如神,莫谩将身过许人。今日万人看中鹄,挟弓持矢且逡巡。

思安常兄

宋代 陈渊

凌虚阁下烟波阔,升俊坊前草木香。归去溪南春正好,不应萧索对松篁。

凝翠西峰

宋代 陈渊

西峰高且峻,下有祈灵祠。来游适公暇,细和梁翁诗。

雪中入国门寄令德三首 其二

宋代 陈渊

此生于世已心灰,自笑都城十往来。为有饥寒馀虑在,故应随俗强低回。

七夕闺意戏范济美三首 其二

宋代 陈渊

经年不复到庭除,又见秋风柳欲疏。看罢巧楼归小阁,床头重捡近来书。

冯元用九日约白云寺登高以追昔年都城望津之会偶以事不往蒙示长篇 ...

宋代 陈渊

与君都城别,星霜屡变易。每怀望津游,怅然如有失。

此生羁旅中,岁序惊心魄。还家几何时,自愧不煖席。

建溪古渡头,短棹凌虚碧。掀篷忽见君,恍若梦中得。

相携定舍馆,石径走迂直。危亭至如归,坐午及昏黑。

黄花笑东篱,未许蓬蒿没。咫尺白云楼,坐阻造毫逸。

人生正似兹,有志谁能必。当时连鳌手,至今犹挟策。

高才真楚璞,末技同齐瑟。无心效骞腾,自分投闲僻。

望津傥同登,意气那复昔。

登岘山二首 其一

宋代 陈渊

五百年间一梦中,登临回首兴何穷。当时事业轩天起,此日风流扫地空。

堕泪山头春草长,沉碑江上晚烟濛。故令倦客成惆怅,目断斜阳不忍东。

陈渊

陈渊

(?—1145)宋南剑州沙县人,字知默,世称默堂先生。初名渐,字几叟。早年从学二程,后师杨时。时以其深识圣贤旨趣,妻以女。高宗绍兴五年,以廖刚等言,充枢密院编修官。七年以胡安国荐,赐进士出身。九年除监察御史,寻迁右正言,入对论恩惠太滥。言秦桧亲党郑亿年有从贼之丑,为桧所恶。主管台州崇道观。有《墨堂集》。► 255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