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陈渊
休论身外千端事,且醉花前一榻风。举盏但能邀皓月,隔篱何必唤邻翁。
赠别杨至游三首 其二
和平简易是吾师,自有家风更问谁。不是妙年狂气歇,可能从我独无疑。
题绿波亭
南浦江波绿,阳关柳色青。夕阳千古恨,分付短长亭。
越州道中杂诗十三首 其十三
我行何所挟,万里一毛颖。服劳发欲秃,木语意先领。
畸人如告我,心清事自省。从今中书君,亦复免驰骋。
三绝句寄几先 其二
冷暖平生既自知,是中无病欲谁医。但思寒热从何得,未用长吟谴鬼诗。
自入襄城即有山水之兴路中稍有赓唱因呈遵道
风沙久迷神,山水忽照眼。粼粼碧玉甃,叠叠青螺绾。
人烟盛乐土,草树亦精产。云霞入杳冥,禽鸟度杯盏。
放情千里迥,悟意一笑莞。胸襟得奇趣,酬唱出新撰。
虫鱼怯嘲诮,文史困鸠僝。我诗实易成,淡薄非佳馔。
君词颇简出,严绝类烧栈。自应即退缩,强尔取惊赧。
微言固可录,狂论犹未刬。勿使俗人知,归途畏书简。
端友和临要阁诗再次韵五首 其二
乘兴谁当访剡溪,竹间应复掩双扉。也知剧暑攻人急,正赖青双一解围。
次韵吴参议病中怀归因以自见
柳丝垂地整如梳,春尽长怀旧隐居。草暖屡眠斜照外,水香时漱落花馀。
西山忍饿初疑隘,北海无功竟坐疏。同是念归公得请,自怜濡滞一轩渠。
延平林力道阁上观水二首 其二
要看春水拍天流,更为溪山一日留。谁遣白云迷眼界,坐令归思入扁舟。
越州道中杂诗十三首 其十一
王通礼法士,谈道则未然。虽闻一字中,尚倚诸子偏。
区区尊孔子,未悟失其传。自圣犹不疑,续经何足愆。
次韵俞德翁述怀二首 其一
事业无媒祗漫劳,平生于世一牛毛。三年万里看飞雪,不向人前愧缊袍。
木香花二首 其二
直自江梅堕雪英,便迟幽艳到清明。杨花著地香初破,乞与愁人一解酲。
越州道中杂诗十三首 其二
暴气燎原火,浅量盈浍水。不见杨关西,此生真已矣。
谁言佩豭由,不作缊袍耻。至道傥有闻,客尘如脱屣。
越州道中杂诗十三首 其一
心息久相依,息调心自住。忽焉不自知,根尘失所寓。
向来尚有锥,今我已忘兔。似入无功乡,不由嵇阮路。
归自郡城见道中山矾盛开
梅豆班班已满枝,暗香犹未吐酴醾。和风煖日江南路,正是山矾烂漫时。
与杨如愚四首 其三
十年相见不予疏,亦记平生戏笑无。纵有伯禽堪寓意,可能终不记狂奴。
次韵李光祖南山四偈 其四
未暇南山访隐居,祇应无处不逢渠。凭君一省从前梦,莫叹离群岁又除。
雪中入国门寄令德三首 其一
纷纷轻薄欲谁从,爱子从来臭味同。千里远来应念我,速须鞭马要从容。
汝州道中呈遵道
青烟漠漠柳依依,落日云中雁北飞。咄咄书空谁的会,迟迟行道子同归。
桑阴盖地牛羊困,麦秀漫山鸟雀肥。向晚未知投宿处,败篱疏屋火烟微。
七夕闺意戏范济美三首 其二
经年不复到庭除,又见秋风柳欲疏。看罢巧楼归小阁,床头重捡近来书。
闻许景受上书被召二首 其二
男儿出处欲如神,莫谩将身过许人。今日万人看中鹄,挟弓持矢且逡巡。
陈渊
(?—1145)宋南剑州沙县人,字知默,世称默堂先生。初名渐,字几叟。早年从学二程,后师杨时。时以其深识圣贤旨趣,妻以女。高宗绍兴五年,以廖刚等言,充枢密院编修官。七年以胡安国荐,赐进士出身。九年除监察御史,寻迁右正言,入对论恩惠太滥。言秦桧亲党郑亿年有从贼之丑,为桧所恶。主管台州崇道观。有《墨堂集》。► 255篇诗文
次韵光祖避地眉溪十绝 其六
次韵宗仁弟相庆 其二
登召伯斗野亭
京师相善者乡友四人各赋一篇以见其所慕 如愚
道出南浦见萧子庄十首 其三
和子静三绝 其二
道出南浦见萧子庄十首 其十
邓元孚待制挽词四首 其一
和参谋至日喜雪三首 其三
题公叙
眉溪与光祖共谈得四绝句 其二
凝翠东峰
用中既和成以示山口唐蕴明蕴明亦和再用前韵呈二公
自浦城放船下建安寄庞几先 其一
越州道中杂诗十三首 其九
梦得亭上
钱塘学中寄伯思六言五首 其五
谒璨老病未能起留二偈示之 其一
九月二十二日秋举失利出门用中相饯夜步河上留别
处冲为栖神导气之术每晓起得意成诗前后四首次其韵 其一
京师相善者乡友四人各赋一篇以见其所慕 适正
萧山觉苑寺雪后杜门
登岘山二首 其二
钱塘学中寄伯思六言五首 其四
越州道中杂诗十三首 其三
登奔牛堰山亭
郑漕生辰二首 其一
越州道中杂诗十三首 其五
越州道中杂诗十三首 其七
玉山驿见周东老题诗和之
翁承事挽词五首 其一
入荆州学四绝句呈昭祖 其三
处冲为栖神导气之术每晓起得意成诗前后四首次其韵 其四
次韵杨丈夜寒直舍 其二
送黄平国倅邵武
端友以桂浆两樽见惠赋诗六首 其五
钱塘学中寄伯思六言五首 其三
和参谋至日喜雪三首 其一
庆邓德达得子
雪中入国门寄令德三首 其二
十五日过许夜雨暴作明日行四十里宿于颍桥又明日晴书时
翁承事挽词五首 其二
过淮
谒璨老病未能起留二偈示之 其二
邓元孚待制挽词四首 其二
次韵萧茂德
颜乐亭
次韵邦美叔和天启见寄
眉溪与光祖共谈得四绝句 其四
登岘山二首 其一
寄曹载德谏议二首 其一
省题笔谏诗
钱塘江
道出南浦见萧子庄十首 其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