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吕钦问监酒受代归

送吕钦问监酒受代归

宋代 陈与义

以我千金帚,逢君万斛船。
要知穷有自,未觉懒相先。
盆盎三年梦,篇章四海传。
匆匆秣归马,离恨满霜天。

诗人陈与义的古诗

题牧牛图

宋代 陈与义

千里烟草绿,连山雨新足。
老牛抱朝饥,向山影觳觫。
犊儿狂走先过浦,却立长鸣待其母。
母子为人实仓廪,汝饱不惭人愧汝。
牧童生来日日娱,只忧身大当把鉏。
日斜睡足牛背上,不信人间有广舆。

酴醿

宋代 陈与义

雨过无桃李,唯余雪覆墙。
青天映妙质,白日照繁香。
影动春微透,花寒韵更长。
风流到尊酒,犹足助诗狂。

题东家壁

宋代 陈与义

斜阳步屧过东家,便置清樽不煮茶。
高柳光阴初罢絮,嫩凫毛羽欲成花。
群公天上分时栋,闲客江边管物华。
醉里吟诗空跌宕,借君素壁落栖鸦。

舍弟踰日不知雪势密因再赋

宋代 陈与义

密雪来催诗,以怪子不作。
蔽天白漫漫,谁辨鹭与鹤。
坐令天回笑,未受风作恶。
急飞既繁丽,缓舞尤绰约。
稍积草木上,断缟莽联络。
终然要白日,印彼葵与藿。
满眼丰岁意,空诗信难酢。
慎勿辞典衣,已不虑填壑。

夜抵贞牟

宋代 陈与义

野暝犹闻远,川明不恨迟。
焚山隔岸火,及我系船时。
夜半青灯屋,篱前白水陂。
殷勤谢地主,小筑欲深期。

道中

宋代 陈与义

雨子收还急,溪流直又斜。
迢迢傍山路,漠漠满林花。
破水双鸥影,掀泥百草芽。
川原有高下,随处着人家。

夜赋寄友

宋代 陈与义

卖药韩康伯,谈经管幼安。
向来甘寂寞,不是为艰难。
微月扶疏树,空园浩荡寒。
细题今夕景,持与故人看。

研铭

宋代 陈与义

无住庵,老居士。
紫玉池,娱晚岁。
不出庵,书诵偈。
谁使之,践朝市。
入承明,司帝制。
如眢井,久不治。
百尺泉,来莫冀。
古之人,轻百计。
惟出处,不敢易。
嗟已晚,觉非是。
勒斯铭,戒后世。

南柯子(塔院僧阁)

宋代 陈与义

矫矫千年鹤,茫茫万里风。阑干三面看秋空。背插浮屠千尺、冷烟中。
林坞村村暗,溪流处处通。此间何似玉霄峰。遥望蓬莱依约、晚云东。

自黄岩县舟行入台州

宋代 陈与义

宴坐峰前冲雨急,黄岩县里借舟迟。
百年痴黠不相补,万事悲欢岂可期。
莽莽沧波兼宿雾,纷纷白鹭落山陂。
只应江海凄凉地,欠我临风一赋诗。

闰八月十二日过奇父共坐翠窦轩赏木犀花玲珑

宋代 陈与义

清露香浮黄玉枝,使君未到意低迷。
极知有日交铜虎,可使无情向木犀。

初夏游八关寺

宋代 陈与义

闭门睡过春,出门绿满城。
八关池上柳,絮罢但藏莺。
世故剧千蝟,今朝此闲行。
草木随时好,客恨终难平。
寺有石壁胜,诗无康乐声。
扶鞍不得上,新月水中生。

发商水道中

宋代 陈与义

商水西门语,东风动柳枝。
年华入危涕,世事本前期。
草草檀公策,茫茫杜老诗。
山川马前阔,不敢计归时。

虞美人(亭下桃树盛开,作长短句咏之)

宋代 陈与义

十年树底承朝露。看到江南树。洛阳城里又东风。未必桃树得似、旧时红。
胭脂睡起春才好。应恨人空老。心情虽在只吟诗。白发刘郎孤负、可怜枝。

九月八日登高作重九奇父赋三十韵与义拾馀意亦赋十二韵 其二

宋代 陈与义

二士醉藜杖,两禅风袈裟。奇哉古无有,未觉欠孟嘉。

天公亦喜我,催诗出微霞。赋罢迹已陈,忧乐如转车。

却后五百岁,远俗增雄誇。

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

宋代 陈与义

余甲寅岁自春官出守湖州。秋杪,道中荷花无复存者。乙卯岁,自琐闼以病得请奉祠,卜居青墩镇。立秋后三日行。舟之前后如朝霞相映,望之不断也。以长短句记之。

扁舟三日秋塘路,平度荷花去。病夫因病得来游,更值满川微雨洗新秋。
去年长恨拏舟晚,空见残荷满。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繁花相送过青墩。

题江参山水横轴画俞秀才所藏二首

宋代 陈与义

卷中衮衮溪山去,笔下明明开闢初。
不肯一褌为妇计,俞郎作意未全疏。

晚望信道立竹林边

宋代 陈与义

修竹林边烟过迟,幅巾藜杖立疏篱。
恨无顾陆同携手,写取孙郎觅句诗。

跋江都王马

宋代 陈与义

天上房星空不动,人间画马亦难逢。
当年笔下千金鹿,此日窗前八尺龙。

杂书示陈国佐胡元茂四首

宋代 陈与义

昔年同年友,壮志各南溟。
十年风雨过,见此落落星。
秀者年元茂,众器见鼎铏。
许身稷契间,不但醉六经。
时逢下车揖,慰我两眼青。
勿忧事不理,伯始在朝廷。
陈与义

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422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