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对菊绝句 其三

对菊绝句 其三

明代 陈子壮

浮名三十脱乌纱,双鬓生成合插花。春去秋来浑未改,终知输尔傲霜华。

诗人陈子壮的古诗

区启图兄弟邀同谢起东黄元卿酌云筏

明代 陈子壮

得归白社倦扶筇,开径难辞野鹿踪。谢客风期深揽结,郗家文酒盛过从。

池光隐映双趺塔,花气依微片石峰。副墨新藏知在此,窗松砌竹已成龙。

春日道院奉和王师相

明代 陈子壮

彻城车马剧,于此亦销忙。草色春侵院,松声晚韵房。

玉壶将月贮,宝鼎合烟藏。即使山中相,还劳辟谷方。

五日珠江曲十首 其一

明代 陈子壮

乘潮争向荔枝矶,袨服明妆拥若飞。游女游龙相出没,不知若个弄珠辉。

胥江曲 其一

明代 陈子壮

削竹青青作挽长,竹条虽小挽须强。峡口滩高郎断挽,胥口滩湥侬断肠。

张孟奇挟诸郎就试五羊有卜居之兴

明代 陈子壮

海上风烟黯自疑,城头东望已多时。将因故国移居在,还果沧洲散发期。

逸老未须阳羡卜,清秋□上杜陵诗。月明何处飞乌鹊,群玉团圞桂树枝。

飞霞子琴歌过小环谷作

明代 陈子壮

越台凄瑟商飙起,山中桂树清于水。泠泠七弦飞霞子,谷音互答松篁裹。

我来元鹤几回翔,风泉万斛倾吾耳。一弹再弹还有情,难将古乐合新声。

此地悠悠今何世,此意寥寥谁与明。酒阑无计能留客,而我携君手不释。

振衣起舞天汉低,击节高歌山月白。嗟子十二始调弦,朝朝梦枕如飞仙。

伯喈叔夜非比肩,琴心独往义农前。二十束带常羁牵,回首风尘空惘然。

披豁为君赓一曲,呜咽沾巾声断续。漫云海上去求师,感君爱君君应知,但记空山落叶时。

部中杂咏十二首 其八 葵花

明代 陈子壮

宿种多穿砌,高花动压林。枯荣会有族,萧艾本难侵。

不用迂回照,争持径寸心。偶惊过夏半,色比故园深。

诃林新辟禅社吴用潜玺卿十虚上人继至

明代 陈子壮

佛日香林报夕曛,灵花祇树倍缤纷。千年笔授人如见,七叶衣传参亦闻。

繫马从参都讲席,行瓢方乞募缘文。由来十八高贤会,莫遣延之咏五君。

送黄君常游武夷兼寄胡瓯宁

明代 陈子壮

罗浮何日返,行糈宿黄精。天入建云密,春开闽霭清。

宓琴山水曲,嵇驾弟兄情。若问乡人宴,应知重客名。

夜过嘉可和何公子

明代 陈子壮

五陵袭马气,夜夜拥佳人。白社吟诗过,青云结客真。

还添今雨梦,遥忆旧花茵。胜事仙湖得,劳君为买邻。

汪生洲左司马致仕将归授其先公诒燕图作歌多怀旧之感

明代 陈子壮

詄荡天门乍可呼,明星摇动应中枢。勋名未蔽淩烟阁,都人看写二疏图。

如此归装良已足,怀君念友衢山曲。缥缃只欲借留题,传示趋庭影数幅。

展玩寻思踰十春,手泽音容粉墨新。一灯父子传经夜,补被寒温待试晨。

斗升亦筮明廷对,看子成名仕不再。尔时清白畏人知,微言全谱忠经在。

曾驱四牡遂遑将,曾奉疏恩到省郎。扶杖瞻天天尺五,陈筵爱日日初长。

至今开图百感集,慈鸟时动皋鱼泣。身都九列不为卑,况望松楸胜赐级。

荀陈两世称交游,长歏之子盛箕裘。蓼莪不共王褒听,恐入山阳笛里愁。

咏白莲十首 其九

明代 陈子壮

暗粉斜香湛澹浮,月华双美木兰舟。同心却笑相如妇,一脸啼痕写白头。

闺词四十首 新浴 其三十四

明代 陈子壮

曲屏深处澡兰汤,云谷轻蒙白雪光。小立不教纨扇展,天风徐下触明珰。

与客泛舟浮邱 其一

明代 陈子壮

乡国喧阗色,琴尊澹荡游。酌君五日酒,莫向楚江洲。

浣态怜西子,诗情对惠休。烟堤人四望,何幸得同舟。

闺词四十首 薰铺 其三十五

明代 陈子壮

缸花夜贴顶文圆,俏立牙床斗帐边。睡鸭香浓侬自看,春寒初换八蚕绵。

闺词四十首 鞦韆 其十五

明代 陈子壮

寒食佳辰晴可怜,花松玉软为鞦韆。飘飖翠袖双飞去,不觉空中堕宝钿。

竹枝词 其三

明代 陈子壮

片片蜻蜓尔但嬉,踰田跨野拣新枝。蜻蜓未解将身化,撼树西风忆尔时。

直讲纪咏 其九

明代 陈子壮

睿算云西寇退馀,进臣连下几签书。豳风亭上思清燕,不愿功劳汗马如。

部中杂咏十二首 其十

明代 陈子壮

沙窝偏近地,新水引成槽。涓滴分消渴,阑干见二毛。

赞皇差识别,桑苧未清高。窃有羸瓶虑,将无抱瓮劳。

闺词四十首 集古美人 其二十三

明代 陈子壮

女流才调称相如,彤管丹铅日不疏。自是闺中无逸史,惠班徒读汉庭书。

陈子壮

陈子壮

(1596—1647)明末广东南海人,字集生,号秋涛。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天启四年典浙江乡试,发策刺魏忠贤,削籍。崇祯初起故官,累迁礼部右侍郎,以故除名归。南明弘光帝起为礼部尚书,未至,南京已陷,桂王朱由榔称帝肇庆,授为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起兵攻广州,兵败被执死。谥文忠。有《云淙集》、《练要堂稿》、《南宫集》。► 287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