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将至杉木铺望野人居

将至杉木铺望野人居

宋代 陈与义

春风漠漠野人居,若使能诗我不如。
数株苍桧遮官道,一树桃花映草庐。

诗人陈与义的古诗

和若拙弟得陪游后园

宋代 陈与义

壮夫三箭功名手,儒士百篇藜苋肠。
莫道人人握珠玉,应须字字挟风霜。

次韵谢表兄张元东见寄

宋代 陈与义

平生张翰极风流,好事工文妙九州。
灯里偶然同一笑,书来已似隔三秋。
林泉入梦吾当隐,花鸟催诗岁不留。
安得清谈一陶写,令人绝忆许文休。

题崇山

宋代 陈与义

短蓬如凫鷖,载我万斛愁。
试登山上亭,却望沙际舟。
世故登相急,长江去悠悠。
西南浸山影,晦明分中流。
荡摇宝鉴面,翠髻千螺浮。
去程虽云阻,兹地固堪留。
客路惜胜日,临风搔白头。
众色忽已晚,川光抱岩幽。
三老呼不置,我兴方未收。
下山事复多,题诗记曾游。

休日早起

宋代 陈与义

曨曨窗影来,稍稍禽声集。
开门知有雨,老树半身湿。
剧谈了无味,远游非所急。
蒲团着身宽,安取万户邑。
开镜白云渡,捲帘秋光入。
饱受今日闲,明朝复羁絷。

次韵大光五羊待耿伯顺之作

宋代 陈与义

康州艇子来不急,过岸橹声空复长。
百尺楼头堪望远,淡烟斜日晚荒荒。

酴醿

宋代 陈与义

雨过无桃李,唯余雪覆墙。
青天映妙质,白日照繁香。
影动春微透,花寒韵更长。
风流到尊酒,犹足助诗狂。

北风

宋代 陈与义

北风掠野悲岁暮,黄尘涨街人不度。
孤鸿抱饥客千里,性命么微不当怒。
梅花欲动天作难,蓬飞上天得盘桓。
千里卧木枝叶尽,独自人间不受寒。

出山宿向翁家

宋代 陈与义

纸坊山绝顶,直下夕阳斜。
却看来呼处,南北两岩花。
田翁邀客宿,笑指林下家。
问我出山意,无乃贵喧哗。

蒙赐佳什钦叹不足不揆浅陋辄次元韵

宋代 陈与义

退之高文仰东岱,籍湜传盟其足赖。
固知法嗣要龙象,先生端是毗陵派。
方驾曹刘盖余力,压倒元白聊一快。
向来班门收众材,宾履费公珠几琲。
三熏会有堪此事,群犬未免惊所怪。
但知楼仰百尺颠,岂觉波涵千顷外。
南州短簿令公喜,巍峩峩冠陆离佩。
有如若士那可无,笔势已超声律界。
相将问道留十日,满座真成折床会。
清诗忽复堕华笺,要使握瑜夸等辈。

题赵少隐青白堂三首

宋代 陈与义

雪里芭蕉摩诘画,炎天梅蕊简斋诗。
它时相见非生客,看倚瑯玕一段奇。

送客出城西

宋代 陈与义

邓州谁亦解丹青,画我羸骖晚出城。
残年政尔供愁了,末路那堪送客行。
寒日满川分众色,暮林无叶寄秋声。
垂鞭归去重回首,意落西南计未成。

蜡梅四绝句

宋代 陈与义

花房小如许,铜剪黄金涂。
中有万斛香,与君细细输。

次韵张迪功春日

宋代 陈与义

年年春日寒欺客,今日春无一半寒。
不觉转头逢岁换,便须揩目待花看。
争新游女幡垂鬓,依旧先生日照盘。
从此不忧风雪厄,杖藜时可过苏端。

闰八月十二日过奇父共坐翠窦轩赏木犀花玲珑

宋代 陈与义

清露香浮黄玉枝,使君未到意低迷。
极知有日交铜虎,可使无情向木犀。

至陈留

宋代 陈与义

烟际亭亭塔,招人可得回。
等闲为梦了,闻健出关来。
日落河冰壮,天长鸿雁哀。
平生远游意,随处一徘徊。

冬至二首

宋代 陈与义

人生本是客,杜叟顾未知。
今年我闻道,悲乐两脱遗。
日色如昨日,未觉墉阴迟。
不须行年记,异代寻吾诗。
东家窈窕娘,融蜡幻梅枝。
但恐负时节,那知有愁时。

寄季申

宋代 陈与义

雨歇城南泥未乾,遥知独立整衣冠。
旧时邺下刘公干,今日辽东管幼安。
绿阴展尽身犹远,黄鸟飞来节已阑。
安得一樽生耳热,暂时相对说悲欢。

山路晓行

宋代 陈与义

两崖夹晓月,万壑分秋风。
今朝定何朝,孤赏莫与同。
石路抱岩转,云气青濛濛。
篮舆拂露枝,乱点惊仆童。
微泉不知处,玉佩鸣深丛。
平生慕李愿,得此行旅中。
居人轻佳境,过客意无穷。
山木好题诗,恨我行匆匆。

均台辞二首

宋代 陈与义

东家西家尔盍来,听说空圄如春台。
决曹高卧印生绿,丛棘化为交逊木。
策勋此木那可遗,动地风摇枝不曲。
愿我无讼到来云,莫辞着力借寇君。
借得贤侯虽尔职,但恐朝廷要人调鼎实。

游慧林寺以三峡炎蒸定有无为韵得定字是日欲

宋代 陈与义

我如东郊马,欹侧甘瘦病。
今晨举足轻,起行得幽胜。
抚窗唤懒融,槁面初出定。
眼中无长物,坐久炉烟正。
门前几乌帽,来往送朝暝。
岂知帽影边,有地白日静。
宝阁阴肃肃,童子色不令。
年来惜违人,一笑取归径。
愿言捐何肉,终岁奉清净。
檐铎岂印吾,出门有余听。
陈与义

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422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